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6年,中国年轻的竹笛演奏家简广易前来鄂尔多斯乌审旗采风。感于乌审草原的美丽景色,感于乌审旗人民奋发向上的情怀,汲取鄂尔多斯民间音乐元素,简广易在乌审旗乌审召的油灯下创作了笛子独奏曲《牧民新歌》。之后,这首优美的笛曲传遍中国大江南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音乐教材。这一经典笛曲至今仍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流传。  相似文献   

2.
世界出名的最小的书是德国古滕贝格博物馆发行的《向主祈祷》。正文十三页。印页大小竖5.3毫米,横4.8毫米。印刷版面大小竖3.3毫米,横3.3毫米,  相似文献   

3.
说匾     
高汉 《寻根》2000,(4):31-33
匾,亦作扁,指物之体宽而薄音;又指扁额,即题字于木牌或其他载俸上,悬于建筑物的标识物岛额的别名很多,如:横额、横披(亦作批)、牌额、牌匾等等。通常,横称匾,竖弥牌,横竖之分决定于匾文的书写:横书为匾:竖书  相似文献   

4.
陈悦简历:杭州人,6岁随父亲学习竹笛,12岁拜名笛子大师赵松庭为师.为其关门弟子曾获华东地区民族器乐比赛二等奖、浙江省艺术比赛一等奖、杭州地区器乐比赛一等奖、杭州市中学生器乐比赛一等奖。并获杭州市“十佳少年”称号.1993年考人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师从张维良教授学习笛、箫。1996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本科。2000年被学院免试推荐为本院研究生.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管弦乐研究会、中国民旅管弦乐学会会员。  相似文献   

5.
明朝体铅字的由来翟立明朝体铅字笔画富于人工雕琢美,有几何画的味道,一律竖粗、横细,而且在横的末端固定有个小黑疙疸。明朝体诞生于我国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首先将这字体用于铅字的,想不到竟是位外国人,是爱尔兰人传教士威廉·甘布尔。甘布尔是在...  相似文献   

6.
笛缘     
今生与笛有缘。记得上小学时,看歌舞团演出,当演唱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时,我被那优美动听的笛子伴奏声深深感动了。那一年去赶大理三月街,往返走了三十公里路。我用舍不得花的车费和零用钱,买回了一支心爱的竹笛。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世界上音乐文化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考古学家们根据“地下材料”已向世人证明:早在距今8000年前,中国人便创造出自己的乐器—“七音孔骨笛”(1986年出土于河南舞阳),已经拥有“音乐文化”。有此时,欧洲音乐史上的“黎明时代”尚未到来。然而,当历史进入文明时代之后,西洋音乐与西方文化共进,后来居上,逐渐形成了别具特色的音乐文化体系;而且,到16世纪,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向全球扩张,开始向东方传播,抢先与中国音乐交流对话。西洋音乐最早传入中国,始自16世纪葡萄牙人定居澳门。当时,澳门教堂的风琴十分悦耳…  相似文献   

8.
在近代历史上,资本主义列强为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曾大量派遣军队驻屯中国的领土(领海)。虽然按一般国际惯例和国际公法准则,外国军队经所在国允许可以进驻他国并享有“治外法权”,但近代来华的外国驻军,无论其有无条约“依据”,都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根本不应享有国际公法上的治外法权。这些外国军队进驻中国,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加深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宋体字溯源     
这里所说的宋体字,又称老宋体,是指自宋代以来雕板印书所通用的印刷字体。这种字体的特点是笔画平直严整,横细竖粗,结体方正匀称,美观大方,而且雕刻便易,阅读醒目。因此,我国绝大部分书本、报纸的正文一直把宋体字作为印刷字体。还有一种印刷字体称作仿宋体,是宋...  相似文献   

10.
《寻根》2016,(1)
正许多人都知道中国最早的女子学校是甬江女子中学,很少人知道它的前身是创办于1844年的宁波女塾,几乎没有人知道有一位使用外国名字的中国盲女曾在这所女塾任教;许多人都知道上海同仁医院,很少人知道它的前身之一是创办于1872年的体仁医院,几乎没有人知道有一位使用外国名字的中国盲女与体仁医院的创办密切相关。这一位使用外国名字的中国盲女,就是阿格尼丝·居茨拉夫。  相似文献   

11.
英国的威廉·莎士比亚(156-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戏剧家、诗人,是世界上最杰出的文学艺术家之一。正如与他同时代的戏剧家本·琼生所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同样,我们也可以说,他不只属于美国,也属于世界。他是近现代中国介绍最早、影响最深远的外国作家之一。“莎剧”与“莎诗”的翻译出版莎士比亚最先是由外国传教士介绍到中国的。1856年英国传教士募维廉译的《大英国志》说:“舌克斯毕(即莎士比亚——笔者)……所著诗文美善俱尽”。1855年英国传教士约瑟编译、1896年出版的《西学启蒙16种·西…  相似文献   

