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北宋西昆体诗人刘筠的《大酺赋》为大中祥符元年二月大酺而作,这篇赋用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的手法描绘了大酺仪式上的各种杂戏表演,既生动再现了当时仪式举行的盛况,也为研究宋代民俗提供了资料。通过该赋,可以窥见以刘筠为代表的宋代文人之心态迥异于前代赋家。宋代大酺多集中在宋真宗朝,而这次大酺程式较为完整,因而具有典型性,所以该赋有仪式价值。《大酺赋》除了言志抒情外,也有一定的宣教意义,由于其属于礼乐文学范畴,因此也能引发对礼乐文学功能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李小霞 《文教资料》2014,(15):52-53
赐酺是中国古代帝王推恩于天下,允许臣民宴饮以娱乐的特殊饮食活动。宋代是赐酺制度高速发展的时期,赐酺的原因多种多样、各不相同,主要有大赦改元、营建宫观、封禅祭祀及奉上尊号等原因。但在气候不适或者临近先皇忌辰的情况下则会酌情罢酺。无论是赐酺或是罢酺,均是宋统治者维护统治秩序、巩固统治根基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3.
杜审言的七律《大酺》是一首早期的七言律诗,确定其作年,对准确地了解七言律诗的发展演变过程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确定杜审言任洛阳丞的确切时间。本文经过深入的考察、排比,考定杜审言的七律《大酺》应当作于万岁通天元年(696)三月;也正是在这一年的年中,杜审言离开常州江阴,升任洛阳丞。  相似文献   

4.
宋代赐酺主要集中于真宗朝,通过君、民、臣三者共宴的政治形式,渲染着政治昌明、内外敦睦的盛世景象。活跃于特定政治场域之中的宋代赐酺,在预宴主体、礼乐内容、权责分工等方面皆呈现了不同以往的历史特点,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宋代较之前代在政治构成、制度建设及文化观念等方面发生的更易变化。赐酺在宋代的兴衰变化与政治发展密切相关,其在宋初中原内部一统、西北二边外患平息的历史背景下逐步兴盛,活跃于"天书封祀"运动始终,随着北宋中后期统治重心的转移而失去赖以存续的政治空间,最终消逝于历史长河之中。  相似文献   

5.
"数石"是汉代好酒量的标志,但当时的酒精含量不高,因此汉代饮酒者的酒量与今人相仿;酺最初是一种族群祭祀活动,在战国时期,演变为国家组织的宴饮庆祝活动,群聚宴饮是庆祝活动的主要项目,到了秦汉,并非所有的吉瑞之事都要行酺,酺只是一种具有或然性的举措,"酺"含义的变化反映了民间群聚宴饮的扩展。因聚众饮酒不仅耗费务农者的时间和钱物,还有可能引发人际纠纷,故有汉律禁止"无故群聚饮酒",但随着国家禁令出现了松弛,不得"无故饮酒"成为一纸空文。  相似文献   

6.
唐代的赐酺     
董芳 《文教资料》2010,(23):38-39
赐酺作为国家发生重大事件时的一项庆祝活动,不同于一般的朝廷宴饮,其享赐人群包括了部分百姓,简言之,就是政府请客。但其意义并不像统治者所预期的那样,而终究只是封建皇权本质的一种彰显。  相似文献   

7.
淮河流域的花鼓灯艺术历史悠久,个性突出,其喜庆、热烈的艺术风格已为越来越多的人青睐,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自花鼓灯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来,突出花鼓灯艺术喜庆、热烈的风格不仅成为保护和发展花鼓灯艺术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也成为彰显淮河文化个性,抵制文化趋同的有效方式。近年来,在国家级比赛中多次获奖的花鼓灯作品《鼓乡情韵》作为花鼓灯艺术经典,集中的体现了淮河沿岸人们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的文化传统、审美习惯,这个作品所取得的成就也见证了花鼓灯艺术喜庆、热烈风格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8.
连山壮族传统二月二节日被称为"独食节",其核心内容是家人团聚,庆祝开耕,并祈求耕作顺利,农业丰收。"独食"寓意着忌讳外人食用自家东西,以避免农作物受损害。近年兴起的新习俗表明节日内涵在悄然发生变化,节日逐渐突出了与众同乐的喜庆气氛,并与乔迁新居、消除禁忌等内容联系在一起。其传统习俗保留着纯朴的信仰观念与远古的仪式。新习俗旨在通过喜庆的氛围使禁忌得以消除。  相似文献   

9.
南县地花鼓起源于田间地头,产生于农人的生产生活,既与湘西、衡阳、邵阳之地花鼓相似,又融入了南县人独到的艺术创造和生活体验。其内容是"劳动者的田园歌";其语言"平白出诙谐、排比现喜庆";其歌舞"形式自由,粗中有细"。同时,也存在"重歌舞轻情节"、"思想内容浅俗"、"取材狭窄受众单一"等局限,制约了其更好地发展更广泛地流传。  相似文献   

