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因著作权侵权情形严重,必须完善立法加强对著作权人的保护。完善的立法需要科学的理论为基础,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性质与特征是一个需要明确的理论问题。著作权侵权行为在性质上应为特殊侵权行为,因为其符合法律对特殊侵权行为的认定标准,有利于切实保障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制裁侵权行为。著作权侵权行为五个方面的特征是:侵权形式上的特殊性;法律适用上的严格地域性;侵权对象的多重性;侵权形式的多样性及侵权行为的隐蔽性。  相似文献   

2.
不同于传统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网络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由于网络空间具有的虚拟性、开放性等特点,导致其侵权主体不易识别、侵权事实难以认定、侵权行为地难以认定。目前,我国对涉网知识产权侵权案件采用的仍是以被请求保护地法为基础的法律适用制度,不仅滞后于现代冲突法的灵活化、弹性化发展趋势,对于涉网知识产权案件而言也缺乏针对性。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我国可根据网络空间的特殊性,加快推进网络知识产权相关立法工作,完善涉外网络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法律适用规则等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于2010年10月28日通过了《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该法关于侵权法律适用的规定与之前的法律相比,有很大的变动。文章通过对我国涉外侵权行为法律适用的现行立法和《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有关涉外侵权法律适用的相关规定进行初步的分析与解读,以期有益于我国未来的司法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4.
根据民法通则、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国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应该为过错责任原则和一定条件下的过错推定原则.其中过错推定原则在处理著作权侵权赔偿纠纷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应当注意不要将本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特别是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原则的情形,错误地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更不能盲目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混淆严肃执法与理论探讨的界限,或者片面理解过错责任原则,轻纵著作权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5.
1.著作权的概念及内容"著作权"在英语国家称为"版权"(Copyright),含有复制或抄录作品的权利的意思.而"版权"一词在我国被作为法律用语.所以,在我国法律文件中的版权与著作权往往混用或相互代用.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可以对著作权作如下表述:著作权是指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依法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而享有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总称.  相似文献   

6.
著作权侵权行为是指未经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的许可,也无法律依据,擅自行使权利人对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享有的专有权利的行为.判定著作权侵权行为,应首先对原告作品进行分析.一部作品只有具备独创性、可感性和可复制性才能受著作权法保护,同时应将原告作品中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思想,以及属于公共领域的表达予以排除.其次要对被控作品进行分析.一是采用对比法判定是否存在实质性相似,二是分析判断被控作品的独创性.再次要对被告使用原告作品的行为进行分析,如是否构成合理使用等.  相似文献   

7.
正确界定著作权侵权行为,是著作权保护的核心问题。我国《著作权法》目前只是对侵权行为进行了列举,没有为司法机关和执法机关提供侵权认定的明确标准。根据《民法》相关规定,结合实例对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内涵和构成要件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正确区分著作权侵权行为和合理使用行为。  相似文献   

8.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传播媒体和交流方式在促进信息传播和共享的同时,也引发了关于著作权法问题的讨论。微博应视为著作权保护范围中的作品,理应受著作权法的保护,因此转发、上传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微博实际上已构成侵权,但依据现有的著作权法又很难界定。所以,急需对微博著作权法进行认定及立法规范。与此同时,还要开展实名登记,完善对网络运营商的监管,大力加强对微博著作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网络传播的便捷性、快速性和自由性,加速了人类文明成果的传播,但同时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以各种新兴方式侵犯著作权人的权利,因此,减少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发生,完善网络著作权保护体系成为我国立法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我国相关规定及其他国际公约,对我国网络著作权侵权和救济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0.
王福国  张文峰 《华章》2007,(12):102-102
著作权侵权行为,是指未经著作权人的同意,又无法律上的根据,擅自对享有著作权的作品进行利用或以其他非法手段行使著作权人专有权利的行为.本文分析了著作权的侵权行为的内涵、种类、并探讨了著作权的精神赔偿问题.  相似文献   

11.
侵权责任法主要具有补偿与惩罚功能,侵权责任法的不同功能定位对涉外侵权行为法律适用规则之构建有重要影响,中国侵权责任法应以补偿功能为主,并以此构建中国涉外侵权行为法律适用规则.  相似文献   

