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和“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的关系”两个学生分组实验中,都要用到J2108型斜面小车。实验室现在通用的J2108型斜面,由于缺少对小车起保护作用的装置,学生操作时一不注意,就会出现小车冲出斜面,撞坏滑轮,摔坏车轮等现象。原来我们在木板上钉两根长钉,钉子上套条橡皮管,以此挡住小车,效果不错。后来看到《教学仪器与实验》2006年第2期吕进勇、苟炳章两位老师的《对“J2108型斜面”的小改进》一文后,感觉想法很好,就当即动手做了一些挡板,安装在上面。经本学期高一新生分组实验的考验,出现一些挡板钉子松动,甚至被拔出的情况。研究发现问题不在挡板而在木板,材质不同,有硬有软。实验时每组学生完成实验约要碰撞10次,木材较软的木板衔钉不紧,挡板松动也就不足为怪了。  相似文献   

2.
小学自然有相当一部分课文内容是让学生观察的。通过观察找到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几种事物的共同特征。但在授课时往往因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很难做到让每个同学对几种事物都能进行具体的观察。为了突破这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次提出了“文艺新思维”的概念,作者通过“文艺新思维”进行思维哲学的思考和界说,揭示了“文艺新思维”产生的理论依据,阐明了“文艺新思维”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即“一个系统”、“两条规律”,“四个特征”。  相似文献   

4.
中央教科所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一册安排了一节“认识图形”的教学内容,这是学生系统地学习几何知识的开始。在准备课中,学生已经接触到形,这节课是让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根据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如果抽象地讲图形的特征,要求过高,学生不易掌握。我在教学中,紧扣大纲和教材,采用“认一认、找一找、折一折、数一数”的四步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认一认这节课开始,我先出示钉子板,用橡皮筋拉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我苜先拉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回答:“这是什么图形?”然后不断变化图的形状、方位,继续让学生回答辩认是什么图形,用“动”的教学思想来教学认识图形,这样拉出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予以肯定,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起学习新知的欲望。在学生感知长方形、  相似文献   

5.
根据创新教育的要求 ,小学自然“导动式”创新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 ,以科学方法为线索 ,以社会生活实践为背景的科学基础教育体系 ,即由教师导控课堂并指导学生去实践 ,因势利导 ,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 ,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去认识和发现学科原理 ,师生共同探究 ,共同参与 ,互相促进的动态过程。“导”即教师主导 ,在问题情境创设上 ,激发学生探索动机和兴趣 ;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重难点突破上 ,增强科学思想方法的应用意识 ;导在规律揭示上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导的目标是让学生…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 ,人们对与知识教学相配套的各种教学仪器的配套设施的“硬环境”建设较为重视 ,但忽视了实验室的“软环境”建设 ,它是指实验设施建设及实验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有形、无形的文化氛围 ,即文化建设。实验室“软环境”建设 ,要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 ,通过特定的科学环境来陶冶学生的情操 ,培养学生意志 ,要让学生一走进实验室就仿佛走进科学的殿堂 ,所以必须精心设置各种能使学生受到强烈熏陶和感染的科学气氛。笔者认为实验室“软环境”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示范性原则实验室所有设施的配备和建设 ,都必须严格按照科学…  相似文献   

7.
针对汉字构字特点及学生认知心理规律,达到大纲中对识字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自我学习能力,我采用了“找‘两性’,练‘两笔’,多方法”的课堂识字教学方式。一、找“两性”,即利用求同求异方法来找字的共性及个性。利用求同法来学字可以提高识字的速度和效果。如课堂中利用偏旁部首相同来识字,以达到对新的字形、字义了解和掌握的目的。如学生学了“打”、“拉”等字后,看到“”旁的字便知道,凡是与手的动作有关的字就有“”,利用求同法,再学“抱”、“摘”就省力多了。求同的实质是找出事物间的共性、联系,使学生在学和用时能进行简单的分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的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奉”的教育思想正是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学生与学校关系的范畴,是学生教育与高校共同发展的可靠保障,是科学的教育观。“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落实,不仅是对科学的教育观的发展,更有利于高校自身的发展,有利于学生与学校的共同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学习自由”的理念与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由”是大学这一综合体的本质理念。自 1 9世纪初柏林大学首次具体阐述了“学习自由”的含义后 ,“学习自由”日渐成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理念与重要追求。这不仅是由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所决定 ,更是教学自由与学生个别差异的必然要求 ,同时也是人权的体现。高等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 ,学校要落实和完善弹性教学管理 ,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资源 ,为保障“学习自由”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0.
《果实的共同特征》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认识果实在结构方面的共同特征 ,课前调查中发现学生基于以前的生活经验认为 :苹果、梨、葡萄等是水果 ,能生吃就是果实 ,外边那层薄薄的皮就是 (水 )果皮 (公共场所常有“请勿乱扔果皮”的字样 ) ;青椒、茄子、黄瓜等是蔬菜 ,做熟了可当菜吃的就不是果实。学生对果实和果皮的认识存在着偏颇。如果教师再按旧的教学方法教 ,既不利于对果实概念的理解 ,又不利于学生主动走出误区 ,形成正确认识。通过对新的科学课程标准的学习和思考 ,我觉得“以人为本 自主探究”是新教学思想和观念的立足点和基础 ,…  相似文献   