12.
萧笛,在中国乐器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地位.考古界于1973年、1987年先后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发现了距今7000年和8000年的骨萧、骨笛,其历史大大超过了距今只有4000年、但号称世界古笛之冠的瑞典骨笛.中华民族自古就十分喜爱萧笛演奏,历代诗词歌赋留下了大量吟箫育笛的佳句.古人认为:“箫,肃也,义取肃清”,“笛,涤也,所以涤邪秽,纳之雅正也”,“宴殿堂之上……绪弦皆以笛为正也”.可见,在中国古代,箫笛是陶冶情操,进行礼乐教化的重要乐器,处于乐队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13.
杨瑾 《华夏文化》2000,(4):58-59
王徵是一位有才华有思想、有作为的科学家。他的多项发明三百年后仍施惠普通百姓,被誉为我国历史上最早介绍传播西方科技知识的“科技之星”;在明末驻华耶稣会史上,王徵又重重地写下了一笔,他积极与西方传教士交往,从他们身上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与思想,尤其是他与外国传教士合作翻译了很多影响较大的书籍,在中国古代翻译史上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王义芝  胡同庆 《寻根》2006,(5):86-91
拨浪鼓是近代的一种儿童玩具,属于鼓类。但其样式与一般的鼓略有不同,它那两面蒙有皮革的圆形鼓身中间竖贯有一长柄,鼓身两侧各固定有一短绳,绳端系缀小珠,当转摇竖柄时,鼓身两侧的绳珠便反复甩动击打鼓面而发出声响,颇有情趣。因此拨浪鼓常常成为母亲哄逗婴幼儿的用具或儿童自娱自乐的玩具。  相似文献   

15.
东方歌舞团是由已故的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提议,于1962年1月13日成立的中国国家级艺术团。它一方面向外国介绍中国传统的和具有崭新生活气息的歌舞节目,另一方面向中国观众介绍外国优秀歌舞艺术成果。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创作演出了大量中国歌舞节目,并学习、改编和演出了200多个外国舞蹈及1000多首外国歌曲和乐曲;访演过五大洲的60多个国家;造就出一批歌舞表演艺术家,培养出众多的优秀青年演员。绚丽多姿、充满多国民族风情的精彩节目,深受国内外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喜爱。东方歌舞团以其鲜明、独特、精湛的艺术风格,在海内外享有…  相似文献   

16.
文学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它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其中,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亚特》等。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然而,无论它是哪种类型,也不管它处于何时何地,文学都有其共同的特点:主体性强,个性突出,虚构与夸张并存。  相似文献   

17.
智利1541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10年9月18日成立执政委员会。1818年正式宣布独立,成立智利共和国。智利民族的各个组成部分几乎均烙印着欧印混合色彩,因而其民俗文化大部分亦系土著文化和欧洲古老文化相结合的结晶。智利土著音乐主要源于阿劳科(ARAUCO)人。阿劳科人信仰自然神,如雨神等。他们常常吹奏音乐,以祈祷神灵赐福。其时的土著乐器大部分用禾本科植物的茎杆或木、骨、石、粘土制成。主要乐器有奥卡利纳笛(洋观,即一种卵形吹奏乐器、面包形笛,克纳闷UENA)笛,串铃、啸笛、铃裆等。西班牙人的到来,带来了欧洲管弦乐器…  相似文献   

18.
如果按照历史的年头来计算,中国现当代舞蹈的历史,比起中国古代舞蹈的历史,实在是微不足道的。但是,这将近一百年来的舞坛风云,舞坛上巨大的变化,却足以让人产生沧桑巨变的感受。在短暂的时间里酝酿并爆发这样的变化,这在整个中国舞蹈历史上是无可比拟的。当代中国舞蹈的历史,一般被认为始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新文化运动为标志,一直处于封建锁国状态的古老的国家,似乎在一夜之间打开了国门。许多外国的艺术形式,如电影、话剧、木刻版画、雕塑等,被知识分子引入了中国国民的生活。西方交际舞和学校体育舞蹈出现在中国的“学堂…  相似文献   

19.
中国要了解世界,世界要了解中国,这是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以文化交流为桥梁,促进中国与外国之间的了解,促进中国人民与外国人民之间的友谊,这正是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要义所在。1996年是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丰收年。从年初起,代表中国民族文化的各类艺术团组即赴亚洲、非洲、欧洲、美洲访演。中国的杂技团访问南太平洋的马绍尔、斐济等国,受到所在国从总统到民众的高度赞赏。中国南京艺术团访问了埃及、摩洛哥、以色列三国,受到八万多观众的热烈欢迎。中国甘肃杂技团在非洲和中东七国访问,带去了中国的艺术和友谊,佛得角的文化国务…  相似文献   

20.
记者:中国是世界最早发现和使用漆的国家,中国的文化史由此可谓一部漆艺发展史。请您谈谈漆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乔十光:中国发现最早的漆器,是距今7000多年前河姆渡文化时期的朱漆木碗。根据大漆一般先有黑色后有红色的规律推断,先民对漆的使用要远远早于这个年代。战国时期是我国漆器发展的一次高峰。那时,漆器在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