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书与读网     
关于读书和读网,都是“读”,但却是两种“读”法。阅读书籍的行为,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读”这种行为和书籍乃至其他印刷媒体的兴起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传统意义上说,读书让我们获得沉淀积累下来的知识、并且能进行个人的冥思,我们可以说,广义上的“读书”,实际上是和人类发展自身识读能力、进行线性的、抽象的思维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2.
邬和镒 《图书馆论坛》2000,20(3):92-93,95
“中国名人读书生涯”丛书,已出版《毛泽东读书生涯》、《鲁迅读书生涯》、《胡适读书生涯》等11本。这套丛书属传记类,一般来说,侧重写传主读书、治学、著述及其方法。但人生道路不同,更兼“文无定法”,故传主生活经历的取舍、写书方法的采用不尽相同,多依传主的实际情况而定。人,不能离开社会,他必须在当时的社会中走过,故翻阅这套丛书,不但能了解、认识传主(尤其是他们的成才之路),而且能学到许多近代现代历史知识,十分有益。《康有为读书生涯》(黄正雨著,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20万字)和《孙中山读书生涯》(张笃勤著,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1…  相似文献   

3.
读书     
我先有感觉后有思考.这本是人类共同的命运。但这一点我比别人体会得更深。我不知道五六岁以前都作了些什么,也不知道是怎样学会阅读的,我只记得我最初读过的书.以及这些书对我的影响:我连续不断地记录下对自己的认识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我母亲留下了一些小说,吃过晚饭我就和父亲读这些小说。[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5.
《出版史料》2011,(4):21-21
王云五只读过一年半私塾,后在校学习过二十二个月英语。但他一生勤奋读书,成为"自学成家"的典范。他对读书做了深刻的解析:"文字的发展成为传至远方与后世的书籍,书籍也就成了人类思考结果的库藏。读书者可以从库藏中予取予求;任意与尽量满足其欲望。手执一卷可以上对邃古的哲人,远对绝域的学者,而仿佛亲聆其以言词吐露毕生思考的心得。这样的收获,真可谓便宜之至。"(王云五:《我怎样读书》)因此,王云五一再强调说"做到老,  相似文献   

6.
在前进中鲁迅也还不免摸索着.步步为营地走着。现在,我试从他阅览的书籍中找些思想的线索.也许这是我自己的一种极初步的学习、工作方法,未必准确能够说明问题,姑且试试吧!  相似文献   

7.
日本"儿童读书推进运动"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阐述了日本儿童读书推进运动的产生和发展,介绍了日本在推进儿童阅读活动中实施的一些可行的方法和措施,着重分析了其运动开展的特点。并指出了数字化给其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功利性读书的文化报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认为“功利性读书”不是历史的必然,而是人类读书活动的一种波折。我们必将遭受功利读书的报复,必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功利性读书”是由社会就业力不足导致的问题。要想根本改变这种状况,我们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我们相信为了人类和自己的全面发展而读书的春天必将来临。  相似文献   

9.
在所有关于书的格言中,我最喜欢赫尔岑的这句话:“书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年轻人的忠告……种族、人群、国家消失了,但书却留存下去。”  相似文献   

10.
档案随想     
《四川档案》2013,(2):27-27
经常都在接触档案,就是很少思考,什么是档案,档案又是什么。梢案是一沓卷宗。工作调动时,管人事和组织工作的同志.会很神秘的对你说,档案我们已经给你寄到你要去的单位了,请放心!一脸的庄重和严肃。  相似文献   

11.
甄西 《出版经济》2005,(5):17-17
有人批评说,与热闹的大众传播媒体相比,日本国民渐渐远离了读书生活,失去了宝贵的时光。要夺回流失的读书时光,还需要相当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读书是一个人接受教育、发展智力、获得教养“的最根本途径,是一个民族文明传承和文化发展的希望,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软实力和综合国力。”4月21日,新闻出版总署党组书记、署长柳斌杰在中央国家机关“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启动仪式上如是说。  相似文献   

13.
大学历来是人类化传承的固地,也是最大的潜在图书市场。当代大学生在思考些什么,阅读些什么,他们在购书形式及内容方面表现出哪些倾向,这都是书业界必须长期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书籍是一种知识产品,它是人类最重要和历史最悠久的文化传播媒介之一,迄今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一本好书能够令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甚至令人废寝忘食.它不仅仅是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的一种媒介,还显示着作者与设计师个人的智慧和独特的本性.文化的发展最集中地反映在书籍的内容和形式之中,历代积累的精神财富在书籍中得到最全面、最充分的体现,所以书籍被认为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起着沟通与多方互动的作用,它承载信息大、流通广,又具有人文情怀.因此,它成为人类传播信息、交流思想、传承文化的完美产物.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记者杨嘉)"读书是一个人接受教育、发展智力、获得教养"的最根本途径,是一个民族文明传承和文化发展的希望,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软实力和综合国力。"4月21日,新闻出版总署党组书记、署长柳斌杰在中央国家机关"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启动仪  相似文献   

16.
郁柳 《新闻世界》2010,(10):145-145
欣赏优美动听的庐剧唱腔,是一种纯朴自然的音乐享受,欣赏一段庐剧唱腔,其实也是一次学习,一次探讨,一次共勉的过程。欣赏庐剧唱腔,首先要了解庐剧,关心庐剧,喜欢庐剧,热爱庐剧。庐剧的唱腔主要分为主调和花腔两部分。  相似文献   

17.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的生产、传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信息主要载体之一的图书,其传统地位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校园中,随着学生读书量的减少,由此引发的阅读理解能力的下降以及读者日益脱离图书馆的倾向等诸多问题都显现出来。信息化走在世界前列的日本,这种现象就更加突出。该文以创价大学图书馆开展的全校读书运动Soka BookWave(SBW)为例,介绍了日本大学图书馆应对信息化浪潮冲击的多项举措,希望给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和功能定位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论丛》1999,(2):41-44
1987年6月,在武汉市江汉区图书馆借以过渡的不足60平方米的阅览室里,一场冠名“金桥”的读书、评书活动正在悄然举办,到会的读者、作者和编者总共不过20来人,所评读的书籍也仅有一本——武汉作家杨书案所著小说《半江瑟瑟半江红》。  相似文献   

19.
朱熹不仅是道学大师,而且还是阅读学大师。朱熹是谈论读书方法最多的中国人。朱熹的弟子把朱熹所论的读书方法概括为六个方面,这六个方面涵盖了读书的各个方面的要求,现代人们读书也应该遵循这些要求。综合考察朱熹所论的读书方法,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今天的读书人关注:读书为明道穷理;读书之法在于熟读精思;“心不公底人,读书不得”。  相似文献   

20.
静嘉堂随想     
初见静嘉堂说得夸张一点,初访静嘉堂已是上一世纪的事情了。 几年前到日本做访问学者,日本汉学家山根幸夫先生知道我的专业,一见到我,就力劝我去静嘉堂看看,还热情为我准备好了给静嘉堂文库长的介绍信。访问静嘉堂,对我可谓是与专业有关的唯一夙愿。我早就知道:日本静嘉堂与清季藏书家陆心源的(?)宋楼有着一段割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