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蒯威 《辅导员》2016,(5):50-51
小学阶段写植物的课文不算多,像《广玉兰》《夹竹桃》这样的课文,一前一后放在一起,且都是出自名家的文章,读起来真是很过瘾。我们不妨把这两篇课文对比一番,或许会有新的发现。一、"相同"背后的秘密如果要梳理出这两篇课文的相同之处,可以列出一长串,主要有:两文都属于咏物散文,描写的对象都是"花",都写出了两种花与众不同的特点;从结构上看,两文的结尾都进行了总结,直接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  相似文献   

2.
古来写泰山之作甚多,而《雨中登泰山》独以“雨中”登临的“雨趣”为线,从“山”和“水”的关系着笔,由水势写出山势,写出泰山的“灵性”来。角度新,构思新,写法也新,确是游记中之佳作。这篇散文交替运用多种笔法,着重写了三幅水景,每一幅都从不同的水  相似文献   

3.
《萌芽报》社举办“我爱家乡的一片绿”作文比赛,要求写家乡的一种植物,或者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丛野花……要求写出这种植物的特点和作用。《槐树》是一位同学写的参赛作文。作者通过细致的描写和具体的例子写了槐树的古老,写出了干、枝、叶、花的特点以及它对人们的好处。请你们班也举办一次这样的作文比赛,按照《萌芽报》社的要求,每人写一篇参赛作文。  相似文献   

4.
《荀子》三十二篇中,"伪"字共四十二见,其涵义有三:一是读为"为",义为"行为"的,有两见。二是义为"诈伪"的,共五见。三是具有理性之"人为"义的,有三十五例。其中《性恶》篇最多,占了二十七例;其余《正论》篇有一例、《礼论》篇有五例、《正名》篇有两例。这种具有理性之"人为"义的"伪",先秦秦汉文献"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为《荀子》书所特有,是荀子作品的区别性特质之一。以此来看,如果《性恶》篇不是荀子的作品,否定荀子"伪"有理性"人为"义,那就得将《正论》《礼论》《正名》篇也排除出去。只要我们承认《正论》《礼论》《正名》篇为荀子所作,也得承认《性恶》篇属于荀子的作品。由此可见,那些以"莫须有"证据,否定《性恶》篇为荀子所作的说法是完全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5.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第三册第七组教材,由四篇课、一个复习、一次口语交际训练组成。《四季的脚步》以诗歌形式写出了一年四季的悄然变换及各自的景物特点;《我是什么》是一篇科普短,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水的不同形态及水与人的利弊关系;《清清的溪水》是一篇童话故事,叙述了水由清变黄,又由黄变清的过程;《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诗歌,写了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觉——用心写出一篇文从字顺、内容也不错的作文,却总觉得缺少悠长的韵味和动人心弦的力量。这是为什么呢?是作文缺少“灵性”。一篇文章选材好,立意好,结构安排合理,语言通顺叙述明白,再具有“灵性”,就好像人有了精神气质,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7.
老师们提倡"有意义"的作文学生A:一次,老师评讲作文《童年趣事》。我觉得这样的作文很有意思,可老师没讲几句就说:"要是能写出‘趣事’的意义,那就是一篇好作文了……"我一听,顿时没了兴致。童年时的我们光知道玩,哪懂得什么"意义"呀?学生B:平时写作文,老师既要我们写得真实,又要写出意义,作文中的对白必须是含义深  相似文献   

8.
朱自清的《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以其动人的描写打动了千万读者,他们的文章为什么有如此的魅力呢?关键是他们抓住了事物的特征,运用了恰当的表现手法,写出了真情,我们如何写出一篇优美的景物作文呢?  相似文献   

9.
去年寒假,我们向学生布置了一篇题为《一个革命故事给我的教育》的作文,要求学生阅读一本红色书籍,写出读后感。一位女同学却去读了小说《“强盗”的女儿》,写这篇作品具有“深刻的革命意义”,给了她“极大的教育”。幸好,我曾经读过这篇小说,也注意到《解放军文艺》和《少年文艺》上对这篇坏作品的批判,心中有了数。于是,就及时指出了她这篇读后  相似文献   