10.
王喜庆先生是研究餐饮街区规划的专家,为推动区域餐饮街区建设升级做出重要贡献。通过介绍王喜庆先生"四维互动"理论提出的背景,阐述"四维互动"理论的内容,即建筑与游客互动、传统技艺与游客互动、食品与游客互动、街景与游客互动,指出该理论对餐饮街区建设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45年前的10月,在喜庆新中国诞生的锣鼓声中,《河北教育》创刊了。45年来,《河北教育》伴随着我省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充分发挥其宣传、指导功能,办刊质量逐年提高,刊载内容越来越受到广大读者欢迎,成为宣传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重要阵地,在促进、帮助广大中小学教师交流教学经验,推广各地教育改革成果,反映广大教职工心声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已经成为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和教师做好工作的重要依据。《河北  相似文献   

12.
李生兰 《早期教育》2007,(12):16-19
10月31日,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万圣节"(Halloween),也叫"鬼节"。随着时间的流逝,万圣节原有的鬼魂回故土寻求再生的内容逐渐淡化,喜庆、快乐的意味  相似文献   

13.
春节,也称元旦、元日、无辰、端日.它是我们民族的传统节日.从民俗社会学角度讲,中国民俗节日类型主要有五类,即农事、祭祀、纪念、庆贺、社交游乐节日.春节属庆贺节日,以喜庆为主题.作为民族庆贺的大节日,带有强烈的文化色彩.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凝聚的产物和象征.传统的春节,除祭祀神佛,祭奠祖先,主要是喜庆丰收,迎喜接福,合家团聚,大庆大贺,文化娱乐.其庆贺活动,除以户为单应,家家挂春联,放爆竹,拜年外,还伴有大规模的群众集会,如秧歌、龙灯、狮舞、高跷、花彭、花灯、花会、赛会等.这种大庆大贺的节日,为…  相似文献   

14.
学会放手     
近期学校要检查教室黑板报。上一期黑板报《欢度春节》是请美术老师策划的,内容是一串鞭炮、两个红灯笼,很喜庆。但这幅画的时效性太强,不适合再用了。  相似文献   

15.
餐饮思维是孕育餐饮智慧的前提。"熟悉的陌生"理念,是王喜庆先生多年餐饮从业经验的思维成果,是其理论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重要产物。通过分析以"熟悉的陌生"为代表的餐饮新思维的逻辑内涵,阐述"熟悉的陌生"理念的内容,从菜品制作、食境营造、运营方式等三个方面归纳"熟悉的陌生"理念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明式家具雕刻是我国雕刻艺术的集大成,就雕刻内容而言,山水人物、飞禽走兽、花卉虫鱼、博古器物、西洋纹样、喜庆吉祥等无所不包,丰富多彩,带有先秦及魏晋南北朝造像的遗风,雄浑而博大。  相似文献   

17.
校园内外     
贯彻十七大精神 推进老年大学又好又快发展兰州军区西安老战士大学近日举办了以歌颂党的丰功伟绩,抒发老战士豪情,喜庆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为主题的书画展,共展出作品352件。(鱼志清周德峰)  相似文献   

18.
闽南民间宗教舞蹈底蕴丰厚,历史悠久,影响遍及台湾、东南亚及海外华人世界,与生产劳动舞蹈、日常生活舞蹈、节日喜庆舞蹈等民间舞蹈形式相比,名目更繁多,形式更多样,内容更深厚,流布更宽广,但由于缺乏史料及被正统观念所边缘化,历来研究者寥寥.如何从现有的资料和至今尚活力四射的种类、节目中,发掘其历史文化内涵,承袭过程及衍化、变异轨迹,从而提出传承与保护其文化生态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丰宁剪纸纸风格细腻独特,取材十分广泛,并恰到好处地运用了象征、夸张等艺术手法,乡土气息很浓。其技巧分刻、剪两种,用于室内装饰和欣赏珍藏。其窗花由于象征喜庆,用于春节装饰,倍受群众喜爱。其艺术特色是以阳刻为主,阴刻为辅。构图以线为主、面为辅,富于变化,玲珑剔透,曲线流畅。内容多以花鸟虫鱼、民间传说、戏剧人物为主。这些年,又增加了彰显承德地区风貌的人文景观,如避暑山庄、外八庙等名胜景致,既可点染,也可单色,造型质补,雅俗共赏。  相似文献   

20.
《父母必读》2008,(2):132-133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因为它意味着喜庆、团圆和快乐。但是,偏偏会出现一些小问题,可能使好心情一下变坏。处理不当,还会变成大问题。怎么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