11.
“红外线探测实验”旨在通过红外热效应来揭示红外线的真实存在,该实验因为真实再现了历史上赫胥尔发现红外线的实验探究经历,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其探究能力和科学精神,所以频频出现在各种新课标教材中。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普遍反映,即使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涂黑,  相似文献   

12.
源远流长的武术是中华民族古文明的优秀遗产。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军事战争的实践中,我们的祖先发现和总结了徒手攻防的科学规律,创造了我国武术宝库中流派众多,各具特色的拳套。尽管各种拳套千姿百态,绚丽多彩,但在运动技巧上对“动”与“静”都有具体的要求。我国著名的查拳非常强调“行如风,站如钉”,华拳则要求“动如奔獭,静如潜鱼”,而包括查、华等拳种的长拳运动,其最鲜明的技术特点之一就是“动迅静定”。鉴于“动迅静定”对武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现行中学历史教材《中国古代史》在提及“魏孝文帝改革”时,曾指出改革“促进了北方各民族的融合”。日常教学中,时有学生提出“改革怎样促进了融合”之类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单从历史学的观点和理论去解释,是很难详尽其因的,但若以民族学的理论去解释,则通俗易懂。斯大林曾指出,“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建立在共同经济生活基础之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其中,“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的四个特征,任何一个独立完整的民族,必然…  相似文献   

14.
<正>科学概念的建立是基于对大量客观事物的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抽象出这一类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特征而得出的。科学概念教学是课堂教学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在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概念的过程中,如果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分析、概括、辨析、推理等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更深入、灵活、有效地掌握概念,长此以往也会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品质得到提升[1]。当下概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概念教学的过程被省略,直接将概念塞给学  相似文献   

15.
在现实中的各学校,“问题学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一直困扰着家庭、学校和老师。只有深入探讨“问题学生”的演变特征和形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才能使“问题学生”的家长和老师走出困境。使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调查发现,“问题学生”虽然其特点复杂多变,表现形式和严重性也不一样,但他们有其共同的演变特征:学习兴趣淡薄,求知欲望低下;心胸狭隘,是非观念模糊;性情急躁,缺乏自控能力;痴迷网络游戏,不断放纵自我行为;青春期躁动,畸形的早恋倾向;头脑简单,法制意识淡薄。  相似文献   

16.
自进入新课改以来,有一个共同的声音——呼唤生态课堂。生态课堂以人为本,关注人性,突出发展,充满活力,是学生成长的乐园。《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科学素养,涵盖的是多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法、调查法从非物质文化的角度分析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所包含的特征,并以佛山黄飞鸿狮艺武术馆为例,剖析“活化”后的民族传统体育特征在其发展中的作用,揭示民族传统体育在不同的发展方向中各特征的“活化”表现,从而得出民族传统体育的科学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其中人的因素起决定性作用,它不是一种机械运动,不可能有一种统一的操作方法,因此教学方法、教学环节可以有各种派系、各种模式,势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共同探索”。同时在不断的教学实践当中,立足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读书、联想”的做法。  相似文献   

19.
新编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物理课本编排了“阅读材料”栏目 ,“阅读材料”向学生们提供了许多课外知识 ,它把知识传授和思维训练及学科学的乐趣与艰辛紧密结合 ,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 ,对促使学生多动脑、学科学爱科学及发展物理智能启迪非常大。一、用“阅读材料”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课本每一章的“阅读材料”都是紧扣教材内容的 ,学生们只要几分钟的阅读便可以从中受到激发 ,深深地感觉到物理课的乐趣。例如 :“谁快 ?谁慢 ?你知道吗 ?”一文是列举了各种动物的速度 ,使学生们在比较毛虫、蜗牛、蝴蝶谁快的过程中进一步加…  相似文献   

20.
一、用学具,促进数学概念的形成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让学生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如一年级学生学习“__比__多__、__比__少__”这节课时,先让学生摆一摆苹果和梨子,比一比,谁多谁少,通过学具操作使学生感受到两个不同数量相比较有同样多的部分和相差的部分(多的部分或少的部分)。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用学具先拿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让学生一个一个地去分一分,看每份有几个苹果。还可以让学生把6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