10.
习作内容:我们的生活中,有过许许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走夜路……一个个"第一次"就像一个个小脚印,印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以《难忘的"第一次"》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把"第一次"的经历写清楚,还要写出经历"第一次"获得的启示。习作指导:1.认真审题,紧扣关键词。这篇习作必须写"第一次"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文坛上,"进城"的小说大量涌现。荆永鸣的《白水羊头葫芦丝》写出了主人公马欢在城里遇到了生存上、精神上的多重困境。这篇小说与以往的进城故事相比有了新的内容,我们可以通过它触摸到新世纪的社会脉搏。  相似文献   

12.
唐朝阔先生的《晚晴晓韵》是继《西山苦吟》后又一部有份量的作品集,共收录诗词、对联300余篇,淳朴自然而又不乏灵性。  相似文献   

13.
最近看到《光明日报》上的一篇报道,题目意味深长,令人回味无穷--《安志顺:一生打遍各种鼓,唯一不打"退堂鼓"》。88岁的安志顺,将陕北硬汉的豪情担当和一辈子的生命体验全敲在鼓上,用鼓声讲述民间故事,传递人间喜怒哀乐,将原本单调的鼓乐演奏得有声色、有灵性、有情味。  相似文献   

14.
<正>为了劝年轻人研习《诗经》,孔子讲了读《诗经》的一大摞好处:"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有专家统计过,《诗经》305篇中有144篇505次提到植物,141篇492次提到动物。我知道历朝历代有不少人兀兀穷年取不同路径专门研究《诗经》中提到的植物、动物,做出了了不起的学问。由于自个  相似文献   

15.
正新课程把语文教学视为对学生个性、悟性和灵性的培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个性、悟性和灵性,就是具有独特体验的表现;没有独特体验,也就不会有学生的个性、悟性和灵性。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习作教学可以把学生教聪明,也可以把他们教愚笨。何去何从,取决于对学生的个性、悟性与灵性是培养、激发还是漠视、扼杀。我们做老师的往往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悟性与灵性,自己还不知其然。比如,面对学生的"我听到了花开的声音",老师不  相似文献   

16.
<正>笔者在开设"私家文学课"这一选修课期间,尝试着举办了一次朴素的"经典推荐会"。因为是第一次,为了降低难度,同时也为了做好示范,就给学生介绍了《牡丹的拒绝》《狗这一辈子》《怀念萧珊》等十篇散文,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篇文章进行赏读,然后写一段推荐词。让笔者感到比较兴奋的是,这样一种稍微花了点心思的尝试,我们的学生就写出了很多精彩的文字。有一个学生写了关于张抗抗《牡丹的拒绝》的推荐词,其中这样写道:  相似文献   

17.
回顾反思回顾过去,我们常常采用的作文教学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种:第一种:单元作文教学法。即按教材后面的"写作、口语交际"部分中的要求,进行单元作文教学。以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第二册为例,包括:第一单元《写出人物的个性》、第二单元《写出事件的波澜》、第三单元《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第四单元《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第五单元《自由写作实践》,教师按部就班地分别要求学生写记叙文、说明文……学生写完之后,教师照例批改;批改之后,照例选择几篇优秀的文章作为范文全班宣读,然后算是完成了作文教学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阅读指向标】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祖国的大好河山"为主题,用古诗词、散文游记等多样化的文章体裁,描绘了祖国那令人神往的山水景观。在这几篇课文中,作者都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写出了自己眼中景物的特点。抓住景物特点,写出景色之美,也是我们这一单元要学习的一种写作方法。诗歌《独坐敬亭山》中,李白抓住了一个"独"——鸟尽、云去、山看,还有孤独的"我",将这座山的"独"  相似文献   

19.
对于《济南的冬天》这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散文,付老师从"温晴又温情的天气"和"灵气又灵性的语言"两个方面进行了解读."温晴""温情"抓住了济南冬天的外在特征和内在情意,由表及里,由浅而深;"灵气""灵性"则概括了老舍生动细腻、用词讲究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20.
《燕都晨报》2013年6月8日A07版刊登了一篇题为《为王中原〈赏景不忘求疵〉一文叫好》的反馈文章,对该报此前刊发的王中原《赏景不忘求疵》一文极尽褒扬。其中有句云:"王中原老先生……回来写出《赏景不忘求疵》一文,以示具体而微的‘匹夫有责’。"笔者以为,这个"具体而微"属于误用。"具体而微",语出《孟子·公孙丑上》:"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赵歧注:"体者,四肢股肱也……具体者,四肢皆具。微,小也。"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