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欧孔贤 《中学文科》2009,(13):132-133
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李晴 《甘肃教育》2008,(7):35-35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新课程标准》还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语言的学习和运用是一个长期不懈的过程。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出发,倡导实验、实践,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习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  相似文献   

7.
我国此次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那么英语课堂教学也应有相应的变化,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汤水宝 《小学生》2012,(8):33-33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情感、主动思维、大胆探索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赵晓岚 《考试周刊》2014,(58):105-106
<正>《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小学英语教师作为课程的实践者和开发者,如何落实这些教学标准,如何实现课程标准确定的目标任务,成为每一位从事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的教师  相似文献   

10.
高中英语新课程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考试》2008,(7)
目前,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英语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自主学习意识的过程. 自2002年起,我市在小学阶段全面实行新课程改革.那段时间里,省、市、区教研室的老师们经常来学校听课指导,当时对我们形成了很大的压力,但他们给予我们的中肯评价和教学建议令人受益终身.今天再梳理这十年的教学实践,感觉就是一段促进我们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更新教学观念,不断迎接新挑战的难忘过程.  相似文献   

13.
何军 《考试周刊》2013,(34):10-10
<正>一、引言《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培育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量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在英语新课程改革中,农村地区英语教学面临诸多困境,尤其是英语口语教学。口语技能是学习英语的四  相似文献   

14.
教师要积极学习新经验、新教法新理念,向新课程标准看齐,从学生的趣味感受、生活体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互动的学习方式,发掘学生的语言潜力,提升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语言实践能力,使语言体验实践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昂扬乐观情感态度的过程,成为学生良性思维、勇于践行的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学习品质养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教学的良策     
<正>《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背诵,不是学习英语的最主要途径,不同于死记硬背。鼓励学生多背一些课文中的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不失为一良策。  相似文献   

16.
唐燕 《华章》2012,(20)
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复述是构成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了解到有的学生不重视课文复述,有的学生习惯于把课文的复述变为机械被动地背诵课文,甚至有的学生害怕课文复述.这不符合大纲所要求的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7.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语言的学习和运用是一个长期不懈的过程。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创造性地引导学生学习。应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来适应新课程标准下学生对英语语言学科的需求,笔者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一、抓好教学设计环节,引…  相似文献   

18.
一、开发利用中学英语课程资源的必要性1.开发利用中学英语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更注重于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要求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能够自觉拓展外语的学习空间,扩展教材的学习内容,创造性地开发相关的课程资源,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融入特定的语境中。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达到培养中学生跨文化意识和提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新课程改革目标。2.开发利用中学英语课程…  相似文献   

19.
杨丽华 《考试周刊》2011,(56):136-136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的过程。小学英语“活动式”的课堂教学力主改变以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和灌输或纯粹以娱乐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和主动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师生全面参与多样的实践活动,形成一个和谐、融洽的语言学习氛围,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着眼于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这五个方面的素养,以学生为本。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开动脑筋,创造性地进行语言学习和运用;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