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舆论对于司法审判的影响已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一方面其有利于预防司法审判不公促进判决结果公开透明,另一方面会干扰司法独立,妨碍司法公正。阐述了网络舆论对司法审判的积极影响及其消极影响,通过分析网络舆论对司法审判的消极影响的原因提出了一些建议,引进"协商型司法正义"理念,建立和完善司法舆论网络监管条例;促进法官理性地面对网络舆论;建立网络舆论与司法审判的沟通机制;加强网民法律素质和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2.
庭审网络直播作为司法公开需求与网络新媒体深度融合的产物,通过线上线下同步播送庭审过程,让公众参与司法建设,由此实现从传统旁听庭审的“现场正义”到网络“可视正义”的转变。经实证分析,目前国内庭审网络直播的整体运作日渐成熟,但也存在隐私泄露、行政倾向严重、直播信息公开有限等问题。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庭审网络直播制度,有效厘清庭审公开中的诉讼权利与社会公众对司法知情权之间的关系,建构审批程序司法化,同时对如何理解并准确适用庭审网络直播受案范围作出类型化分析。在庭审公开原则基础上,注重庭审网络直播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以实现司法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在司法运作过程中,有效吸收网络主流民意已成为实现司法裁判的社会可接受性的理性选择。有效吸收网络主流民意是现代司法有效运作的内在要求、司法理性生成的保障和司法机关抗拒其他权力机关不当干预的制度屏障。然而,司法运作如何吸收网络主流民意却存在法律价值和社会事实间的冲突与矛盾。采取陪审制这种传统的公众司法参与方式在网络环境下已经难以有效解决如何有效吸收主流民意这一难题,因此,司法运作进程中的网络主流民意吸收机制需要采取科学化的制度逻辑构造,通过构建司法参与主体间良性互动的运作机制、法意与网络主流民意的理性博弈机制及网络主流民意有序进入司法运作中的机制,才能在司法运作过程中有效认知和判断网络主流民意,最终实现司法裁判的社会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4.
公众舆论对于政党及政府获取政治权威及执政合法性地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政府进行政治治理及政策调整的重要依据。本文指出,公众舆论影响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与化解,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公众舆论主体呈现群体极化倾向和从众化特征,舆论客体呈现相对集中化特征。理性公众舆论具有信号灯预警功能和监督机制功能,有助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防范与化解。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理性公众舆论的建构可以通过三个方面的措施实现:健全网络管理制度,净化网络环境,提升公众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建构文化精英舆论引导,社会公众话语主导模式;加强舆论监督,建立政府、媒介与理性公众舆论三者健全的结合机制与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5.
药家鑫案中被告人的行为挑战了社会道德底线,激怒了社会公众,而受案法院在公众情绪化的影响下作出一个情绪化的司法裁判。公众情绪化的行为对我国司法进程与结果产生影响难以避免,但应当划清公众道德评判与司法独立的边界,让司法民主制度化并建立在司法理性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6.
公众舆论监督特别是新闻媒体监督是落实“公开审判”制度的具体体现,是促进司法公正的最终保证,也反映了社会的明与开放。但目前尚存在着诸如舆论对司法权监督参与力度不够,同时论监督上不规范,对个案监督上有干涉司法独立之嫌等缺陷。为此提出正确处理新闻监督与司法独立之间的关系以促进司法公正的几方面思考:一是坚持新闻监督自由的原则;二是正确把握新闻舆论监督司法的界限;三是关键要实现司法的真正独立抑或司法自治。  相似文献   

7.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职能。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程的加快,舆论监督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新闻舆论与司法活动的关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无疑新闻舆论监督对于实现司法公正,增强司法活动的公开性、透明度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媒体的“过度监督”所造成的后果也同样不容忽视。究竟该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成为我们所面临的又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企业违规碳排放网络舆论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推动中国“双碳”目标的早日实现,基于前景理论,构建了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针对违规碳排放网络舆论监督三方演化博弈模型,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和Vensim软件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心理效应会对主体在违规碳排放事件发生后的行为策略选择产生较大影响;增大对企业瞒报造假行为的惩罚力度,有利于企业如实公布违规碳排放信息;增加公众参与舆论监督的感知收益与降低公众选择造谣歪曲事实的概率有利于促进公众参与舆论监督,而公众参与网络舆论监督又有利于促进政府积极回应社会的关注,促使企业如实公布违规碳排放信息。建议提升对公众参与舆论监督的激励,同时需重点关注谣言的管控,增大对企业瞒报造假行为的处罚力度,并且关注其心理效应。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深入发展和公众参与意识的增强,大量通过媒体报道经由网络媒介传播走进公众视野的案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吴英案是网络民意影响司法裁判的一个鲜活范本。司法独立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前提,但这并不等于说司法裁判不需要民众监督。如何理性引导网络民意?要走出困境就需要通过制度框架构建民意导入机制,使其在法律适用中发挥恰当作用,确保公正司法裁判。  相似文献   

