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哈罗德·品特是20世纪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之一,他一生的戏剧创作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威胁喜剧、家庭戏剧、记忆戏剧和政治戏剧。《回家》是哈罗德·品特家庭戏剧的代表作之一,其创作手法在延续了威胁喜剧的艺术特点之外,还融入了家庭伦理等耐人寻味的道德元素。它以荒诞、匪夷所思,甚至是不可理解的人物关系为主线,以错位失衡的伦理关系作为反映当时社会道德的突破口,从另一层面丰富和发展了荒诞派戏剧的本质与内涵。  相似文献   

2.
以侗族傩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咚咚推"为对象,对其源流及沿革、传承的原因、基本特征、开发与利用做了较为深入细致的分析,引导读者领会出自大山丛中自然村寨有着顽强生命力的"咚咚推"的神韵。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中道德价值取向演变可分为四个阶段:道德价值取向的"整体性"沿袭,道德价值取向的"内在性"重建,道德价值取向的"人本性"回归,道德价值取向的"共识性"重申。综观上述发展阶段,呈现出以下特点:在个人道德层面,从适应性道德到发展性道德,是"群体本位"与"个体本位"的对弈;在社会道德层面,从强调私德到关注公德,体现差序伦理与公共伦理的转换脉络;在国家道德层面,从忠于国家到任当世界,反映从保守到开放的气质流变。课程中道德思想的超越表现在三个层面:跨越以天为本的道德本体,超越传统道德价值取向,升华传统道德规范内容。  相似文献   

4.
贵州黄岗侗寨每年农历六月十五日举行的"喊天节"是侗族历史文化的产物,它与侗族《创世款》中所承载的历史记忆有着深厚的渊源。"喊天节"中的祭祀、祈祷和共同饮食等仪式揭示出侗族文化的泛神论信仰,保存着浓郁的母系氏族社会遗风。从象征人类学视角观察这一节庆仪式,能够发现它以强调共同祖先崇拜的方式构建着族群文化的自我认同,并以"洁净"观念与行为表达出侗族民众在精神层面有安全与愉悦等的强烈需求。  相似文献   

5.
实事求是蕴涵着讲实效的价值原则,但并不意味着崇尚拜金主义.坚持实事求是,必须确立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确立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基本原则,确立科学技术道德价值观的伦理评价,与实践"三个代表"统一.  相似文献   

6.
<正>人无诚信不立,业无诚信不兴。那么何为诚信呢?其实,我们的祖先在创造汉字之初便有了明确的解析。"诚"在《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的:"诚,信也"。而"信"从字形上看从人从言,原指祭祀时对上天和先祖所说的诚实无欺之语。如此简单来说,诚信就是说诚实之言使人相信。那从宏观的层面来看,"诚信"是培养人的高尚情操,旨在道德层面指引人们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一、相期教育,述诚信之重在中华传统伦理中,诚信不仅作为人的一项基本品质,  相似文献   

7.
谈礼德     
肖群忠 《中国德育》2014,(18):35-39
正在中国古代伦理文化中,"礼"是"四德""五常"之一,又是"四维"之首,后来中国的道德教化通称为"礼教"。《礼记·曲礼》篇说的"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正表明了礼在中国传统道德中的重要地位。这也表明礼是中国传统道德中最重要的德目。那么,礼有什么含义?有什么地位与作用?其伦理精神实质是什么?在现代生活中如何发扬光大?这是我们这一讲想说明的问题。一、礼的含义与作用礼源于原始宗教的祭祀活动,礼在甲骨文中是以繁体字"禮"的右边"豊"为原  相似文献   

8.
侗族的历史悠久,侗族的舞蹈源远流长,侗族人们的生活与歌舞关系紧密,无论大大小小的节日、庆典、祭祀活动都要举行歌舞仪式,"多耶"是侗族的一种歌舞形式,也是侗族人们非常喜欢的一种歌舞,本文主要从"多耶"的起源、功能、特点及发展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利益驱动使个体呈现出道德冷漠。道德冷漠将道德参与者割裂为独立的个体,忽略了人际交往的交互性与集结性。关怀伦理既突出对人的感性层面的关怀,更强调对人的内在关系性关怀,因此,关怀伦理能有效消解社会道德冷漠现象。以关怀伦理为视角探讨道德冷漠的消解,需要对道德动机移置,伦理关系共建,真实心理满足和关怀行为强化,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浮躁》展示出在"改革"年代中国农村政治、经济、人文环境的变化,其中蕴涵着丰富而复杂的关系,如社会关系、经济关系、伦理关系、血缘关系等。在如此纷繁颇具"浮躁"的关系中,应该怎样处理好权利与责任、情感与理智、现实与道德之间的关系,贾平凹在作品中分别从儒、释、道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做了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