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集体主义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我们必须以集体主义作为一种根本的社会价值导向,为社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精神保障,从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2.
急剧变革的时代,迫切需要对集体主义价值观重新审视,并对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进行透析。因此,构建大学生以社会责任观为导向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传承、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相碰撞的新集体主义价值观,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如果对中国麻将扣美国桥牌的游戏规则进行一番细致的分析,就会得出这么一个结论:麻将体现了中国人不善合作的特点,而桥牌则恰好表明美国人更擅长于集体工作.本文用比较法探讨了中国麻将心理和美国桥牌心理产生的原因,以及二者对各自国民的影响,进而说明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团队精神对于集体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职业学校学生所面临的是提高自己的技能,修技以成才,为企业所用,为立业奠基,但是目前很多学生自己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的价值观与企业诚实敬业、恪尽职守、团结协作的价值观相违背,顶岗实习时因为不能适应离职或被迫离职的情况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5.
孙涛 《职大学报》2014,(6):38-41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原则,社会主义法制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践行有着重要的作用。集体主义原则贯穿在社会主义法制的各个领域,因此社会主义法制成为践行集体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心思想,而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和原则。并且,集体主义原则无论是在社会主义法制的宪法领域,还是行政、保险等领域,都有其踪影。所以,社会主义法制对集体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起着关键的作用,它能够在践行中提供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7.
劳动的意义不仅在于创造财富,满足人生存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在于它是人自身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手段。按照现代汉语的释义,劳动即在;人类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活动。马克思提出"劳动创造价值,价值源于劳动",这是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价值理论偏离了这一原理,就不是真正的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导人们普遍认同和自觉遵从集体主义价值观,是一项综合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作不懈的探索和努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集体主义价值观受到严峻挑战。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以集体主义为主导地位的价值观仍具有其客观必然性。只是随着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集体主义价值观增添了时代内容,孕育了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21世纪的文盲下了一个十分恰切的符合现实的定义:未来的文盲不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莱辛说:“如果上帝一手拿着真理,一手拿着寻找真理的能力任凭选择的话,我宁愿要寻找真理的能力”。中国古语也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等等古今中外的种种论述不胜枚举,但都凸现和张扬了一种思想和理念:学生学习的本质或本真不拘于知识的学习,  相似文献   

10.
自学能力是一般能力在独立学习活动中的综合运用。要培养中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师首先必须抓好课前预习 ,其次必须抓好课堂训练以及对课后的复习指导。  相似文献   

11.
12.
听力技能的培养对教师来说是个难题。学了几年英语的学生听不懂英语,抓不住瞬息而逝的声音,并非少见。在英语课堂上,读和写的教学占了课堂大部分时间,听力技能的训练常常被忽视。其结果,课堂上出现了许多不能令人满意的情景,学生因为听不懂英语讲解,而默不作声;教学进展极其缓慢,教师出于无奈就一直用汉语教英语,听力技能的交流无从体现。  相似文献   

13.
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因素很多,现代研究证明非智力因素是造成学生学习差异的重要原因。因此,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学习习惯是摆在中学数学教师面前的紧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俗语有云:“有志者事竟成”,只有认为自己可以取得成功的人才能取得成功。美国知名作家爱默生也曾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由此可见,自信心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提问能力,让学生拥有提问的权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实现事质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以前,我们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这对于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是非常必要的,但它却忽视培养学生提问能力,发展学生聪明才智的缺陷,同时也加重学生学习负担,使学生学得呆板,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不能进行思维发散。  相似文献   

16.
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能力是人们带着强烈的探索动机,通过发散思维努力寻求事物之间的差异,主动积极地探究事物的新奇,在思想上摆脱一切陈旧的束缚,发现新的原理,萌发新的观点的能力。本文拟就此方面浅谈几点体会,求教与大家。1.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发散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创设问题情景,将问题筹划为各种形式,例如学生自我设疑、质疑,自行发现问题,师生共同释疑等。教师平时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兴奋点,每遇刺激  相似文献   

17.
《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从小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因此,科学课的教学也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教学目标由原来的学习知识转变为培养学生具有“用科学”的素养;教学方法转变为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探究学习科学的素养,我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深刻领悟到这两点的转变对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起到确定性的作用。现就这两点谈谈我的心得:一、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用科学”的素养。以往的教学是教师常常把教学目标单一地定位于将教材上的知识教给学生,让学生掌握。这样学生学到的就是单一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不能紧密地联系起来,也不利于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现在,科学课的教学不单是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要在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能力的培养中,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力也要得到培养。例如,在教学《食品包装上的信息》一课时,如果只将书中的知识告诉学生,学生就只会获得简单机械的知识,只知道食品有生产日期,保质期等知识。现在教师利用书本中的知识来教,提前要求每组同学准备至少五种食品的包装,然后在...  相似文献   

18.
一、充分用好反映空间观念的课程资源 由于以往课程中这方面的资源非常缺乏,因此选择与空间观念密切相关的题材就显得十分重要。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课程标准》不仅在“空间观念”的提法上加入了一些新的元素,而且在内容上做了相应的安排,提出了一些新的具体目标,如:第一学段的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以及有关变换的直观内容;第二学段的“能辩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应置”,“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展开图”,以及丰富的变换坐标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课程资源,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一、直觉思维及其特点什么是直觉思维?似乎有点不好捉摸。其实,它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思维方法,只要留意考究,随时可见。一位数学家对于出现在他面前的问题,常常能迅速做出较准确的猜测,在几种可供选择的证明方法中确定那一种证明是有效的。一位历史学家,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查明某个历史时期发生的一切事件。他虽然常常并不能说明其间的理由,但似乎有某种“本能”的东西,使他感觉到只要抓住某几个事件,就能推知和猜想到还发生过別的什么事情。一位有经验的医生,也不需要按照教科书规定的程序,对每个病人做全面的检查。  相似文献   

20.
浅谈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运用心理学知识对体育兴趣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导致学生体育兴趣淡薄现状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