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许多社会公众的评价来看,教育变得越来越不公平了.在高等教育领域,起点公平并不是一个理想的教育公平指标,经济政策对实现起点公平收效甚微.教育公平不仅仅是一种事实判断,也是一种社会比较.人们比较时所选择的参考群体的变化、比过去更加重视教育的观念、对教育公平期望的提高等因素,是导致社会公众认为教育越来越不公平的原因.经济政策实现教育公平的能力有限,实现教育公平是一项社会行动,需要媒体、学者和政府共同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2.
教育公平一直是各国教育家致力探索和研究的问题.我国的典型困惑主要在于教育机会提供、教育资源配置以及学生发展等方面虽然表面平等,但细究则存在很多不公平现象.如何走出困惑,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除了改革教育政策、合理配置资源、因材施教之外,最根本的出路还在于发展经济,消除人们之间经济和社会地位的不平等现象.  相似文献   

3.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被许多经济法学者认为是经济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这种以经济学领域的效率价值替代法学领域的公平价值的认知是危险的。经济法作为对民法的补充和矫正的法部门,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以社会公平为指针的。经济法的产生发展轨迹和具体法律制度运作效果评价都必须经受公平原则的检验。因此,公平是经济法的终极价值目标,"效率优先"的命题在经济法中不能成立,只有在实现公平的前提下,才有真正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要求,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他还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目前在我国幼教领域,不公平现象非常严重,突出地表现在幼儿园之间办学条件差距巨大,家长不能为孩子公平地选择幼儿园,等等。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不能停留在理论层面,需要各级政府赶快采取行动。中国幼教的投入机制和管理机制正面临改革,其着眼点就应该放在实现教育公平上。下面刊登几位作者对幼儿教育公平问题的看法,希望吸引更多读者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5.
经济与教育相对发达、人们生活水平相对富裕的地区也有穷人教育学。《浙江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研究》一书以浙江省各级政府的探索为例,展示了当地政府在解决"上学难"向"上好学难"转变这一时代性教育难题中的相关实践。教育发达地区也有穷人教育学的命题,其实质仍然是教育公平及其均衡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对公平进行分类是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关键。公平可分为"利益——分配"型公平和"操作——程序"型公平,前者涉及机会的公平、起点的公平和结果的公平,后者涉及标准的公平、操作的公平和结果的公平。公平分类的运用有利于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解决。其中,"操作——程序"型公平启发我们可以通过教育政策解决我国义务教育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教育公平的合法性危机愈来愈被国内持不同立场的人士所恣意彩绘而凸显为当前中国社会普遍关注的核心焦点。此焦点的背后事实上更多地内隐了对教育公平问题的情绪化宣泄与恶意误读。反思宣泄与误读的根本原因则是:在对中国教育公平研究的批判与建构中缺乏一个具有共识意义的独立性反思治理框架,从而能够在公平范式转型的结构性逻辑嬗演中本质性地直面和把握真实意义上的中国教育语境。“统筹教育论”作为崭新的公平治理框架范式,能够在理论与实践中作为中国教育公平批判—诠释的整体性框架而弥补中国教育公平研究中的不足;同时作为新的教育公平研究范式,可以在更纵深的层面上推进中国教育公平的核心新治理。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义务教育质量公平问题的突出表现 "普九"任务的基本完成,使得儿童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的矛盾开始趋于缓解,但另一方面,义务教育质量公平问题却日见突出.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公平的发展":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在建立和谐社会的大视野中,阐述了我国教育公共政策向教育公平的宏观转变的情况,从理论角度探讨了教育公平与教育发展的关系、教育的"外部公正"和"内部公正"、"效率优先"思路对教育的误导、教育的发展性差距和制度性差距等问题,提出了"公平的发展"的教育理念.其中着重论述了公平发展的基本准则、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先顺序、公平与优秀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高考移民"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目前高考录取制度中存在的高考分数差和不同的录取率。在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之间长期存在着两难选择。高考实行分省区定额录取的模式,从自由竞争的角度来看与考试的公平原则有某些矛盾之处,但从调动边远省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当地人文教育水平的提升的角度来看,则有其合理之处。"高考移民"问题的彻底解决需要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拉美爆发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债务危机。这场危机持续时问特别长,涉及范围特别广,债务数额特别大,对世界金融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作为西方金融中心和支柱的美国对这场危机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分别提出了解决债务危机的“贝克计划”和“布雷迪计划”。  相似文献   

12.
政治经济学教材可以不讲"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长期以来,政治经济学教材中按照《资本论》的逻辑结构,先论述“资本的总公式”和“总公式的矛盾”,然后才提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产生剩余价值的前提条件。本文认为有必要对“资本总公式”和“总公式的矛盾”提出一些需要斟酌的问题,并指出,政治经济学的教材与教学中不讲“资本总公式的矛盾”,不但不会削弱剩余价值理论,反而有利于消除疑点,更简明地阐述和把握剩余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   

13.
"两岸一中"与台湾海峡经济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台湾海峡两岸十几年来经贸发展迅速,台湾经济与祖国大陆经济关联密切.正在形成的东亚经济一体化"10 1"和"10 3",将进一步削弱台湾的经济竞争力,台湾经济只有融入祖国大陆经济才有出路,海峡两岸经济一体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反分裂国家法>已经从法理上确认要促进两岸关系发展、推进两岸和平统一,由海峡东岸的台湾、海峡西岸的福建以及浙江南部、广东东部、腹地江西中东部地区构建成的台湾海峡经济区,也就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决定》总结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 ,比较系统地充实了 1 0年前来不及或因条件不成熟而不可能展开的内容 ,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整的纲领。努力学习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 ,做到“五个统筹”、“五个坚持”,保持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使广大人民群众都享受到深化改革开放的成果 ,这是新的发展观和新的改革观的体现 ,也是我们必须长期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冷战期间,美国利用自己的经济优势,积极加强对波兰的经济外交,有意识地促使波兰形成对它的经济依赖。接着,通过“联系”政策,使波兰逐渐在经济、文化、政治方面发生美国所希望的变化。“联系”政策的运用,是冷战期间美国得以实现在波兰的外交战略目标的一个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是农村基层党的建设的根本指针。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切实把农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列宁“利用资本主义”思想,是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核心与实质,是列宁晚年思想的重要理论特色。列宁新经济政策虽然在列宁逝世后被“斯大林模式”逐步中断了,但按列宁的本意,是需要整整一个历史时代的。列宁“利用资本主义”思想,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重大贡献。邓小平称赞列宁新经济政策是个好“思路”。新经济政策是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的重要思想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18.
关于经济法的本质,目前学术界主要有“协调说”和“干预说”两在派系。近期,有学提出“增量利益说”,认为传统私法和公法调整的是存(减)量利益关系,而经济法调整的是增量利益关系。该学说对经济法本质的理解是独到的:一是在调整对象问题上彻底摆脱了与传统私法与公法纠葛不清的局面;二晨角认剩余权为经济法的权利范畴,澄清了传统法权理论在企业法中的误解;三是从社会化生产入手研究经济法,从而避免了误入经济行政法和民法特别法的雷区。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30来,“两岸四地”的经贸交流日益紧密,四地经济融合之势渐趋凸显。“两岸四地”通过经济融合合理配置资源,调整产业结构,优势互补,在经济上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既可以进一步提升中国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并推动东亚合作中的竞争实力,又可以深化并拓展中国在参与并推动东亚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文章围绕当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进一步探讨邓小平关于农业发展“第二个飞跃“的思想,强调“第二个飞跃“理论核心思想,并以此为指导进而明确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原则,凸现农民利益,肯定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作用,实现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