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疑庵诗>十四卷,诗作既夥,思想内容丰富多彩、艺术风格摇曳善变.因而在诗歌流派众多的近代诗坛,许承尧究属何派,学界观点不一,或谓属于诗界革命派,或谓与南社更为接近,但都似欠妥.其诗既兼收并蓄、熔铸各派,又匠心独造、自成一统;其人则不为任何诗派所牢笼,是卓然自立的诗人.  相似文献   

2.
《郑志》是郑玄"门生相与撰玄答诸弟子问五经"的著作。其中通过对与《诗》相关问题的回答,体现了郑玄对于诗的一些基本观点,彰显了其独特的诗学观,对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论宋荦的诗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荦为清初“雪苑六子”之一,康熙中开府江南,与王士禛主持南北风雅,声名卓著。宋荦的诗学观较集中地反映在《漫堂说诗》中,其论诗追源溯流,与明末清初反思复古的思潮相一致。历来论者多认为宋荦为宗宋一派,事实上宋荦兼采唐宋,而以唐人为旨归,“宋诗派”之说未为笃论。宋荦上承严羽“妙悟”说,昌言“悟诗”说,与王士禛之“神韵”说同出一源,对清初诗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清代闽人梁章钜《退庵随笔》中“学诗“二卷是其晚年诗学观的总结,在修正清代各大诗学主张的基础上,梁氏兼采众长,注重学养,风骚并举,表现出对诗教传统的回归,并总结了诗歌创作的一些基本经验,给予后学者一定的理论指导,体现了清代学者理性求实的经世精神。  相似文献   

5.
孔子的《诗经》诗学观,集中反映在《论语》之中。孔子对《诗经》整理、选删的思想原则标准、对《诗经》外交政务交际功能、对《诗经》诸种教化功能,都有着十分精辟的论述。我们应当历史地、全面地、准确地学习、研究和把握孔子《诗经》诗学观,并使之传承光大。  相似文献   

6.
魏禧主要以散文名世,他的诗学观和诗歌创作长期被人忽视。作为清初遗民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诗学观和诗歌创作都具有鲜明的遗民特色,影响较大。深入探讨魏禧的诗学观和诗歌创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清初遗民诗歌的审美特质和意义价值。  相似文献   

7.
学界谈论赵翼、袁枚,多注重二人的相同点,对其诗学观之不同,则少有探究.本文从二人在诗歌创作的性情、才思、养气三方面,探究其不同.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萧统《文选》所选诗歌的简要分析,阐述了萧统《文选》选诗的情采观、功利观和诗体观。  相似文献   

9.
10.
文天祥诗学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所以发性情之和”是文天祥的诗歌本体观 ,其诗歌功能观是发展变化的 ,对言志抒情、讽谕教化和审美愉悦功能在前、后期各有所侧重。文天祥重视诗人学养 ,也强调生活经历、社会实践对诗歌创作的重要意义。推崇古诗、倡导古风和注重内容、大处着眼 ,是文天祥诗歌品评观的两个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新诗发展至今只有百年的历史,其间又走了许多弯路,但是,它凝聚了几代思想者和文学巨匠们的艰苦探索。特别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新诗创作及理论探索,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启示。朱自清就是其中一位突出的代表。他主张“诗是跟着时代,又领着时代的”;“新诗运动从诗体解放入手”;“诗要有深美的思想做血肉”等新诗评论及理论研究,这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新诗理论建设,还是对新诗创作和发展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古典诗词在流行歌曲歌词中的运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以歌手许嵩的专辑中的歌词为文本,整理和分析许嵩的歌词对古典诗词的借鉴、典故的化用、意象的使用以及意境的营造,理出现代流行歌曲与中国古典诗词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现代歌曲对古典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不仅有利于现代流行歌曲的发展,同时也使我国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3.
古人早有白话诗,唐宋词及元曲已不乏白话诗,明清歌谣已多白话诗、自由诗,学堂乐歌的歌词有的已是新诗,19世纪下半叶以来译诗已有白话诗,南社诗人已有白话诗、自由诗。胡适的历史功绩仅仅在于打出了“白话诗”的旗帜,他拿不出白话诗的典范之作。五四时期如果不是由胡适来作“鞋样上总还是带着缠脚时代的血腥气”的《尝试集》,而是直接从中国历代白话诗歌的创作及翻译中,精选一部《中国白话诗集》,集中展示一批成熟的、不乏经典意味的白话诗佳作,那对于现代新诗的启迪和示范作用一定会好得多,对于迅速奠定新诗的地位,昭示新诗的方向,一定会有效得多,中国新诗也会因此少走许多弯路。  相似文献   

14.
翻译是一个认知过程,是一个原型范畴,翻译是对源语语篇和译语语篇进行原型分析进而确定最佳译文的过程。诗歌翻译作为文学翻译的一种,也应该从原型理论视角进行分析,从而使译者采取正确的翻译方法,再现原文的神韵。  相似文献   

15.
《金刚经》是一部中国佛教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经典,所蕴含的丰富的佛学理论和哲学思想,对中国文化以及哲学思想、尤其是诗学理论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徐献忠和胡缵宗都以盛唐为中心看诗歌的变化发展。徐献忠从“感遇之情异”确立“声诗之变”的缘由,而“旨趣盛唐,,时,不“忘研穷之过”,是他对唐诗演变规律的理性把握。胡缵宗的唐诗风雅观所包含的“诗变”意识也是十分明显的,他的唐诗“感格”论,以对“生命格调”和“时代格调”的整合深入了明代对“诗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周诗岩 《宜宾学院学报》2010,10(3):110-112,125
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给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策略,即必须把译者放到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去研究当时的规范在社会和文化方面是怎样约束译者的行动的,从而给予译者以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周流溪译诗语言精练、流畅、音乐性强。他对译诗有许多经验总结。周流溪认为,译诗是一种“再创造”,译诗须态度严肃认真,译诗须与研究相结合,译诗须善于把握标准。周流溪的译诗理论与实践对翻译工作者,尤其是对译诗者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穆木天的文学生涯中有两次重要的转变:一是从浪漫主义转向象征主义;二是在20世纪30年代初由象征主义走向现实主义。这就造成穆木天诗歌前后迥然不同的艺术风格。然而就穆木天前期的诗歌创作与诗观而言,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错位,一方面体现在前者与后者相悖离的差异性;另一方面表现为前者之于后者的一种不和谐节拍。  相似文献   

20.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追求至纯至美的诗人。本文从真纯美和格律美两大特征谈论徐志摩对诗美的追求,他诗艺的创格,为新诗运动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也体现了新诗开始成熟地把目光转向诗艺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