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让我们伴着如泣如诉的乐曲走进余光中,走进<乡愁>.请大家闭上眼睛,用心去昕,说说你听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2.
小说《祝福》是一篇既难且长的经典小说.为激发阅读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执教者基于文本内涵和学生现状,以“变”和“不变”作为课堂的骨架,以“对主要人物形象的赏析和对小说主旨的探究”作为课堂的血肉,化繁为简地解读文本,实现了学生思维层次的逐步跃升和学生思想感情的积淀和顿悟,引领学生自然地走进了作者鲁迅的心灵世界.最后,执教者还启发学生联系现实,探讨了小说及作者在当代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1.走进崔莺莺的内心世界,与主人公感应同悲共喜的心灵震撼。2.鉴赏多姿多彩的戏曲唱词,感受中国古典戏曲的优柔之美。3.创设情景教学的互动环节,点燃探究古典戏曲的学习激情。教学重点以课堂探究性学习为主要策略,以崔莺莺的眼泪为突破口,以写泪的手法为桥梁,让学生感受、品读、演读崔莺莺的眼泪,走进她那复杂的情感世界,并以此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古典戏曲的范式,引导、启发学生对“泪”作进一步的课外延伸探究,从而完成对古典戏曲作品有意义、有创新的建构,实现文本的价值。教学方法1.演读法。《长亭送别》是古典戏曲的节选,还原具…  相似文献   

4.
文章的说明对象和说明顺序是什么?为什么?宇宙是否有边疆?本文的说明性语言有什么特点?解说词有什么特点?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走进卡尔·萨根的宇宙,去了解宇宙的边疆,去体会卡尔·萨根的科学家情怀.  相似文献   

5.
本课教学以文本《林黛玉进贾府》的情节发展为脉络,着重分析贾宝玉这个人物的形象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语言、动作、外貌等方面入手,对人物进行细致的剖析,从而把握贾宝玉的形象特点;引导学生探究作者以贬笔写贾宝玉的真实意图,以及由此寄寓在贾宝玉身上的情感.本课丰富了学生的审美经验,使学生真正地走进了文本,与文本展开了对话.  相似文献   

6.
[思路] 对于高二学生而言,元杂剧是个陌生的领域,走进鉴赏元杂剧的通道在哪里? 教学前,曾发放课堂预习问卷.问题之一是:你在阅读中遇到的最大路障是什么?学生的回答惊人一致--典故.有一个女生甚至写道:文绉绉的典故,不看注释不知道什么意思,读了注释不知道它要表达什么……  相似文献   

7.
[课题]音乐与场景[教学目的]1.让学生聆听和感受不同的音乐情绪。2.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模拟活动场景中有情感交流、生活的体验和创新的喜悦。[教学重点]感受音乐情绪[教学难点]如何让音乐走进自己的生活[教具准备]课件,录音机、磁带、命名纸板[教学年级]小学六年级[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学生随着欢快而极富现代感的爵士钢琴曲《献给爱丽丝》走进课堂,师生交流。  相似文献   

8.
师:同学们花了多少时间预习这篇课文? 生:(杂)几十分钟……一个小时左右…… 师:大家很辛苦,不过,当我们走进人物心灵时,再辛苦也是别有情趣的.同学们,读这篇文章,有什么感受、困惑、要求、建议?又有哪些发现?  相似文献   

9.
二、走进《三字经》——一个故事一句话1.师结合图片讲述仲尼师项橐的故事师:这么长的一个故事,其实可以缩成这样短短的一句话。(出示句子,指名读)引导学生把句子读得有味道一些。如:用上手势,把第一个字的读音拉长,再读慢一点……2.师生对读,逐渐引背师:知道这句话出自哪里吗?对,《三字经》。熟悉吗?谁来背一背?三、诵读《三字经》——一个主题一段话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对国民王权意识、奴才思想的深刻认识和无情批判。2.理解本文用假想虚拟、反证推理进行说理的方式,感受杂文寓庄于谐的情趣。3.品味生动、诙谐、犀利的语言。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幽默调侃的文字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把握否定王权意识和奴才思想的说理方式。1.诵读与品味。2.讨论与探究。一、诗歌导入,激发兴趣唐代的黄巢有首诗《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黄巢有朝一日为王后的梦想。著名现代作家聂绀弩先生也曾经作过一次“帝王梦”,让我们一起走进他…  相似文献   

