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妮 《今传媒》2014,(8):29-30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反腐倡廉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高潮,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反腐利器,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享受网络反腐诸多优点的同时,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失误以及制度缺失,本文对网络反腐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分析,并提出了推进网络反腐发展的对策,使得网络反腐健康、持久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微博以其极大的信息量与高效的传递速度,对于反腐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文章结合典型案例,对经由微博引发的网络舆情信息传播在反腐中的作用进行系统分析,以期为微博反腐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网络反腐     
现实中反腐无门的举报者,通过网络寻找到另外一条反腐途径,网络正在成为反腐新阵地  相似文献   

4.
李慧 《大观周刊》2012,(39):156-157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反腐已成为我国反腐败斗争的一种新型武器。但因其本身所固有的局限性,对网络反腐进行法律规制则成为必要,这既是反腐败斗争的内在要求,又是网络反腐的强有力保障。设置权力与权利的边界、树立全体社会成员的法律信仰是对网络反腐进行法律规制的必然路径。  相似文献   

5.
冯晶晶 《今传媒》2013,(6):28-29
网络媒体的发展为广大网民发表意见提供了一个公共平台,匿名性与比较宽松的氛围是其独特的魅力所在。它却也是天使与魔鬼的化身,网络因大量曝光他人隐私让其蒙上了非理性、暴力的色彩,而网络反腐则又是为其正名的过程。网络媒体的发展为网络反腐提供了技术支持,而网民在网络匿名性保护下抢占道德制高点,如同隐匿在数码丛林中的猎手,狙击着被他们设定为"有罪"的道德猎物。本文以网络反腐的案例为蓝本,将从技术角度和心理角度阐述网络反腐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最近,几起公民在网上实名举报官员腐败的新闻引起关注。而随着雷政富、李春城等高官相继"落马",很多人更是对"网络反腐"抱有期待。但长远来看,"网络反腐"只能是对制度反腐的补充,不能替代制度反腐。与通常的实名举报方式相比,通过网络、微博实名举报,往往更容易见效,能  相似文献   

7.
吴迪 《今传媒》2014,(5):35-36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展,网络反腐已经成为一种新兴反腐手段。网络反腐大大提高了我国民众参与政治活动、行使监督权力的积极性。但我国的网络反腐尚处于初级阶段,还面临着法律、制度上的诸多缺失,网络反腐的健康发展还亟待制度的规范与保障。  相似文献   

8.
网络"情色反腐"是目前我国网络反腐的重要方式之一。利用官员的情色照片来反腐一方面表达了公众追求正义、公平的伦理诉求,同时又暴露出其具有的伦理缺失。正确认识和运用网络情色反腐,有利于我国传统反腐方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为了防止网络上出现泄露个人身份、散布个人隐私等侵害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规定,在出现此类情况或者受到商业性电子信息侵扰时,公民有权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删除有关信息或者采取其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这一规定可以有效保护公民的隐私权等合法权益不被侵犯,但在实践中也有可能被涉嫌腐败的人员利用,干扰网络反腐行动。推行网络实名制在相当程度上认可了公民进行实名网络反腐的权利,为防止涉及网络反腐内容的"网络信息删除权"滥用,应补充规定,要求权利主张者提供一定的证据,否则不予删除相关的网络信息。  相似文献   

10.
微博反腐是当下互联网多边舆论场中最为典型的民意现象.受现实国情、文化传统和网络传播环境等影响,微博反腐中信息流、意见流与舆论演进具有独特的运动规律与内在效应,给整个网络反腐和网络文化带来建设性与破坏性的后果.构建可以真正公平参与、有效对话合作的公共平台,让大众、意见领袖、媒体和政府等各种主体都能参与舆论博弈,可以有效发挥微博反腐传播效应的正向价值,进而促进整个网络反腐良性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美英 《新闻世界》2012,(10):170-171
我国已经进入了“大众麦克风”时代。在麦克风效应下,网络反腐呈现出一些特征:借助技术手段晒腐败行为的作用机制;官方与民间相结合的反腐主体;网络反腐力度大,成效显著。与此同时,网络反腐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网络反腐开辟了舆论监督的新战场;是我国公民政治权利的重要实现形式,给党和政府的反腐工作带来了考验和机遇。  相似文献   

