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现在使用的标点符号,是从国外引进的,到现在还不足100年。最早采用新式标点的杂志是《新青年》。该刊在1918年5月号上.除了全部改用白活文外,还采用新式标点,造成很大影响。倡导新式标点的人,首推陈望道。他在1918年5月,用文言文写了《标点之革新》一文,发表在《文艺》杂志第3卷上。不久,他又写了《新式标点的用法》,发表于1919年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  相似文献   

2.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2年第6期《<全宋文>所收碑志文补遗七篇》一文,从《石刻史料新编》辑出《全宋文》漏收之碑志文七篇,用现代通行简化字迻录,并标点和简析碑志文所涉相关信息,为文史等研究提供了便利,值得充分肯定。但录文中有文字的错、衍、脱等问题,特别是断句标点存在多处失误,导致文献信息失真,极大影响材料的科学利用。本文对照拓片或碑志原文,按文意理解、文字释读、文句表达规律和古代文化礼制四方面分类校正并简析其中的标点错误,以供学界使用时参考。最后总结正确标点碑志文的一般方法,为以后科学著录碑刻文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要正确标点《左传》的语句,首先要正确理解其句读。古今注释和标点《左传》的著作不少,但对传文的句读和标点不完全一致。除了一些见仁见智的区别外,有些分岐涉及对传文的是否正确理解。自然,也有句读对了因未弄清句子的性质或其他原因而误用标点。茲不揣冒昧,按传文的顺序把我所认为值得商榷的语句逐一列出,并加正确的标点,然后在每条下面具体指出为什么有些标点是错误的,并分析致误之由。其中有个别语句是古今一贯错读因而标点错了的;有的是前人正确理解后人反而弄错的;也有前人弄错了经后人指出改正反而被现代人认为改错了的。情况不完全一样,但所涉及的问题都是关键性的而不是无关宏旨的。  相似文献   

4.
继《语文知识》2005年4期《标点误用三例》一文指出人教社新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的三处标点误用之后,笔者也发现了几处有待商榷的标点。  相似文献   

5.
《语文知识》1998年第7期封四登载了薛志芳《<吴门桥>中一处标点错误》一文。文中对初中语文第三册《吴门桥》中开头一句的标点进行了分析、更正。文章认为,《吴门桥》原文中所列举的几类桥不是按同一标准划分的,因而用逗号将它们连接有逻辑混乱之嫌。文章对  相似文献   

6.
韩愈《马说》末两句的标点,似乎是被我们忽略了。初中教材是这样标点的:“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  相似文献   

7.
郭沫若先生曾经在《正标点》一文中这样评价标点符号:"标点之于言文有同等的重要,甚至有时还在其上。言文而无标点,在现今是等于人而无眉目。"还说:"标点不正,则言不顺;文不正,则事不成。"这些话可谓一针见血,"言文"的意思就是文字、文章。  相似文献   

8.
由林虞生先生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明遗民顾复的品评书画著作《平生壮观》对书画史研究贡献甚大,然其中误失如脱文、衍文、倒文、未能正原书讹误、未能据相关材料补出阙文、误用标点等校勘和标点的失误等现象亦复不少,本文隅举了上述问题并略作辨说。  相似文献   

9.
由林虞生先生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明遗民顾复的品评书画著作《平生壮观》对书画史研究贡献甚大,然其中误失如脱文、衍文、倒文、未能正原书讹误、未能据相关材料补出阙文、误用标点等校勘和标点的失误等现象亦复不少,本文隅举了上述问题并略作辨说。  相似文献   

10.
《史记·孔子世家》中有这样一段: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观殷夏所损益,曰:“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故《书传》、《礼记》自孔氏。(标点均照录中华书局标点本《史记》)最后一句话,诸家标点有异:故《书》传、《礼记》自孔氏。———曾贻芬、崔文印著《中国历史文献学史述要》4页“追迹三代之礼……《礼》记自孔氏。”——…  相似文献   

11.
一 杨振宁先生所写的《邓稼先》一文(载1995年8月21日的《人民日报》),曾被选做教材,但令人遗憾的是文中误用标点之处甚多,这里仅举两例。  相似文献   

12.
赵红 《家教指南》2003,(4):92-94
伏俊连先生《敦煌赋校注》为敦煌赋校注之集大成者,但部分录文、标点、考释方面仍有可讨论之处,本文试以补校。  相似文献   

13.
《中国青年报》2005年12月19日第5版刊登了《布什:事关国家安全监听将会继续》一文,其中“国会议员:布什不是国王”一小节有多处标点误用。笔者不揣冒昧,提出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4.
读了贵刊2004年第6期刊登的朱育钦、欧阳固全两位老师的《此处两个标点运用欠妥》一文,笔者认为两位老师的观点不够正确。  相似文献   

15.
最早采用新式标点的杂志是《新青年》,该刊在1918年5月号上,除了全部改用白话文外,还采用新式标点,造成很大影响。倡导新式标点的人首推陈望道。他曾用文言文写了《标点文革新》及《新式标点的用法》。另外,  相似文献   

16.
本文指出了《战国策》的一处标点错误、《汉语大词典》的一处释义和举例错误、《论语》的一处标点错误,并分析了致误的原因,意在提醒人们要高度重视古书中的省略现象,避免误点误注。  相似文献   

17.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标点整理本《康熙字典》,在篆文安排体例上存在一些问题.究其原因,在于编者误将"篆文""、小篆"视作内涵相同的一组概念,忽视了《说文》中的篆文和《康熙字典》中的字头、隶定古文之间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8.
读过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的人。一定都不会忘记其中的一个句子:“原来如此!……”此句仅仅四个字,不但单独成段,而且连用了两个标点,一个感叹号,一个省略号,如此安排,如此使用标点,作用何在?仔细品味,不难发现,此句言虽简意却丰。  相似文献   

19.
我们现在使用的标点符号,是从国外引进的,到现在还不足100年。最早采用新式标点的杂志是《新青年》。该刊在1918年5月号上,除了全部改用白话文外,还采用了新式标点,造成很大影响。倡导新式标点的人,首推陈望道。他自1918年始撰文《标点之革新》、《新式标点的用法》等,为新式标  相似文献   

20.
《桃花扇》在民国间除刻本外,还有更多其他形式的版本,可以分为无标点本和标点本,标点本在断句时多使用新式标点符号。《桃花扇》民国间的版本多数载录了刻本中的序跋、题辞和孔尚任所作的《小引》等多篇文字,绝大多数载录了刻本中的批语。这些版本尤其是标点整理本促进了《桃花扇》在当时的流传和接受,促进了当时对于该剧的评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