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记》的悲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记》的悲剧性,通过描写悲剧英雄来体现;《史记》中的悲剧英雄分七种类型、三大系列,而且大多是社会悲剧、英雄悲剧和性格悲剧.司马迁借描述悲剧英雄来实现自己的写作目的,抒发自己的冤愤,揭露炎凉的世态.  相似文献   

2.
圆满的结局是大众普遍的追求,然而《再生缘》就其本质来说是悲剧性的——悲剧性的结局、悲剧性的爱情、平等意识与现实的悲剧性冲突,这也是时代的悲剧、女性的悲剧。正是这种悲剧性使作品愈加焕发出绚丽的光彩,也愈加凸显出它的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3.
张爱玲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带有比较浓烈的悲情性格色彩,表达出了作者对于自由爱情生活的美好向往。《半生缘》这部小说是张爱玲的代表作,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有顾曼桢、许叔惠、沈世均三个人,他们之间的爱情产生了曲折的故事。作者以三个人的故事作为切入点,深度剖析男权、父权和金钱对于女性人性、爱情、婚姻的压抑,展现了文中不同的人物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4.
《呼啸山庄》是英国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创作的长篇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交缠着仇恨与折磨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对善恶的看法,并折射出当时社会的生活现实。本文结合黑格尔的悲剧理论对这部小说中人物命运的悲剧性、作者本身的悲剧性、社会现实的悲剧性以及“爱与恨的悲剧性”这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分析作品的悲剧性,帮助读者理解人物、品读作品。  相似文献   

5.
自从作为一盘艺术大餐被搬上春晚的舞台后,喜剧小品以其独特的幽默表现形式一直深受观众的喜爱。本文将以小品《街头卫士》为例,运用关联理论解释其幽默语言,希望能从理论的角度说明关联理论对幽默具有非常强的解释力,从而为观众更好地解读和欣赏喜剧小品提供一个新的语用学视角。  相似文献   

6.
莫里森是非裔美国小说家,她的历史意识非常强烈,对美国社会对黑人历史的抑制和忽视十分关注。《宠儿》是她的代表作品,通过对美国内战前玛格丽特·加纳的真实故事进行挪用,讲述了一个被自己亲身母亲杀死的黑人女孩复活后复仇的故事,深刻地批判和反思了美国的奴隶制,对人的良知进行拷问,使生者真正地见证苦难、直面苦难。通过运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对这部作品的悲剧情节、悲剧冲突和悲剧效果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7.
《金云翘传》是明。清初的一部才,佳。小说,在明末清初的人情小说中应有一定的地位。本书故事大意是王翠翘和金重倾心相爱,无奈好事多磨。金重因事离京,而王家则大祸临头,王翠翘为了王家不至于家破人亡,自愿卖身牺牲自己而顾全大局。由此王翠翘踏上了那条漫长的屈辱苦难之路,受尽了磨难吃尽了苦头。像其他的才子佳人小说一样,王翠翘和金重及家人以大团圆的美满幸福的结局结尾。但它与其他同时期的才子佳人小说有相异的地方,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风貌。虽然本书也是按照《金瓶梅》、《平山冷艳》、《玉娇梨》等书相同的命名方式,从书中…  相似文献   

8.
张泓 《保定学院学报》2009,22(5):102-104
<李逵负荆>是水浒剧代表作,作品喜剧性很强.喜剧性主要通过由误会和巧合引起的数次冲突构成.剧本情节真实生动.人物形象鲜明.  相似文献   

9.
世界名著《巴黎圣母院》中的女主角爱丝梅拉达艳丽、善良、纯真,寻觅着美好绚丽的爱情,最终却被无情的现实所吞噬,为爱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鲁迅先生曾说,"悲剧是将人生的美好撕碎了给人看"。大作家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凭借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构建和细腻同时又不缺乏深度的艺术创作方式,谱写出了爱丝梅拉达短暂人生中的爱情悲歌。  相似文献   

