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两汉以来,帝国的政治制度有两大变化,一是幕府的公府化,一是公府的幕府化,公府与幕府相互纠结,对魏晋时期的政治形态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即对《晋书·职官志》中的相关材料进行辨析,考证了两晋时期公府与军府的层级及机构设置问题,勾勒了此一时期政治形态的具体面貌。  相似文献   

2.
晚清政府1861年设立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引起了中国社会思想、学术、官制、外交诸方面微妙而深刻的变化,对中国封建制度的蜕变及中国社会向现代化的转轨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3.
兴趣作为动机中活跃的因素之一,其发展在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需要的基础上,推动着个体主动去认识事物并探求真理。西方学家提出了兴趣发展的四个阶段,将研究慢慢转向重建个人长期兴趣发展的结构及其动态变化中。本文立足于兴趣发展的四阶段模型理论探析其内在转化过程,并向教育者提供有助于学生终身学习发展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府兵制在唐武德、贞观时期仍处在错综复杂的变化之中。高祖立唐之初即改隋炀帝时期的鹰扬府为骠骑将军府、车骑将军府,后两类军府合并归一,车骑将军府隶属于骠骑将军府,从而形成了十二军分统骠骑将军府的地方府兵军府格局;至高祖武德七年时,骠骑将军府改为统军府,成为武德后期、贞观前期地方府兵军府的基本单位。至太宗贞观十年,则改统军府为折冲都尉府,地方府兵军府建置趋于稳定,职官设置与职能分工更为成熟,因此成为维护唐前期国家地方政治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本类、知识产权类和品牌类无形资产作为高校主要的无形资产类别,目前在转化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障碍。高校应提高无形资产转化意识、打造无形资产转化平台、完善无形资产转化机制,将无形资产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一步推动我国科技与经济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转化学习是成人对存在问题的参照框架进行完全改变,使其更具包容性、区辩性、开放性、批判性及对变化在情感上的接受性,以更好地引导自己的行为。其实质是调整、修正原有不适应当前变化的世界观、人生观或价值观,或建立新的世界观、人生观或价值观,更合理地指引未来的生活,摆脱原有观念的束缚。其目标是使成人成为自主的思考者。国外对转化学习的理论研究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同时,近年来国内外相关实践应用不断涌现,转化学习在成人教育领域彰显出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艰难的工作,它牵涉到的不仅仅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理念和方法的问题,更涉及家庭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密切配合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目前学困生转化过程中家校整合现状的描述.进一步探究家校整合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对实施家校整合的路径进行构想.以探寻学困生转化过程中一些基本规律性的认识,为学困生的转化寻找一条适切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物质转化图跟工艺流程图、实验流程图、反应原理图等不同,其核心内容是"物质转化",涉及物质相继进行的多步化学反应.物质转化图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出现和应用是必要的,应该比工艺流程图应用得更多,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需要注意把握好应用的度.在应用物质转化图的教学中,需要注意抓好物质转化图的分析、生成和应用3个环节.介绍了有关的教学实例.  相似文献   

9.
从既有价值和潜在价值两个维度构建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体系;完成对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物质文化遗产、街区风貌、空间功能、阐释展示四个维度的阶段性评估;提出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的后续保护与更新工作策略。  相似文献   

10.
教学中,知识意义生成因陷入知识的文本意义及不注重向知识的能力形式和意义形式转化,导致知识教学育人能力与品质的缺失.从知识主体论立场,知识形式转化是不同维度知识内容之间的转化,是知识客观化形式向知识主观化形式的转化,具体来说,是知识的内容形式、能力形式和意义形式之间的转化,反映了认识主体体验过程的情境性、层次性和个体性的特点.对不同知识形式及其转化关系的回应是转化性教学实现育人目标的必然要求,因此转化性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的理解意向与客观世界之间的联结与转化、知识推理与学科概念之间的联结与互化、学科知识与个体精神意义之间联结与互化的三条路径.基于知识形式转化的认识论分析,转化性教学的内容标准、活动标准及教师角色标准分别要挖掘制度文本的经验价值、让学习思维的"可见"、成为教学实践话语建构者.  相似文献   

