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方官员是国家在地方上的代言人与规划的具体执行者,其施政实践可反映出任内的中心议题,这些恰能反映地方社会的真实状况。本文试以永济县黄河滩地争夺事件为中心,兼及晋南地区其他类似的事件,来分析该地的地方政治和社会状况。  相似文献   

2.
清代徐州地区频繁发生的黄河水灾给地方民生带来了严重危害。基于维护统治和体恤民生的目的,清政府采取修筑堤防、堵塞决口、疏浚河道等措施来治理黄河水患。水灾发生后,中央政府更是采取蠲免税粮、开仓赈济等众多荒政措施来积极应对水灾。徐州地方官员以及地方士绅也在徐州黄河水灾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唐代河南道黄河段漕路,是汉代已有通漕记载的古老漕路。其水道“湍悍”,三门底柱为航行最大障碍。唐代河南道段黄河承担漕运任务空前繁重,对航道进行过多次大规模整治工程,留下可贵的历史经验教训,裴耀卿、刘晏、李泌、李巽、裴休等为之做出过重要贡献。陕州是河南道黄河漕路的转运中心。唐朝最早于此设置地方运使。元和时运使停罢,并不表示陕州失去漕运的重要性。河南道两段漕路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4.
黄河从西向东横穿河南中北部,河床宽浅,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越,沿岸文物古迹众多,建设黄河经济带有利于黄河治理和河南社会经济发展.沿黄综合开发要进行高起点统一规划,遵照安澜至上、生态优先、功能互补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河南巡抚、巡按设置之初便与灾荒救济密不可分,他们在安抚流民、治理河患、疏浚河道、沟通协调等方面分工十分明确,是地方联系中央的纽带和中央与地方沟通的桥梁。明代抚按官员虽然在救灾中因制度僵化、贪腐盛行有所不足,但仍是明朝中后期河南地区救灾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6.
《治黄科技信息》2006,(3):12-12
黄河即将进入汛期,针对今年黄河上中游地区将多雨、防汛形势严峻的局面,5月22日,山西、陕西、河南、山东四省黄河防汛部门未雨绸缪,开始厉兵秣马力保黄河安澜。  相似文献   

7.
《治黄科技信息》2005,(3):14-15
黄河网报道4月28日,经过来自全国各地近万名建设者500多个昼夜苦战,河南黄河南岸总长159.162千米的标准化堤防全线建成。自此,集防洪保障线、抢险交通线、生态景观线于一体的河南黄河南岸标准化堤防,解除了郑州至兰考段1600多万人民生命财产的心腹之患,  相似文献   

8.
清前期的河南地方教育是既是全国教育体系的一个缩影,同时又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河南地方教育体系大体上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作为官学的府州县学,二是由政府组织和倡导建立的社学、义学和书院等级教育形式,三是以里甲和私塾教育的辅教育形式,这些教育形式都受到封建科举考试的左右。各级学校不仅灌输了封建思想与伦理道德、培养了一大批官员,同时在发展农村教育、开启民智,以及继承和发展中中华传统文化方面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同治《河南省例》是迄今为止新发现的河南省地方法规文献,其内容涉及时间段为雍正至同治年间,不仅对研究清代河南社会变迁有重要价值,而且对研究清代地方法与国家法关系也是极重要的第一手文献。该省例"户例"占全书页数近42%,显示地方立法以社会经济为主,其中有关房地产市场、黄河河滩开发等法规,突出了清代河南社会经济发展的地方特色。这些条例因应社会变化而不断调整。  相似文献   

10.
<正>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第八课《寡人之于国也》中有这样的句子:"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其中的"河内""河东"课文下边的注释是这样的:【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相似文献   