10.
作为历史演义小说,人们往往注意到余象斗《三国志传评林)和《列国志传评林》相对浓厚的史传结构和笔法,而忽视了其自身的另一种文学因素——喜剧情节的展示与描写。在喜剧手法上,《列国志传评林》在《三国志传评林》的基础上既有继承也有创新,但由于《列国志传评林》作为《三国志传评林》在商业利润驱使下最早产生的列国志小说的效颦之作,艺术上比较粗糙,因而其在喜剧情节的经营上呈现出某些明显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李叔同是中国20世纪的传奇式人物,他在音乐、美术、文学、戏剧、佛学等方面都有很深造诣,有着诸多开创性的功绩。在早年的留学生涯中,他专攻西画,在向日本油画大师黑田清辉学习的过程中,深受其印象派绘画技法的影响,并成为中国第一个画印象派油画的人。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是彻头彻尾的悲剧,书中每个人物都具有悲剧性,既有家庭、社会、礼教造成的社会悲剧,也有人物性格造成的性格悲剧,还有人始终不能摆脱的命运悲剧,更有人性的缺陷、弱点造成的人性悲剧,而贾瑞就是社会悲剧、性格悲剧、命运悲剧以及人性悲剧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3.
《西游补》是《西游记》众多续书中篇幅最短、艺术成就相对较高的一部章回体长篇白话神魔小说,在小说中作者董说将孙悟空的形象进行了一系列悲剧化的改造.这些悲剧化的改造体现出作者对社会国家的思考,并以小说来映射国家衰亡的社会责任感,这也是《西游补》在众多《西游记》续书中脱颖而出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小品作为独特的艺术形式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逐渐形成了短小精悍、幽默风趣、雅俗共赏、针砭时弊的语言风格.本文运用格莱斯的合作原则探析喜剧小品<不差钱>的语言特点及其幽默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诗经>诗歌中存在着大量的性隐喻,经过认真的挖掘与解读,原始的健康而粗野的原始态在"礼"的约束下若隐若现,美丽的词藻背后又不乏真挚的爱情的流露,<诗经>堪称是中国性爱文学的源头.  相似文献   

16.
《十日谈》创作是卜伽丘喜剧意识具体化、形象化的体现。从《十日谈》艺术表现看,卜伽丘喜剧意识为:以取悦大众为目的;用人性理解、乐观自信的心态观照生活,用通俗方言和诙谐口吻讲述故事;以讽刺、机智、幽默等艺术手法,实现对否定性喜剧形象的理性超越,对肯定性喜剧形象轻责加赞颂;以“大小框架”加附表层结构及内在喜剧基本环节的结合为总结构形态,实现喜剧意识向喜剧效果的转化。  相似文献   

17.
《送别》是李叔同先生借美国音乐家J.P奥特威创作的《梦见家和母亲》的优美旋律和我国古体诗词的悠长意蕴,二者完美结合、浑然天成创作的一首学堂乐歌。整首歌充满了人生哲理,蕴藏着禅意,给人启迪。在艺术形式上达到了"情在意中,意在言外,含蓄不尽,期为妙谛"的中国美学传统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8.
阮大铖与李渔是古代卓有成就的两位喜剧作家,他们的代表作《燕子笺》《风筝误》运用巧合、误会(错认)等编剧技巧进行情节设置,构建喜剧情境和运用“自曝其丑”的方式来塑造喜剧人物是其共同之处,体现了古代喜剧创作的共同规律.相比之下,李渔的喜剧创作更加具有平民化色彩;减少巧合而多运用误会的情节设置也使得他的喜剧更为合情合理,符合生活真实;生旦正面角色的喜剧化更是李渔对喜剧人物塑造的创新和开拓.  相似文献   

19.
分析<孟子>中的心性学说,讨论<孟子>中的"心"和"性"的多层含义,探讨儒家哲学实现理想道德人格的机制.认为孟子谈到的心包含本然心、自然心、应然心三层内涵,性则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道德属性两种,理想道德人格的实现就是以本然心为基础,扩充至道德完善的应然心状态.孟子的心性学说为当今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优秀的古代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20.
《榆树下的欲望》展示了复仇、乱伦、杀子的伦理悲剧,埃本因母亲的死要报复父亲卡伯特,而他的复仇又引发了与继母阿比的乱伦之恋,孩子成为乱伦的产物,而这种伦理混乱必然造成伦理犯罪,即阿比杀子。深陷伦理困境的埃本与阿比别无选择,只能接受伦理道德的审判,接受破坏伦理秩序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笔者运用文学伦理学的批评方法分析剧本所呈现的伦理混乱现象,以此揭示作品的悲剧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