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一事一议”类文章,就是指针对某一事件提出观点、发表议论的议论文。正因为它具有“即事说理,有感而发”的特点,因此学写议论文一般都从它起步。“一事一议”类文章要求先叙事后说理,叙事是说理的由头,为说理服务;说理要从所叙之事开始,做到以理服人。写作“一事一议”类文章,要把握以下三点:一、据事提炼观点谈看法、说观点的文章,具有“由叙生议”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动笔写作之前要从事例或材料中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并且用一句话表述出来,这便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根据事例提炼观点,要透过事物表象发现其本质,通过事件的个性寻找存…  相似文献   

2.
练习七课题一事一议短论加工之四(辩证思维训练) 要求认真阅读习作提要《过马路》,仔细推敲它的说理部分,议一议如何将理说得更深入更透辟一点。指导要点 (1) 指导思想。除了“真”和“切”,说理还应努力说透,就是将包孕在事物中的理尽可能充分地、透彻地阐发出来。从观察的角度说,应使自己的眼光不停留在现象上,不以看到的那一些外在的特征为满足,从写文章的角度说,应避免就事论事,议论浮在事物的表面,而要尽可能地深入一步,因事论  相似文献   

3.
要拥有“十减一”的智慧,需要有开阔的视野,需要一个观察事物的多角度。唯物辩证法告诉人们:事物是一分为二的,看事物不仅要看到它的一面,还要看到另一面,甚至多面。看清一个事物,得从不同角度来看:看正面,还要看反面;看现象,还要看本质;看现在,还要看历史;看这种条件下的表现,还要看那种条件下的表现……这样,才能把一个事物看透,避免片面性。同样的道理,写话题作文,对一个事物进行议论时,也应从不同角度议论,才能议深议透。  相似文献   

4.
<正>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习作单元,人文主题是“介绍事物”,语文要素是“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单元选文皆为说明性文章,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五年级学生阅读说明性文章,往往更关注文中事物的特点,而忽略作者是如何把事物的特点“说明白”的。课堂教学以“说得明白”作为单元学习主题,聚焦说明性文章文体特点,引导学生把握说明性文章的语言特点,学习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个事物介绍得清楚、明白。  相似文献   

5.
给中学生讲哲学课,要抓住每个问题的中心论点,运用主要论据,结合一些具体事物,有效地开展师生“双边”活动,分析研究。这样可使学生对中心论点理解得比较深透。我们讲“规律的客观性”这个问题,先从学生最熟悉的“水”这个具体事物来分析研究,逐步引入。“水向低处流”,这是普通的常识,也是学生非常清楚的一个原理。教师问:“水能不能向高处流?”学生都说:“不能,它一定要向低处流的。”“好,那么这就是它本身  相似文献   

6.
议论文以“议”为主,“议”什么?最基本、最常见的就是六个字——为什么,怎么样。提出中心论点之后,首先总得议一议“为什么这样说”,这是分析问题;别人信服了你的观点,然后就可以议一议“怎么样做”,这是解决问题。许多议论文论述的就是这六个字。比如鲁迅的(拿来主义)是一篇效复杂的议论文(杂文),其实归纳一下,通篇也就是论述了“为什么”和“怎么样”。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因为“闭关主义”不行,“送去主义”不行,等着“送来”也不行。怎么样实行*来主义?占有,挑选;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三个数字的警告)(…  相似文献   

7.
今年高考作文试卷,存在着以下几种情况: 一、内容沾边,离“文”较远这一类文章写了各种各样的内容,但大多未抓到点子上。如:要懂得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做任何事都要手眼一致;凡事要量力,应扬长避短;勤奋使人进步,虚心才能勤奋:处事马虎就不能有所成就等等,这些内容似乎都可以与《画蛋》一文沾上边。如果离开本题,叙议妥贴,似也可自成一说;但《画蛋》主要是强调基本功的重要,因此,上述内容没有抓住文章的主  相似文献   

8.
说明在说明事物时必须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不能杂乱无章,言之无序,否则让人觉得不知所云或不能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征。要做到条理清楚,必须安排好章的结构和顺序。开头总说,中间分步解说,结尾再加以归纳,是说明结构的基本模式,简称“总——分一总”式。  相似文献   

9.
【能力定位】写说明文既要言之有物 ,还要言之有序。有物 ,是说有内容 ;有序 ,是说有条理 ,如果“说”得杂乱 ,“说”得无序 ,那么 ,别人对所介绍的事物还是不清楚、不明白 ,就谈不上获得了什么知识。安排好说明顺序 ,就是要根据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本身条理和人们认识事物的习惯 ,考虑好哪些内容说明在先 ,哪些内容说明在后 ,恰当地组织成篇的过程。【要点阐释】安排说明的顺序 ,从外部形态说 ,属于安排文章结构层次 ;从内部形态说 ,属于组织内容的逻辑思维 ,也就是作者构思的体现 ,二者的巧妙结合和体现 ,在说明文中就叫安排说明顺序。常见的…  相似文献   