11.
祖先崇拜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有着丰富的反映,其中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河南尤具典型性。传统节日中所反映的祖先崇拜特点鲜明,多与农业生产、节气息息相关,且一年到头从不间断,具有周期性。虽是祭祀祖先的节日,民众向来都是把节日的欢庆和对祖先的崇拜联系在一起,深深扎根于传统文化之中。然而由于具体地方的文化背景不同,也存在一定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河南地处中原,宋之前,一直是中华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河南地方古籍文献是中原文化的载体,要了解和研究中原文化,要继承和发展中原文化,离不开河南地方古籍文献。如何充分认识和利用河南地方古籍文献,直接关系到文化强省建设和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德政碑、遗爱碑、去思碑是中国古代较为常见的几种石刻碑志。三种碑刻在内容上较为相似,主要是赞颂地方官员任职时期的德政、美政。目前可考的金代德政碑、遗爱碑、去思碑共有18块,其中有9块刻于金世宗和金章宗治世时期。18位传主中,14人为县一级官员,3人为州级官员,1人为府级官员。他们多数为进士出身。在碑刻中,地方官员的政务能力和“父母官”的形象得到了充分的描绘。此外,碑刻所记载的官员政绩,有一部分与中央政府制定的“考课”制度内容有所出入。这反映出民间和官方对于地方官员的德政评价标准存在差异,也从侧面反映出底层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  相似文献   

14.
3月30日上午,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与河南省黄河迎宾馆“产教融合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在黄河迎宾馆举行。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院长王志电、河南省黄河迎宾馆总经理沈怀军出席授牌仪式并致辞。  相似文献   

15.
欲论中原文化与地方文化,必先界定“中原”、“地方”的地域概念及“文化”的范围,否则无从谈起。“中原”这一地域概念,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中原,是指今河南一带。广义的中原,或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指整个黄河流域,也有人认为禹定九州,九州即中原。本文讨论的中原文化,是指广义的中原地域内的文化。“地方”这一地域概念,本文是指中原以外的周边地区,凡是在这些地方产生的文化,即为地方文化。如说得具体一些,有时以当地的地名来命名文化,如关陇文化、闽文化、吴越文化、赣南文化、潮汕文化、划分得范围更小一些的有武夷…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考察农民的收支入手,分析了传统农业县农民负担沉重的主要原因,并得出结论:目前在传统农业县,减轻农民负担的有效、可操作的途径是改革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标准,通过激励等手段使官员与农民群众利益一致,引导地方官员在农民的小康之路上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7.
1 黄河河南段滩区概况 河南省黄河设防河段自洛阳市孟津县白鹤至濮阳市台前县张庄,河道长464km,落差77m左右。河道比降上陡下缓,不同河段有不同的排洪能力。京广铁路桥以下河道两岸均有大堤约束,堤距一般在5~10km之间,最大达20km;河道为复式断面,河槽两侧有宽广的滩地。由于河势游荡不定,因此两岸滩地常有不同程度的冲淤变化,黄河河南段滩区土地面积为2200-2600km^2。  相似文献   

18.
黄金宝地──黄河口李丰祥万里黄河在山东省东营市入海,在其入海口一带,草木繁茂,珍禽成群,鱼虾丰盛,原油滚滚,是一方风光奇特、资源丰富、有待开发的黄金宝地。黄河入海显神威由青藏高原奔涌而下的黄河,从内蒙古河口镇起,水流就变得混浊,到了河南孟津县,它开始...  相似文献   

19.
清嘉道年间,河南黄河淤积非常严重,决溢漫流频繁发生.究其原因,既有自然条件的影响,又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而后者对河南黄河水患的频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主导性作用.考察这一时期河南黄河水惠的社会成因,为我们拓展黄河史及嘉道社会研究提供了一个有益视角.  相似文献   

20.
《治黄科技信息》2007,(3):15-16
距黄河汛期还有一个月之际,为及时了解下游河势变化情况,5月9日~14日,黄委防办组织河南河务局、山东河务局、黄科院和信息中心有关人员,重点对河南孟津白鹤至山东郓城杨集河段进行了汛前河势查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