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浏览报章杂志.收看广播电视,发现传媒在报道某些新闻中,常常插上一句:发生这些事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可怕的是什么呢?当然是不接受教训,不采取相关措施.竟至招致更多的问题.造成更大的损失等等。“并不可怕”.常常用在一些“问题性”或事故性报道中。比如,公款吃喝已成为一种“流行病”.群众颇有微词。但有的文章以为.这类事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三令五申禁不住.几十个文件管不住一张嘴。再如.一些地方虚报浮夸风严重.  相似文献   

2.
老师的眼泪     
一串晶莹的泪花从老师脸上滚下来,厚厚的一沓试卷上溅起了一层蒙蒙的水花。教室里是那样的静,惟有这单调的哭声在教室里回响。泪水滴湿了老师的衣襟,泪水唤起了同学们一颗颗忏悔的心。去年春天,我们换了一个新的班主任———朱老师。听同学们说她教英语,对学生很严厉,是一位有好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才能的年轻女教师。“上任”后,她不仅是我们学习的辅导员,还是我们的思想政治辅导员。她常说:“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再奋斗;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再追求;别人瞧不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也瞧不起自己。”为了把我们班的成绩…  相似文献   

3.
读者来信     
警惕另类“非典”病毒 还有比冠状病毒更多更可怕的病毒,本人总结如下: 一为“谣言”病毒。 4月11日,网上出现署名“史蒂文·沈”发布的信息,称北京有“一种尚未被确诊的疫情”正在蔓延,已经“夺去了143人生命”。此消息纯系子虚乌有。 公安机关根据《刑法》第291条之规定,  相似文献   

4.
在伊拉克,什叶派和逊尼派的宗教纷争,竟然让“基地”组织浑水摸鱼,攻陷费卢杰。对伊拉克总理马利基来说,武装分子“建国”的豪言壮语,也许并不可怕,  相似文献   

5.
2003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的前夕,一个关于“贵州艾滋女小琴(其实只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结婚”的报道,被国内媒体炒得沸沸扬扬。对这些报道,该事件主人公小明即小琴的男朋友说:“媒体太可怕了。”小明所指的可怕主要有:小琴家的亲戚之前并不知道小琴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看了报纸上的照片后,都拿着报纸  相似文献   

6.
于淼 《网络传播》2009,(8):25-25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行各业或多或少都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对于市场经济来说,出现危机是正常现象,并不可怕,关键在于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去对待。危机,有“危”有“机”。在危机中发展起来的行业和企业很多,中国的互联网也应该在“危”中找“机”。  相似文献   

7.
读者来信     
“西安爆炸事件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可是它遗留的爆炸余波在人们生活中却久久无法散去。西安11岁的小学生在跟人吵架后,再也不说‘信不信我打你’,而改成了‘信不信我炸你全家!’公正的司法环境正在遭受巨大的挑战,炸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人生的培育     
在人的一生中最可怕的是顺境而不是逆境;最可怕的是“平衡”,而非“不平衡”,最可怕的是“稳定”,而非“不稳定”。  相似文献   

9.
张涛甫 《新闻世界》2008,(10):108-109
舆论是社会的“皮肤”.它对社会风险的感应往往是最直接、敏感的。在如今的网络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传播和网络传播、手机传播多头并进。形成了三维一体的传播“立交桥”。在这种传播语境下,信息主体就拥有了更多的信息选择,这就更增加了风险传播的变数。风险社会与新媒体的双重因素加剧了舆论的震荡,大大增加了舆论控制的难度。风险本身可能并不可怕,可怕的往往是被舆论风险放大或者扭曲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几乎大部分类型的病毒部在六月份粉墨登场,其中包括蠕虫病毒、变形病毒、宏病毒、特洛伊木马病毒以及脚本病毒等。蠕虫病毒1—Worm/Fairburn利用Outlook的程序漏洞自动执行,而危险的变形病毒Win32/Champ则在感染可执行文件的同时也将该文件彻底破坏,即使求助于专业的数据恢复公司也无济于事,以上两种病毒应引起用户足够的重视。宏病毒自从97年大规模暴发以来,一直象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不过,现时的杀毒软件大都已具备实时监控宏病毒的功能,而且每次在打开OFFICE文档时都会自动进行扫描过滤,因此六月份暴发的病毒虽然仍以宏病毒居多,却也并不可怕。  相似文献   