11.
汉代私学教育发展迅速,办学类型多样化,分初、中、高三级;教学内容广泛,不仅有文化知识还有自然科学知识的教授。汉代私学教育与官学教育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在持续发展教育事业、加强经学传播、完善教育体系、促进科技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当今教育特别是私学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西汉闽越王城地望之新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闽越王城地望之争,历经近80年的争辩,有浙南说、福建福州或浦城说等等,今从古代典籍、配合考古资料,并用新的史学视野来分析,则西汉闽越王城地望当在今福建武夷山,从而破解这一悬案。  相似文献   

13.
从汉赋内容的变迁看西汉赋家的心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赋的内容变化反映了西汉赋家的心态变化,是探索赋家心路历程的重要依据。总体上讲,西汉赋家的心态变化表现在三个方面:矛盾对抗引发的隐逸意识;被迫认同后所形成的颂美倾向;依附王朝权威的兴趣减弱后所产生的疏离意识。  相似文献   

14.
西汉前期的国家意识形态建设,其目的在于尽快完成对政权合法性的论证。围绕着对皇帝权威神秘化和神圣化的政治构建,这一过程经历了对皇帝身体的想象、思想秩序的初步规范和王者配天儒家大一统理论的确立三个阶段。西汉初期对政权合法性的建构过程奠定了传统中国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范式。  相似文献   

15.
我国早期的佛经翻译特点呈现出多层面性。从翻译主体来看,译经者主要是外来僧人或者久住中国的外籍后裔,汉地僧人或居士参加很少,且多从事辅助工作,翻译往往全凭口授;从翻译行为来看,这一时期的译经多属个人行为,没有得到政府的直接支持;从翻译方法来看,汉末基本采用直译法而偏于“质”,三国时期,基本采用删繁就简、尽量适应当地文化的意译而偏于“文”,西晋时期再予纠正而采用直译,译文偏于更高层次的“质”;从译文受到目的语的影响来看,佛经翻译深受道家思想影响;从译经者的素质来看,他们都是从事佛教工作的专业人士,这保证了译文能最大限度地传译原作的思想;随着译经的不断发展,经师们开始对已有的翻译文本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或“重译”(“校译”)或会译或注译。总的看来,早期的佛经翻译尽管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系统的翻译理论,但却为以后的佛教翻译在理论上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16.
两汉之际是一个喧嚣动荡的时代,经学中的一派——谶纬于思想界悄然兴起。它对圣王的神化,对圣人的神化,以及其独特的政治历史观,大大改变了先秦儒学的面貌,使汉代儒学披上了神学的外衣。两汉之际儒学的神化是思想史上值得研究的现象,本文就其神化的原因、内容及其影响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明清惠州府进士数量不多,结构也欠优,但在科举、文化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沿波讨源,其生成机制是多方面的合力所致:一是较为发达的经济;二是民风淳朴;三是士风好学;四是学校众多;五是地方官绅的奖掖。它给人们以诸多有益的启示:充分利用经济较为发达的区位优势,大力崇文兴教,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增强文化软实力,继续保持惠州作为岭南重要的文化、教育中心的地位,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乐”在艺术起源时期指诗乐舞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与“音”、“声”含义有别。经西周、孔子到西汉,乐被赋予了更多人为的意义,逐渐成为伦理、政治的载体;而音、声则背负了乱政亡国的罪责。这是时代需求折射在文化上的印记。  相似文献   

19.
《史记》以《儒林列传》《太史公自序》等为提纲,司马迁有意考辨学术源流、师承家法。家学传统及博览群书之便,使其较他人更有全瞻性的文化学术史观。以《儒林列传》所录“六艺”突破,能够对司马迁的学术思想有较为完整的认识,同时有助于了解西汉前期儒学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部不仅是自然地理上的高地 ,而且也是文化地理上的高地。历史与地理的双重聚合 ,造就了这片土地的文化多样性。而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转型 ,又为这片土地带来新的文化气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 ,曾经融合了东西方文化而形成多样性的中国西部文化 ,对全人类而言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