11.
[思路] <咏雪>一文,篇幅不长,文字不深.但面对刚刚接触文言的七年级学生,我首先引导学生认真弄清文中词语句子的基本意思,把握文章的主旨.没有这一环节,教学很容易流于空泛.然后,我努力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我设计了评价文章内容的教学环节.最后,以文本为样本,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设计了"仿写"这一环节.  相似文献   

12.
《白莽作<孩儿塔)序》一文蕴藏着鲁迅先生复杂、浓烈而又跌宕的情感.鲁迅先生在文中的笔法极尽顿挫、吞吐、变化之能事,显示出极高的艺术魅力,同时给学生的阅读也带来了很大障碍.本课试图借助一些支架,如手稿与定稿的比较、原文与改文的比较、核心问题的推动等,使学生沉浸文本,走进先生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13.
李:刘亮程的散文是难读的散文,是读起来有点"隔"的散文,然而又不能不承认,是无比美的散文,是美得让人无法逼近无法抗拒的散文.如何引导学生走进刘亮程?我觉得这位老师选择的突破口非常好,"读出我们自己",这便是通向文本深处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4.
正教学目标:1.把握故事梗概,分析窦娥形象。2.理解窦娥悲惨命运不可改变,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教学重点:把握故事梗概,分析窦娥形象。教学难点:认识窦娥悲惨命运的必然性,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将带领大家梦回元朝,走进大都戏院,聆听中国十大悲剧之首、元杂剧——-《窦娥冤》。剧作家关汉卿,戏剧的女主角叫窦娥。窦娥,小字端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走进文本,培养阅读能力:强化语境观,理解语句,概括含义,把握观点;.理清文章思路,准确把握文章主旨。2.走出文本,提高语文素养:走近钱钟书,勤读书善思考;寓言个性化解读;寓言创作尝试。教学难点难点:理清思路,把握主旨。重点:强化语境观念,理解重要语句,把握作者观点。教学方法研读法:走出脱离文本、架空分析的误区。点拨法:使学生研读有法可依,避免盲目。教学思路一、激发阅读热情教师可先背诵钱钟书的一些名言,再引出其人,简要介绍。目的:激发学生对作者的兴趣以及阅读文章的热情,为课后阅读其作品创造氛围。二、感知文章基调学…  相似文献   

16.
正【阅读篇目】九年级上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大自然的乐章》中《秋天的雨》(张爱玲)、《雨的四季》(刘湛秋)。【教学目标】1.速读文章,概括语言特点;2.品读语言,赏析语言风格;3.学习写法,抒写心灵感悟。【教学过程】有人说,雨是天空的泪水,大海的叹息。而我觉得,雨更是诗歌的宠儿,情感的精灵。灵动的雨滴寄寓了人们太多的欢欣哀愁,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走进雨的世界,走进作者细腻敏感的内心  相似文献   

17.
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观照学生对语言素材的积累,更要带着他们深入文本,走进语言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体悟语言表达的精妙之处.具体方法有:提取信息,领会语言表达的独特性;比较阅读,感受语言表达的精准性;借力想象,感知语言表达的趣味性;分享交流,洞见语言表达的思想性.  相似文献   

18.
<正>一、教学目标1.读课文,把握文意。2.品细节,欣赏美景。3.看背景,感受情怀。二、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青山绿水多妩媚",山之磅礴,水之灵动,是自然的恩赐,也是我们内心世界的折光。置身于优美的山水之中,看山山有情,赏水水有意。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永州觅得了一处清幽之境,让我们随他一起走进《小石潭记》,看文章描绘了哪些优美的景物,看作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相似文献   

19.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标志,也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工程。依照这门课程的实施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活动前的指导,二是活动的实施阶段,三是活动成果的展示与评价。以下笔者结合小学三年级《走进树的王国》(冀教科所编)指导课的课例,探讨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课的一般教学环节。一、创设情景,揭示主题1.师:同学们,春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树木的枝条上一个个嫩绿的小芽已经争先恐后地钻了出来。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自己的家…  相似文献   

20.
《定风波》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的词作名篇之一,是其饱经忧患后依然笑对人生的生命智慧的佳构.本课以理清词人情感脉络为重点,着力让学生真切体悟苏子的生命智慧.本课抛开传统诗词解读范式,基于语文学习力进行深度教学,以增强学生自主探究、互动合作的意识.基于语文课程意识进行深度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言语智慧和言语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