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区文化是社区的精神内涵所在,社区文化建设对构建和谐社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在剖析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完善城市社区文化管理机制,建立文化资源共享、共建机制,加强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健全社区文化管理政策法规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得以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但也面临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要使我国城市社区得以顺利地从计划经济时代的“亚社区”形态向结构、功能完备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转型,并且实现城市社区建设的民主价值追求,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行政全能主义管理模式。借鉴治理理论的分析框架,结合各城市社区的实际,构建城市社区的普治结构,让城市社区的良好治理成为常态。要使我国城市社区走上良好治理的轨道,首先就需要加强城市社区良好治理的制度建设。本文从强化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于社会管理职能、引导与规范市场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以及创新城市社区自治组织架构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如何进行制度建设。在文中的最后部分阐明了这种制度建设的意义,指出加强制度建设是实现我国城市社区有效治理的前提,是实现城市社区良好治理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3.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的单位制,使得广大社区居民的归属感不在社区,而在其所工作的单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单位人逐步向社会人、社区人转变。但是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的发展由于缺乏动力,居民参与度不高,受到了严重的阻碍。本文简要阐述了社区凝聚力对社区发展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从满足居民需要、促进社区参与和建立预警机制等三方面对如何增强社区凝聚力作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我国社区发展较快,社区建设速度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组成要素,其建设程度、社区规划等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社区建设对促进城市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社区建设开展的时间较短,建设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因此,着手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能促进社区建设和发展,也能进一步促进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结构中纵向权力依然发挥着主导作用,去行政化以及社区自治进程缓慢。本文将西方的"网络治理"理论引入社区管理之中,并对我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进行理论及路径分析,以期为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提供一个更好的选择,打造一个政府管理与社会自治相互结合、互为补充,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自我管理的有效衔接的新型社区共治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我国城市社区居民开展空间非正规化实践,自下而上地生产出城市社区非正规空间。依托空间生产理论,可以构建出“权力空间-权利空间”的研究分析框架,并以此阐释所研究个案中的非正规空间生产机制。面对社区中的非正规空间治理危机,Y社区以党建为引领,建立与社区居民的密切联系,构建有效政社协商机制和建设社区优秀文化道德风尚,对社区内的非正规空间实行柔性治理,取得极大成果。Y社区依托党组织统合、约束和引领功能,引导非正规空间治理问题中党建统领与居民自治并济、技术化治理体系与主体协商机制并济、空间治理制度化运作与文化治理并济,实现了刚柔并济的非正规空间治理。  相似文献   

7.
李梅 《东吴学术》2023,(4):78-86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原有的以行政力量为主导的城市社区治理体系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基层治理,表现为社区自治功能弱化,对居民的回应性不足。因此,无论是理论还是实际政策,都强调社区治理需要从一元管理向多元共治转型,“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已成为社区治理转型的共识,也是各地进行城市社区治理机制创新的主要目标。这一转型过程中,基层的主要创新实践包括:一是通过党建引领搭建协商平台,使社区中多元主体之间的协同成为可能;二是通过“接诉即办”改革,重塑社区治理的行动逻辑,将自上而下的命令式管理转化为上下互动、市民诉求驱动下的治理过程;三是完善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制度建设;四是运用数字技术赋能社区治理,以信息共享推动社区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推动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还需要在法治化、体制机制建设、社区治理队伍建设等方面做更多努力。  相似文献   

8.
媒介化治理倡导媒介逻辑与政治逻辑和社会逻辑的融合,发挥媒介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作为社会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城市社区是社会治理中最基础的部分。城市社区媒介化治理的核心议题是媒介治理性角色在社区场域的发挥。社区媒介通过促进公共服务供给、构建微观公共领域、培育社区社会资本、搭建传播基础结构等手段,提升行政效率、促进社区参与、营造社区归属感、增强社区治理效能,推动社区“多元共治”格局的进一步形成,从而实现城市社区的媒介化治理。  相似文献   