12.
网络反腐制度化的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网络反腐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对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网络反腐为反腐倡廉工作提供了新动力,带来了新课题。从建立健全和完善网络反腐的制度化平台、加强网络廉政文化建设、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机制,到发挥电子政务在反腐败领域的作用和提高网民和网络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等途径实现网络反腐的制度化,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相似文献   

13.
随着微博的日益兴盛,微博已逐渐取代BBS、博客成为网络爆料的第一选择,随着一个个社会事件借助微博发酵并蔓延,微博正逐渐成为反腐调查的重要舆论监督场。本文以"表哥"事件为例,分析反腐事件的微博舆论传播特征以及其带来的反思。  相似文献   

14.
彭华新 《现代传播》2015,37(2):73-77
伴随着中国政治文明进步和媒介环境发展,"网络反腐"成为一道媒介景观,同时也进入了不少研究者视野。但是,在媒介语境中,建设性的"反腐"理应涵括"网络反腐"与"新闻反腐"两种模式,形成平行的"媒介反腐"双轨结构,催化传统新闻与网络媒体的各自优势。在实践中,当今的"网络反腐"与"新闻反腐"生存空间各异,各自的技术劣根和媒介陋习等"原罪"制造了话语权争夺,降低"媒介反腐"效能,破坏政治文明进程。基于此,有必要祛除"媒介反腐"任何一端的话语霸权,加强法治规范,并使其反腐效能长效化和深远化,从而充分发挥"媒介反腐"的积极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5.
微博反腐是国内互联网又一景观,其本质体现了不同的利益主体在新的技术平台所进行的话语权争夺,是文化霸权理论在微博上的表现。除却意识形态和价值判断的前提预设,霸权是一种制造世界和整合世界的力量,它是三位一体的要素综合体:霸权(集中化)的端点,臣属(被集中化)的端点,以及其余(离散的)。杨达才事件中,事态的发展随着这三个要素不断的交流和对话表现出来,是话语优势端、话语劣势端争取中间分子的动态发展过程。通过本研究,我们一方面更加深刻地认识微博反腐的本质,另一方面理解霸权理论在网络社会的运作机制,同时明确党管媒体原则在网络语境下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4,(21):55-59
在互联网社会化加速、政府不断加大反腐力度的背景下,具有先进传播优势的微博成为当前民间反腐利器,其舆情活动亦为中国互联网最为突出的民意现象。微博反腐是公民权利反腐,是对权力反腐的一种有益补充和促进。本文探讨微博反腐及其民意表达实践,分析了其特征及其中存在的混乱与失范问题,并对加强权力反腐提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7.
翁小龙  房新宁 《新闻知识》2013,(5):36-37,22
网络反腐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能利用网络舆论惩治和遏制社会腐败的发生,增加社会正能量。另一方面,网络反腐的无序非理性化,伤害了许多无辜人群并滋生了新的腐败,极大地消解了其本身带来的正能量。本文就网络反腐中正负能量的冲突进行分析,并对网络反腐的平衡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崔小娟 《今传媒》2014,(7):29-30
在过去的2013年里,网络反腐呈现高涨状态,但仍面临许多问题。尤其是对于网络反腐,政府是面对还是逃避,公民是自律还是狂欢,以及网络是嘈杂还是净化等问题。相应的,笔者提出政府应该在主导中推进网络反腐,公民在提高中促进网络反腐,网络在净化中服务于网络反腐的解决策略,以便使网络反腐更科学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已经成为新闻舆论的独立源头,而手机结合网络的微博则是强大舆论载体。随着普通公民权益意识的增长,微博用户的参与权和监督权得到充分体现,微博反腐也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本文以微博举报的刘铁男腐败案和上海高院法官招嫖案为例,分析微博反腐事件的新闻叙事模式及传播特点。  相似文献   

20.
梁玉婷 《新闻传播》2013,(5):156-157
2012年至2013年伊始,一股网络反腐的热潮正在兴起,腐败现象的滋长蔓延和受众媒介意识的觉醒促成了这股热潮。网络反腐是一把双刃剑,在它逐渐成为揭发和惩治贪腐官员的一条有力途径的同时,其自身显现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现阶段应依托反腐职能部门引导并规范好这股力量,使其放大正能量、减少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