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渠珍是民国时期湘西政坛的风云人物,曾对湘西的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他在促进湘西近代化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推行自治、文教改革、创办实业三个方面。本文在阐述陈渠珍开发湘西所采取措施的基础上,分析其产生的影响以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陈渠珍长期统治湘西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陈渠珍(1882一1952),号玉鍪,湘西凤凰人.从1920年至1939年,他直接统治湘西二十年,是当时政坛上赫赫有名的“湘西王”.他的政治生涯复杂而多变,在军阀争战及政客们争权夺利激烈、频繁的时期,陈渠珍之所以能长屹湘西政坛而不倒,分析起来,除了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是产生这一历史现象最根本的原因而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湘西王”陈渠珍的《艽野尘梦》,是一部颇具传奇色彩的文学著作,其蕴含的史学价值、地理生态学价值、军事学价值亟待发掘,而目前的研究仅限于对这部著作的文本校注、史料引用。因此,深挖其学术价值,既有助于认识康藏地区的风物人情,促进汉藏民族和谐;也有助于考察陈渠珍前期的人生经历,探究其文学气质对早年沈从文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湘西苗族学校教育的特点湘西苗族的学校教育始于明代,清代改土归而后,学馆也增加不少,但皆以传播汉文化为主。新中国成立后,湘西才发展起真正的民族教育。解放初期的湘西苗族教育,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对国家统一教材进行适当的变通和补充;宣...  相似文献   

5.
"工学结合"模式下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建立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以考核学生的职业技能为核心,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实力,最终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6.
首次从县域经济的角度,对大湘西地区各县域经济进行综合实力分析,揭示了大湘西县域经济实力点轴特征突出、南北均衡、东强西弱的空间特征。在对区域经济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优化产业布局、发展旅游产业、建立区域师生“补贴型”免费教育机制、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湘西地区16所小学科学教育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当地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科学专职教师较少,科学素质较低;学生学习科学的意识不强,学习兴趣不高;学校不够重视科学教育,教学资源贫乏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结合已有研究成果与湘西地区的特点,提出强化管理和引导,提高小学科学教师职业认同感;调整"小升初"评价指标,探索科学评价体系;重视小学科学教师继续教育与专业发展;依托师范高校,培养高素质的科学教育师资等针对性措施,促进湘西地区的科学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湘西民族地区的教育获得很快发展,这与张治中大力推进乡村教育密切相关。张治中担任湖南省政府主席期间,他实地考察湘西民族地区的教育,并召开湖南教育会议、增加湘西等地的教育经费;结合移民安置,发展湘西教育,从而推动了湘西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影响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和教学质量管理的基本要素出发,论述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认为以学生成才意愿和教师教育理想为动力,构建师生良性互动的学术共同体;以学术权力为引领、行政权力为保障,构建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最终建立学生意愿、教师理想、学术权力、行政权力"四维一体"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以有效保障并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一、北京市校外教育网络发展概况市校外教育网络包括:有统一的领导体制和行政管理机构;有一套市、区(县)、街道少年宫、科技馆(站)、少年之家、活动站等校外教育机构;有刚刚建立发展起来的校外教育的理论、业务研究机构.1.校外教育的领导体制和行政管理机构50年代,北京市就建立了以副市长吴晗为主任、有市教育局等部门和工、青、妇参加的校外教育指导委员会,其办事机构——校外教育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文革"初期,这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