9.
城市社区公共安全是城市稳定与和谐发展的基础,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整体态势而言,边疆民族地区处于突发事件高发区和社区治理薄弱区。如何加大边疆民族地区城市社区公共安全治理力度以及提高政府治理效率是急需关注的现实问题。本文提出以协同治理机制的优势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城市社区公共安全治理机制的创新,对于如何提高城市社区公共安全治理的政府绩效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前城市社区治理法治化主要存在制度供给不足、执行不力等问题,其面临的困境表现为:社区治理立法与治理实践脱节、现有法律体系对社区治理中的法律纠纷问题应对不足、社区自治组织难以突破行政依赖性等。完善的法治体系将是面对这些问题的最佳应对方案,可从专门立法统领社区治理、完善社区治理相关法律规范间的衔接、建设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等路径寻求突破,实现社区依法治理与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城市社区可持续发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本组织单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社区在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分析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试图构建社区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以学习共同体为理论基础,总结了共同体对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意义,共同体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崭新视角,在现有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基础上,为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了解决的方法和途径。审视了我国农村学前英语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必要性。依托学习共同体,阐释了城乡学前英语教育均衡发展共同体的整体构架,具体包括城乡教学资源共同体、城乡教师共同体等。为城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为促进城乡学前英语教育教学水平的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3.
目前,社区体育是我们开展全民体育的主要方式,但是社区体育在发展中出现了缺场地设施缺体育指导员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社区体育的发展。文章拟通过研究,找到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融合发展的思路。缓解目前社区体育的困难,增强社区体育发展活力,促进我国群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贵州城市人口文化建设的重点是社区人口文化建设.城市社区人口文化建设内容、目标和任务因城市社区居民身份、民族、地域、经济以及现念方面的差异而各具特殊性.当前这项工程的实践领域在取得较为明显的成就同时,尚有许多问题存在或值得探讨.如何对当前城市人口文化建设的社区模式做一改进和优化,全面推动社区模式的成功个案普遍化,这关系到城市人口的全面发展,甚至是城市发展的重大目标的实现.而科学的、符合长远利益的城市社区人口发展路径,是一种包含多个层面的综合选择.  相似文献   

15.
当前城市社区建设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社区实现由行政化向社会化的转变,城市社区各项工作,包括社区经济,社区精神文明,社区综合治理,社区服务工作等都以得了重大进展,当然城市社区建设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社区建设经费短缺,社区文化建设不平衡等,针对这些问题,必须采取一些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城市社区体育发展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体育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的、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深刻了解和分析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的有利形势和存在问题,能够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区体育提供一些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区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文化建设是和谐社区建设的灵魂,在和谐社区建设中发挥着强大的精神支撑作用,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只有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并加大落实力度,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其服务功能,培育和谐文化品牌,引领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使和谐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才能够打造和谐社区、和睦邻里、和关家庭,促进身心健康与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研究,分析中原经济区的确立对河南省城市社区体育的影响;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河南省部分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城市社区体育设施人均面积与国家标准相差甚远,社区体育设施种类较为单一且重复性大,社区居民对社区体育设施满意度不高.针对这些现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为河南省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在中原经济区背景下更好地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平顶山市朱砂洞社区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结构访谈,系统研究了新型城镇化引发的中国城市社区重建中的利益主体关系、矛盾类型及产生机理,并提出社区重建优化模式。研究发现:基于区域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地方政府通过出台政策、引入市场、发动村集体和村民参与,主导了城市拆迁和社区重建进程。但差异化的利益定位和实现机制,易使政府与市场(开发商)结成隐形同盟,导致村集体和村民的决策参与权和利益诉求被忽视。村集体的职能不足,难以有效协调村民内部及其与市场主体关系,为达成自身利益目标,有可能成为村民集体抗争的组织者,激化社区重建过程中的经济、管理和社会矛盾。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环形"社区重建模式,通过明确政府主导地位,划定政府、市场和社会主体的职责边界,引入社区治理,完善沟通设计,引导社区物质景观建设与居民社会需求的契合与协调,实现社区重建过程中相关者利益由冲突转为合作,可有效促进城市社区重建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