10.
对司法行为实施有效监督是遏制司法腐败、防止司法审判权滥用的需要。影响面宽泛的新闻舆论以其时效性、灵活性和多视角性之特质而成为人们行使监督权的重要途径。文章就司法过程中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属性、价值效应和实现模式等问题进行阐述,在分析我国新闻舆论监督司法行为的机制障碍后,笔者还提出了如何完善的理论思路  相似文献   

11.
网络舆论危机的治理范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舆论危机,具有影响广泛、危害严重两大特点.网络舆论危机的治理思路应遵循价值一组织一制度的分析框架,培育政府-社会-公民的多元治理范式.这种治理既包括正式的制度设计、信息公开、政府上网、舆论引导、重建信任等政府应对措施,也包括公众理性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2.
网络舆情与司法公正的冲突,具体表现为:网络舆情的非理性与司法理性、网络舆情的道德性和司法活动法律性、网络舆情的自由性与司法独立性之间的冲突。只有在健全相关网络法律法规,完善司法制度、确保司法理性,提升公众网络媒介素养,规范网络舆论行为等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网络舆情与司法公正的真正平衡及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3.
在信息传递日益便利的今天,舆论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对立法、司法、执法的监督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舆论监督对实现司法公正,增强司法活动的公开性、透明度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有些时候,舆论监督影响了司法公正,由此造成的后果同样也不容忽视。如何发挥舆论的积极作用而尽量限制其消极作用,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新闻媒体作为社会公共资源,凭借自身特有的优势,在短时间内可以形成强大的"舆论风潮",甚至僭越司法职能展开声势浩大的"舆论审判"与舆论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审判"与舆论监督有效途径包括建立新闻监察制、构建报网互动制、开辟"舆论监督"版、设置电视沟通栏等。"舆论审判"与舆论监督具有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引领舆论方向、彰显社会正义、扩大知情权、提升舆论力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信息传递日益便利的今天,舆论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对立法、司法、执法的监督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舆论监督对实现司法公正,增强司法活动的公开性、透明度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有些时候,舆论监督影响了司法公正,由此造成的后果同样也不容忽视.如何发挥舆论的积极作用而尽量限制其消极作用,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新闻媒体作为社会公共资源,凭借自身特有的优势,在短时间内可以形成强大的"舆论风潮",甚至僭越司法职能展开声势浩大的"舆论审判"与舆论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审判"与舆论监督有效途径包括建立新闻监察制、构建报网互动制、开辟"舆论监督"版、设置电视沟通栏等。"舆论审判"与舆论监督具有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引领舆论方向、彰显社会正义、扩大知情权、提升舆论力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舆论在社会舆论形成和传播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已成为公众表达民情民意、讨论公共事务、参与经济活动、进行舆论监督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平台,但是它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文章阐述了网络舆论的积极和消极方面的影响,分析了当前网络舆论的严峻形势,提出了对网络舆论进行有效引导控制的相应对...  相似文献   

18.
网络舆论危机的治理范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正处在矛盾凸显的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不和谐因素的大量存在使得危机爆发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网络舆论危机又称为网络舆论引发的行政危机、网络技术条件下的传统行政危机或网络民主环境下的传统行政危机.网络舆论危机与突发公共事件不同,集中呈现出影响广泛、危害严重两大特点。网络技术条件下行政危机的治理思路应遵循价值-组织-制度的分析框架,培育政府-社会-公民的多元治理。这种治理既包括正式的制度设计、信息公开、政府上网、舆论引导、重建信任等政府应对措施,也包括公众理性政治参与和社会参与。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舆论在社会舆论形成和传播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已成为公众表达民情民意、讨论公共事务、参与经济活动、进行舆论监督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平台,但是它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文章阐述了网络舆论的积极和消极方面的影响,分析了当前网络舆论的严峻形势,提出了对网络舆论进行有效引导控制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郭德刚事件由公众人物与媒体之间的司法纠纷演变成一场有关公共道德和社会风气的大讨论。传统媒体在事件中大都持批评郭德刚的立场,网络舆论则经历了由"倒郭"到"挺郭"的转变,造成传统媒体和网民立场差异的根源是公众对传统媒体舆论监督的越位及公权力介入公共讨论的不满,以及网络舆论的"反沉默螺旋"效应。郭德刚事件凸显了权力与公众冲突时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角色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