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唯美”与“游戏”是两种不同的课堂风格类型,我们可通过成功的“游戏”风格来诠释“诗意语文”,以此昭示:“唯美”中洋溢“诗意”,“游戏”中同样可以充盈“诗意”,“诗意”是一个超越“唯美”、超越“游戏”、超越一切风格的存在。当然,我们不应当一味地关注游戏形式和规则,却置游戏本质于不顾。从本质上讲,“游戏”一词乃是“自由”的同义语,“游戏精神”乃是一种心灵舒展的自由精神,它本身超越了一切世俗的功利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游戏与教育密切相关,游戏是一种追求自由、愉悦和创造精神的教育方式。古今中外的学者都对“游戏人”进行过研究和论述。20世纪初,荷兰学者赫伊津哈对游戏做出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正式提出了“游戏人”概念。“游戏人”理论认为,所有人都是游戏参与者,所有的社会活动都是游戏活动,教学自然也是一种游戏活动。在“游戏人”理论视野下,师生均可视为“游戏人”,教学如游戏,通过游戏而达成教学目标。将游戏与中学思想品德课相结合,挑选适合思想品德课的游戏有助于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3.
袁青 《学前教育》2021,(5):15-17
上期刊登的《“真游戏”与“真实场景”,孰真孰假?一辨明“真游戏”内涵,反思实践误区(一)》展示了浙江省“安吉游戏实践园”的在线教研现场,探讨了“有逼真的场景才是‘真游戏’吗”的问题。本期,我们继续探讨第二个问题一一“规则游戏是‘真游戏’吗”。  相似文献   

4.
袁青 《学前教育》2021,(7):12-14
前两期连续展示了浙江省“安吉游戏实践园”的在线教研现场,探讨了“有逼真的场景才是‘真游戏’吗”“规则游戏是‘真游戏’吗”的问题。本期,我们将探讨最后一个问题“教师介入的游戏还是‘真游戏’吗”。  相似文献   

5.
20世纪的西方哲学出现了“语言学转向”。维特根斯坦的“意义即使用和家族相似性”、加德默尔的“主客统一和语言的对话性”、利奥塔的“科学知识游戏和合法化”、德里达的“解释即游戏”,是西方哲学的“语言游戏”的主要代表。西方哲学的“语言游戏”有重要的意义,它启示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思考教学:让教学以游戏的方式存在,使教学成为对话的游戏。  相似文献   

6.
江波 《幼儿教育》2000,(11):9-9
1.传统游戏形式多样,富有娱乐性,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多种能力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传统游戏经受过时空的考验,它们深受幼儿欢迎和喜爱,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对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大有裨益。传统游戏的形式多样,有锻炼身体、娱悦身心的“追影子”“剁白菜”“收鱼网”“跳皮筋”等;有增长知识、开发智力的益智游戏“接龙”“拍手歌”“跳绳歌”等;有音乐游戏“种葫芦”“丢手绢”等;有棋类游戏“对角棋”“算盘棋”“捕狮棋”“金木水火土棋”等;有利用自然物的结构游戏“堆雪人”“做冰灯”“拼棒游戏”等。无论哪种类型的传统游戏,都具有促进孩子各种能  相似文献   

7.
程英 《福建教育》2011,(1):46-49
在当前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重教学、轻游戏”、“游戏教学化”、“游戏结构化”、“幼儿被游戏”等问题始终难以得到真正的解决,这也就成为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游戏“困境”。形成这一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生态的深层原因,又受到整个社会急功近利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而幼儿园教师缺乏幼儿游戏的正确观念以及实践组织技能,则是导致“游戏困境”的最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8.
罗盈 《福建教育》2023,(38):15-17
幼儿的游戏离不开空间环境的支持,当现有游戏空间无法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时,教师要尊重、支持幼儿创设游戏空间的行为,理解幼儿对游戏空间的构想,并帮助幼儿实现设想。教师可尝试通过“破界线”“断舍离”“亲自然”“通经络”等策略,助力幼儿改造游戏空间,培养、提升幼儿再生游戏空间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唯一一个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该学习任务群在第一学段构建中,通过“具身体验游戏、思维动脑游戏、语言运用游戏”进行游戏化教学设计,“妙用游戏信号物,巧选游戏时机”开展游戏化教学实施,做到“教—学—评”一致,让学生享受“学语文、玩语文、用语文”的乐趣。  相似文献   

10.
明确“安吉游戏”的内涵本质是有效实施“安吉游戏”推广计划的前提和基础。基于对“安吉游戏”发展历程的现实考察,普及“正规有序”的学前教育、实现“普惠优质”的发展是其改革初心,“游戏课程化”的可能道路是其对学前教育改革深化与发展的探索寻求。检视“安吉游戏”的实践本质,学习“安吉游戏”可从游戏、课程、教育三个层面展开,即学习其所体现的游戏精神、课程精神和教育精神,以及在深化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开拓精神和实践精神。具体实践过程中,可尝试从坚持一个中心、打造双重保障、推动多方协同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创造性游戏中,孩子为了逼真地反映(模仿)成人的社会活动,经常需要制作一些“门票”“菜票”“邮票”等游戏材料。而利用版画活动,可以让幼儿自己动手,又快又好地制作这些材料。1.制作角色游戏材料:幼儿爱玩“邮局”游戏,“邮局”游戏需要“邮票”“信封”“明信片”等游戏材料,我们让幼儿通过版画活动制作。用吹塑纸做底  相似文献   

