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微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153-154
文章阐明重铸的定义、效果等基本概念,通过研究学习者的修正性输出与焦虑的关系,揭示了语言焦虑在二语习得中对重铸效果的影响,并对我国外语教学提出相关建议从而使其在减少焦虑的负面影响下,充分发挥重铸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教师教学语言之于第二语言习得有其广泛的理论基础,教师的教学语言在第二语言习得中有着在其他学科中不可比拟的特殊性,它既作为学习者的目标语,同时又是教师教授语言的媒介。因而就要分析教师教学语言的现状,归纳提出了教师教学语言的基本特点,以引起教师对课堂教学语言的关注,更好的发挥教师话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教师话语特征中的元语言现象与课堂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语言是描写语言的语言,不仅在语言知识领域中应用广泛,也是EFL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教师课堂话语特征中的元语言现象有效地激发和推动课堂互动,促进学生二语习得,从而在外语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红宇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10(3):35-38
述讲具有重视过程、提倡互动、促进学生将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变和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等几方面的作用,能有效将英语课程不同侧面融会贯通。文章从语言习得角度探讨了学生述讲对提高学生英语技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第二语言习得中,课堂焦虑逐渐成了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焦虑已被证明对语言学习有着负面影响。在中国,外语课堂学习是大多数学习者习得外语的方式和途径。本文在Horwitz的外语课堂焦虑量表的基础上,站在学生的角度和视野,设计了一套降低外语课堂焦虑的调查问卷,并根据该问卷的数据,对降低外语课堂焦虑的对策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错误纠正是第二语言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师行为,但长期以来很多对外汉语教师对课堂教学中的错误纠正同语言习得的关系、错误纠正的原则和具体方式等问题并不十分清楚,研究者在这些问题上也存在很多争论。文章试图通过对国外相关研究的述评,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并希望能对对外汉语的课堂教学实践和有关研究的开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国外外语课堂教学研究对开展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堂教学研究对于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都具有积极意义,但目前对外汉语教学界对课堂教学研究的理论认识和实证研究仍很薄弱,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国外外语课堂教学研究的回顾,澄清一些对课堂教学研究的模糊认识,并对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研究的范围、方法和意义等问题做出初步回答,对开展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英语自我概念和英语课堂焦虑是影响二语习得过程的两个重要因素,通过对非英语专业学习者的英语自我概念与英语课堂焦虑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结果显示整体英语、听力、口语、写作、语法、词汇及阅读自我概念均与英语课堂焦虑具有不同程度的负相关。研究的结果还说明语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帮学生树立积极的英语自我概念有助于学生降低语言焦虑。 相似文献
9.
Teacher talk and teacher-student classroom interaction have always been the central issue among the various classroom researches. Teacher talk is undoubtedly important in EFL(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in China.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iscuss the features of teacher talk in EFL classroom, mainly of NNS(non-native speaker) teachers and the implications and suggestions of how to make teacher talk more appropriate and stimulative. 相似文献
10.
Teacher talk and teacher-student classroom interaction have always been the central issue among the various classroom researches. Teacher talk is undoubtedly important in EFL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 相似文献
11.
二语习得理论及其对提高外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学习中的二语习得和学得概念并不是对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系性。这种关系性对外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即不可忽视的基本语法;使用可行性的和得体性的语言;营造适宜的语言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2.
Gass习得模式的语言输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荣英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28(6):94-96
Gass认为,语言输出是二语习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学习者对语言输入的感知、理解、吸收和整合,必须经过语言输出阶段的假设、尝试、检验和修正后,才能最终确立为语言习得的成果。可以通过交互式教学、适度的教学指导和适宜的活动主题,努力发挥输出的作用,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陈旸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4(6):116-119
二语习得的基础理论,包括习得与学得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习得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将二语习得理论提炼加工成可供具体语言教学使用的方法,并运用于我国的外语教学中,为我国的外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习得环境,从而提高学习者学得外语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一个人对第一语言的习得并不需要特别的努力,他只需要在一个自然的环境下就能够自然而然地学会使用自己的母语。然而,对第二语言的习得却是另外一回事。本文旨在从习得环境,语言习得者,教师几个方面来探讨第一语言和第二门语言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试从第二语言习得规律看外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念 《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14(1):46-48,76
本文以第二语言习得规律为指导,强调认为学习语言应当尊重语言学习的自然规律,以及语言习得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话语分析是被同一个语言交际圈中的成员所使用的语言检查手段。对外语老师来说,话语分析不仅仅是调查他们自己教学实践的研究方法,而且也是研究语言学习者之间交互作用的一种工具。本文讨论了话语分析和第二语言教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指出语言学习者如何使用话语分析探究语言是什么的问题,以及如何应用话语分析在不同的语境中达成交际目的。本文还讨论了如何利用话语分析创建更准确的第二语言学习环境,从而鼓励学习者更有效地利用第二语言达到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7.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习得过程研究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建勤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21-125
近十年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习得过程研究取得了一些新进展。在语言迁移研究方面,学者们以更为开阔的视野重新认识和分析语言迁移现象;语音习得研究注重以理论为导向的实验研究,以及学习者中介音系统的研究;词汇习得研究将词汇习得与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习得策略研究以及词汇教学相结合;语法习得研究以汉语特殊句式和句法成分的习得研究为主。近十年汉语习得过程研究呈现三个特点:汉语习得研究东西合流;关注理论建树和学科发展;注重实验研究和方法革新。此外,汉语习得过程研究还有一些问题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8.
藏族由于其特殊的地缘文化背景,英语学习对他们来说是双语情境下的三语习得过程。因为首先三语习得者所面对的是三种不同的文化,文化差异对三语习得的影响比对二语习得也更为严重。因此,三语习得作为一种独特的现象,应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苏梅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13(1):31-33,36
分析了语言迁移研究的发展过程及其长期以来对二语习得研究的影响,认为迁移在语言习得中是确实存在的,不容忽略的。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语言迁移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影响习得过程,各个制约因素之间又相互作用而致使迁移发生。 相似文献
20.
王轶群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8(5):95-96
动机是影响二语习得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关于动机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不同学者的观点各有不同。实际上,积极的态度和手段能促进语言学习者对语言的学习,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