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固原地处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交汇之地,为道教在固原的生成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崆峒山早期道教是固原道教文化生成的源头;朝那湫,是固原秦汉时期道教文化发展的渊薮;考古发掘再现了南北朝时期的固原道教文化的状况;元代固原道教在兴盛的同时融进了神秘色彩;明代道教文化是固原历史上宗教最为兴盛的时期;清代后期,由于战乱和地震等自然灾害,道教文化建筑遭到了很大破坏。但民间仍很活跃;民国初期,固原道教文化保持了清代以来的状态;1920年海原大地震,给固原的道教文化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相似文献   

2.
振头关帝庙道观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古建筑群,采用中国传统的中轴线左右对称,纵深二进的院落形式,现存有结义殿、帝君阁、山门、木牌坊四座标志性建筑。从道观布局、建筑结构、建筑装饰等方面体现出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与道教思想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第一道教名山,武当山享有众多的殊荣和尊崇,仅其名号就有数十种之多。这些名号,既是武当山沧桑历史、光荣与梦想的深重回响,也是亘古以来苍生信众对这座大山的期盼、诉求和感恩,更是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和掩抑不住的璀璨光芒。在仙山、圣山、道教祖山、武术名山、健康之山、中国道教第一名山等等之称号之外,灵山、福山、寿山、德山则是更能代表这座名山神奇奥妙、文化历史底蕴和生生不息独特魅力的符号。  相似文献   

4.
武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因历史演变而形成的一种区域文化现象.它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哲学、道家道教、文学、建筑、地理、风俗、武术等各个方面,并在历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张鲁五斗米道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南地域文化具有浓郁的宗教底蕴,是研究早期道教的活化石。本文试图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及道教原始经典的考证分析,探查道教正式产生和兴起的历史轨迹,挖掘汉中在早期道教发展中的文化资源,重新确认五斗米道在道教史上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湘中古属梅山的地域内的民俗宗教活动中,人们对巫与巫术的信赖具有鲜明的历史与现时性原因。巫术及其宗教性规仪,对当地的民俗文化活动产生了重要的彩响,崇信巫觋也成了梅山道教的一大表现特色。  相似文献   

7.
慈利县五雷山以其悠久的道教历史和宫观群而著称,在鄂西南、湘西北一带享有重要的地位.其道教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兴盛于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规模宏大的修建工程留下了众多文化遗存,也造就了当地浓郁的道教文化氛围.作为武当山武当文化向全国辐射的一个重镇,五雷山不仅同样具有明代官方修建的背景,而且同样供奉真武大帝为主神,完成武当...  相似文献   

8.
福建古田临水宫是一座仿唐式道教庙宇建筑,宫内装饰精美繁多,手法多样,寓意深刻,是宗教文化与艺术形式相结合的完美产物,直接反映了古田临水宫悠久的文化历史与地域特征。研究围绕古田临水宫室内装饰和陈设艺术两个部分展开,从艺术的形式题材、图案色彩、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探讨,梳理了装饰艺术与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指出其装饰艺术映射出道教庄严神秘的文化气息,又透露出皇家建筑至高无上、高贵威严的格调,带有“成教化,助人伦”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唤起世人对临水夫人陈靖姑事迹和精神的认识理解,以及对临水信仰习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意识。  相似文献   

9.
和里三王宫是广西侗族地区一处反映古夜郎化比较完整的,集艺术性与民间信仰于一体的民间建筑。围绕这座宫宇的碑石刻、民间传说及当地群众的信仰习俗等民俗事象已经成为当地民族特有的夜朗化现象,而每年举办的庙会活动就是这种化传承最为有效的载体之一。  相似文献   

10.
河南武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三阳玉帝庙道教建筑特征鲜明,在多次考察的基础上,对玉帝庙主要建筑的修造历史、建筑特征、建筑装饰进行考证分析,属于典型的清代官式与道教相结合的建筑。在一定程度可以作为覃怀地区明清官式建筑的一个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