10.
大纲指出:“作文要做到观察、思维、表达密切结合。”为此,要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教师得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事物的能力。由于受年龄特点限制,尽管学生们在生活中随时接触各种各样的事物,但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更不懂得如何去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积累素材。因此他们平时接触到的许多事物在脑海中不能留下深刻的表象,作文时就无话可写或写不具体。如果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运用投影或电视录像辅助学生作文,就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观察事物,使他们做到观之有法、察之有序,能激发起他们的兴趣和情感。最后,学…  相似文献   

11.
①田亮:好像一下子做了很错的事(《南方周末》2005年1月20日B11版)“很”是程度副词,常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但并非所有的动词和形容词都能受“很”修饰。例如可以说“很讲究”“很讨厌”,不能说“很讨论”“很发表”;可以说“你说得很对”,不能说“你说得很错”。应当把“很错的事”改为“大错事”。  相似文献   

12.
提供材料的限制性作文,一般要求自己拟题。拟定的题目既不能超出提供材料的范围,又要体现文章的基本观点。因此,自拟题目也是对学生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的测试。就学生的写作现状来看,多数学生拟题能力较差,题目定得不好。有的题目定得太大,写起来老虎吃天——无从下口;有的题目定得太片面,写起来易走极端。失之偏颇。在议论文的写作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在供料作文时拟题的能力? 首先,我利用大量议论文的题目,让学生熟悉议论文题目的语言标志,如:“赞”、“论”、“议”、“评”、“辨”、“驳”、“说”、“谈”、“解”、“释”、“析”、“从……  相似文献   

13.
初三语文第六册第六、七单元共选编八篇文言文。学习时,同学们除注重字、词、句的对译,文章的思想意义、写作技巧等基本内容外,尤其要抓住以下几个知识点: 一、关于“说”和“表” “说”是古代文体名,近似于现代文体中的杂文,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其内容上大多是一事一议,即借某事或某现象表达作者的见解;形式上则表现为叙议结合,叙是议的基础,议是核心。例如《捕蛇者说》一文,作者借蒋氏捕蛇一事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文言文中,第三人称代词多用“伊”或“他”字,但却没有性别之分。也就是说,在新文化运动之前,“他”字兼称男性、女性及一切事物;而“伊”字到了新文化运动前后,逐渐成为了女性第三人称的专用。但今天我们所用的女性第三人称代词却是“她”而非“伊”。那“她”究竟是何时出现,并逐渐成为女性第三人称代词的呢?要回答这一问题,还得从新文化运动说起。新文化运动提倡文学革命,倡导白话文,故语言文字方面的许多工作亟待解决。就说这个“他”字,涵义过于笼统,不能适应新文学需要。时任北大教授的刘半农先生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并主张…  相似文献   

15.
类比法是根据两个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或相似,而推出它们其它属性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推理方法,它是一种重要的逻辑推理方法.在物理学习中,有些概念很抽象,同学们难以理解.为了把要表述的物理问题说得清楚明白,往往用具体的、有形的、人们所熟悉的事物来类比说明那些抽象的、无形的、陌生的事物.这些搭桥引渡,有效地诱发同学们的思维活动获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下面就初三同学在学习《电路初探》一章中所涉及的“类比法”做一个介绍.一、学习电压时,用水压类比电压首先,同学们要认真分析图1,说明水压是形成水流的原因,电压是形成电…  相似文献   

16.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外部,而在事物的内部;外因是条件,内因是依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以这个观点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就是要:启发学生思维,指导学生学习,为学生创设一个“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  相似文献   

17.
一、以朗读为中心,启发学生想象。高尔基说:“想象可以说是一种甚至能给予自然的自发现象和事物,以人的性质、感想和意图的能力。”在方式上,可以边读边想,边读边议,读一读,想一想,师生议一议,老师讲一讲,再读一读。这样反复递进,以期融会贯通。想象是艺术作品中主要思维形式。作者以形象语言,描述景物,抒发感情,揭示情操。读者要通过语言,加以想象,想象为接近于作者所着意描述的景物。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  相似文献   

18.
在诗歌的审美范畴中,“含蓄”美历来为诗人所珍视,它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宝贵传统。要创造“含蓄”美,达到迷离恍惚的境界,诗人们通常采用的几种主要艺术手法是隐喻、暗示和象征。这几种手法的共同特点是:用一物去“影射”另一物;诗中景物或其他事物的形象只是诗人心中事物或情感的对应物(或说“影射  相似文献   

19.
<正>九、本质分析一篇文章,如果不仅能帮助人们认识某种事物或某些事物的具体情形,而且还能告诉人们该事物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根本原因,那么,就应该说这是篇高质量的文章。如果一篇文章只停留于记录或罗列现象,而不去说明和解释现象;只限于帮助人们“知其然”,而不能帮助人们“知其所以然”,那它就不能被看作是高质量的。因为决定文章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是否揭示出事物的本质,能否给人以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说明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体。“说”即对某事物的性质、特点、内容、成因、功用等加以解说;“明”即在解说时要有条理、清楚、完整的交代。“说”是手段,“明”是要达到的目的。说明事物特点和阐明事理是说明的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