11.
“不见刘德华,今生不嫁人。”兰州一名28岁女子林鹃(化名),因为16岁时一个与偶像刘德华“真情相遇”的梦,苦追刘德华12年,倾家荡产两赴香港寻找华仔不成,3月22日,其父表示,为了圆女儿心愿,将不惜卖肾筹钱,让她第三次去香港“圆梦”(3月23日《兰州晨报》)。追星追到这份上,就不光是疯狂、丧失理智,而是有些“病态”了。但是,就是对于这样的“病态”,许多媒体记者在不遗余力报道时,不是唤其觉醒,并提醒人们引以为鉴,却纷纷表示将向“华仔”发“请愿书”,帮助“追星女”完成心愿。一个人丧失理智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誉为“社会望者”的媒体…  相似文献   

12.
差错7例     
张港 《今传媒》2003,(1):62-63
是曾子不是孔子 《光明日报》2002年5月21日A4版《可怕的柳市》编者按“‘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是孔子对弟子的教诲。” 其实,这句话是曾参说的,并不  相似文献   

13.
《信息系统工程》2003,(9):36-36
趋势科技近日发布了2003年上半年病毒回顾。病毒活动在2003年的前6个月中仍然持续活跃,但是受到病毒侵袭的损害与冲击并不太严重,至少对商业使用者和企业网络而言是如此。蠕虫病毒仍是上半年度主要危害计算机的病毒类型,特别是“混合型威胁”病毒,它典型地使用了电子邮件以外的数种传输渠道,可能还混合了以前病毒的“成功”特性,并使用后门程序  相似文献   

14.
前段时期,不少文章批评群众中有人对形势不满,发牢骚,而自己却又拿不出什么妙算,甚至说“牢骚误国”。今年以来,一些报纸刊登了对此持异议的文章。现将一些基本观点综述如下: 一、牢骚并不可怕,而是政治清明的表现。言论自由是社会进步和繁荣的标志。不能听到一点不同声音,就大惊小怪说什么“牢骚误国”、“闲谈误国”。  相似文献   

15.
“文人相轻”这个词汇近来在文化批判的回应中屡次被读者提及,似乎扣上了这顶大帽子,就只有悲哀的份了。看来这顶帽子很好用,所以动辄被起哄般地滥用。而在当今文坛“两眼一摸黑”的情形下,的确需要给所谓的“文人相轻”正正名。当文坛低迷,“文人相轻”未尝不是一件使之走出低迷的好事情。如果着眼于文化视点,百家争鸣,那么“文人相轻”又有什幺不好?难道死水一潭,一片附和才是文坛最需要的声音么?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仍然不失现实意义的今天,我想,我们有必要重温“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常识含义。一片附和是产生败笔的一大源泉。不同的声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声音或一片附和。多一些唇枪舌剑,反而预示着文坛与时俱进、欣欣向荣。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在延安枣园树下接受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采访时说出了流传于世的一句话: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看样子可怕,实际上并不可怕。  相似文献   

17.
如果创新是从模仿开始的话,那么有线电视事业的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我们不愿看到而又不得不看到的现象:有线电视的“无线化”套路。这也是有线电视人常感自卑的地方。然而自卑并不可怕,可伯的是不能超越自卑,如同有线电视不能超越自身在起步阶段的弱点一样。  相似文献   

18.
日前,美国学者出版社(Scholastic)的另一颗重磅“炸弹”“可怕的科学”扔进了中国图书市场,这套系列丛书“可怕的科学”由北京出版社集团旗下的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引进出版,这套系列丛书是学者社的“金蛋”,北少社将如何将“金蛋”孵化出“金鸡”,记者采访了北少社总编辑刘子君。  相似文献   

19.
编辑工作有选题上的失误,也有审读加工和校改上的失误,本文提供的实例资料,属后两种失误。失误并不可怕,我们可以从别人或自己的失误中取得教训,并引以为戒,改进工作。可怕的是,在事实面前不肯承认失误,或似乎承认,却又缺乏改正的诚意。比较流行的所谓“无错不成书”,即属此例。这里发表的资料都很典型,我们希望它能引起大家的重视,以便对改进编辑工作,提高出版质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高祥森 《青年记者》2003,(10):24-25
一篇也许并不显眼的批评报道,也许就在刚发出的当天,就有人闹上门来,如果协调不好,写报道的记者还得面临官司缠身的尴尬,甚至落到官司打输、名誉受损的境地。批评报道真那么可怕么?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批评报道,我们可以试试用“中性”手法来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