12.
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通过标志着我国在国际私法立法理念上的重大飞跃,但是相比国际上其他具有代表性的立法,该法具体规定在解决跨国侵权法律冲突时仍存在诸多不足。冲突规则中的部分概念具体含义不明晰,意思自治原则的作用被过度扩大,放弃了最密切联系原则的适用,不同类型侵权行为的冲突规则较为粗糙等等。我国有关侵权的冲突规则需要在立法上进一步明确有关概念,适当的限制意思自治,针对不同类型侵权行为的特点,进一步细化冲突规则,从而形成一般规则和特殊规则相结合的完整体系,使各种侵权行为都能够适用最为适当的准据法,以实现冲突正义和实体正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技术不断更新,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信息沟通平台,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必然对传统著作权保护的内容提出挑战,新的著作权侵权方式随之而来。在微博享受著作权保护的前提下,分析微博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具体表现,旨在提出规范微博著作权侵权的立法思考。  相似文献   

14.
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是我国涉外合同法律适用领域的基本原则,我国关于涉外侵权行为之债的法律适用制度,是将侵权行为地法作为侵权行为的基本准据法同时又结合运用了"共同国籍"、"共同住所地"两个连接点,对行为地法的适用规定了例外,而且存在着很多的缺陷。在我国的涉外侵权领域引入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可行性主要有:侵权行为的类型更加多样化,私法性程度越来越高;符合国际私法中出现的"软化连结点"的趋势;能够实现冲突规范的确定性和灵活性的辩证统一;迎合了国际私法中的弱者利益保护思潮;符合经济效率原则,能够降低当事人和法院的成本。本文认为应该在我国的涉外侵权领域构建以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为首要原则的法律适用体系,并具体阐述了其基本制度建构。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地区国家问贸易交流日益频繁与便捷,东亚地区中韩两国的联系更加密切。为研究两国著作权制度提供了客观环境。著作权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对于保护作品、促进国家文化发展、推进国际贸易健康运行,意义重大。通过阐述中韩两国著作权法律保护内容,从民事侵权、刑法规制与行政保护三方面进行比较,以期为两国著作权交流的发展与合作提供参考建议,预防或减少著作权沟通中的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6.
网络期刊这一新的作品表现形式的出现,对如何适用著作权法提出了新的问题,其中关键性的问题是网络期刊的著作权主体和网络期刊出版者的权利,网络期刊的著作权主体包括网络期刊中数字化作品的著作权人和网络期刊的著作权人,其中数字化作品的作者是作者,而出版者则是网络期刊的著作权人.并且作者的著作权优先于出版者的著作权.作为作品的传播者,出版者除了享有著作权外,还享有版式设计权、转载、摘编权以及一稿多投禁止权等邻接权.  相似文献   

17.
网络著作权相对于传统著作权而言,在法定性、专有性和地域性等方面有其独特的特征.著作权法规定合理使用制度,是出于利益平衡的需要,即作者利益与使用者利益、作者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之间平衡的需要.《著作权法》对“合理使用”的相关规定在原则上均可以适用于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但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技术和因特网的飞速发展,版权保护体系面临着调整与变革,新的作品使用方式的不断产生,合理使用制度受网络技术挑战的程度越来越深.  相似文献   

18.
网络侵权纠纷案件不同于传统的侵权纠纷案件,因此在确定其地域管辖权问题上引发了众多的争议。本文从瑞得(集团)公司诉宜宾市翠屏区东方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著作权侵权纠纷案这个典型案例入手,根据互联网的新特性,分析了网络对传统地域管辖原则的挑战,综合评述了各种新管辖理论,提出了确定网络地域管辖应主要以侵权行为地为判断依据,特别是侵权行为实施地在确定管辖权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对网络数据传输规则的科学分析,本文认为侵权行为地包括实施侵权行为的终端设备所在地和网络服务器所在地。  相似文献   

19.
孔祥瑞 《天中学刊》2000,15(6):37-39
由于著作权侵权行为的特殊性,在认定行为人的侵权责任时,一概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是不科学的,在立法上应全面考虑著作权侵权行为的特点,参考国外已有的做法及有关国际公约的规定,分别不同情况,规定过错责任原则及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场合,以平衡各方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20.
网络环境下侵犯著作权行为发生异化,由此给侵犯著作权罪的司法适用带来诸多新挑战。为了回应以上挑战,司法解释对侵犯著作权中的"复制发行"进行扩张解释,将信息网络传播行为认定为复制发行。《刑法》意义上的"信息网络传播行为"与《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相较范围更广,包含视频网站深度设链、P2P下载、视频直播平台等新类型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