12.
“安吉游戏”作为促进儿童自主健康发展的课程模式,已被世界各地的幼儿园广为借鉴。国内各地幼儿园也在深入领会“安吉游戏”理念与精神的前提下,结合园所实际,有效推进“安吉游戏”本土化,但家长对“安吉游戏”的误解和不支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安吉游戏”的有效推进。我园通过家长培训会、家长开放日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带领家长共同研究游戏环境和材料,组建“安吉游戏”家庭项目合作小组,提升家长信任度;建立家园共育常态化机制,有效转变家长教育观念,提升家长对“安吉游戏”的认同与支持,形成家园合力,共同见证儿童在“安吉游戏”中的深度学习与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游戏计划的制订是切实将游戏活动纳入有目的教育过程的关键,它可以增强教师开展游戏活动的目标意识,指导其教育行为。幼儿园课程改革以来,游戏活动出现了“淡化”和“滑坡”,不少教师将“区域活动”等同于“游戏活动”,而如何根据各类游戏的特点以及幼儿游戏活动开展的情况来制订合理的游戏计划,是许多教师较为迷茫和把握不清的。  相似文献   

14.
一谈起民间游戏,老师们都非常兴奋,特别是年龄稍大些的老师都能如数家珍似地说出许多游戏名称,如“跳绳”“翻绳”“摔宝”“跳皮筋”“拾石头子”“弹杏核”“扣泥巴”“弹玻璃球”“踢毽子”“推铁环”“拾高粱柞”等等。回忆起自己的童年,虽然家庭生活并不富裕,没有现在的各种高级玩具,游戏材料都是一些废旧物品做的,却觉得过得充实、快乐,各种各样的游戏给自己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今天在省民间游戏研究小组的指导和组织下,民间游戏走进了幼儿园,老师们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和孩子们一起玩起了童年的游戏。在组织幼儿进行“摔宝”游戏…  相似文献   

15.
《吉林教育》2000,(7):14-14
“玩”,即“玩耍”或做某种文体活动。“游戏”是指“玩耍”和“娱乐活动”,而“活动”较之以上两者则带有更明确的目的性,可以理解为“带有某种目的性的游戏”,所以“玩”、“游戏”、“活动”之间在概念上基本上趋同,“玩”涵盖了“游戏”和“活动”。  相似文献   

16.
一、游戏识字,兴趣盎然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提出:尊重儿童的“自动”.给儿童的“自动”留下空间和时间。通过游戏来发展儿童的天性.使其在游戏中得到教育,用游戏体验去取代“说教”与“静昕”。游戏是孩子们最爱玩的.把识字贯穿在游戏中.孩子们兴趣盎然地玩着游戏.其中的生字也牢牢记住了。  相似文献   

17.
黄志琴 《广西教育》2023,(34):125-128
幼儿园区域游戏能够满足幼儿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发展需求。教师把握区域游戏的价值,给幼儿提供自主探索、学习和发现的机会,使游戏空间、游戏时间、游戏材料、游戏内容、游戏规则适度“留白”,能创造区域游戏无限可能。同时,教师在游戏过程、游戏分享、游戏评价、游戏资源利用中适当“补白”,适时介入,有效指导,能激发区域游戏的生机与活力。区域游戏中“留白”与“补白”的结合运用,能够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积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获得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爱游戏”是幼儿最重要的天性。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工作,在游戏中身心才能得到充分的、健康的发展。因此,我们在每一个教育活动中应充分考虑使游戏与教学得到优化结合,充分认识游戏和教学这两类活动各自的性质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19.
巩春蓉 《西藏教育》2022,(12):54-56
<正>安吉游戏对与我国的学前教育发展和改革提升有着至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不仅对国内的学前教育有着重要影响,在国际上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安吉游戏对于正处于“无游戏”“假游戏”阶段的幼儿园,有着引领性的作用。安吉游戏是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内的幼儿园实施的一种基于“幼儿真游戏”的安吉幼儿园课程的总称。安吉游戏打破了传统识字知识教育的“无游戏”,打破了传统区域游戏、集体活动的“假游戏”,实现了“真游戏”。安吉游戏将游戏的权力回归给了幼儿,重新定义早期教育,在幼儿自主自发的游戏中生成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20.
<正>“安吉游戏”是安吉县实验幼儿园探索出的一种以游戏教育为主要形式的全新学前教育实践,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安吉游戏”以幼儿为主体,强调教师放手幼儿,把游戏还给幼儿。为使“安吉游戏”真正在幼儿园落地生根,本文探索了“安吉游戏”理念下幼儿游戏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