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辛亥革命时期最被人注意的革命报刊之一,是在汉口出版的《大江报》。半个世纪以来,不少有关辛亥革命和报刊史的专著,都提到这个报纸,盛道它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贡献。《大江报》之负此重名,并不是由于它的刊期长,它创刊于1911年1月3日,半年后就被迫停刊了。也并不是由于它是文学社的机关报,文学社当时还是秘密的革命团体,其影响也仅及于湖北一带。其所以受到重视,乃是由于发表了《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这篇著名的评论文章的缘故。  相似文献   

2.
《大江报》的前身为《大江白话报》,1911年1月3日创刊于汉口,是湖北革命团体创办的第二个机关报。湖北革命团体的第一个机关报是创刊于1909年10月8日的《商务报》。《大江报》与《商务报》可谓一脉相承,代表的同为革命团体,《大江报》报人也几乎是《商务报》的原班人马,承袭了《商务报》的报刊主旨及风格,  相似文献   

3.
辛亥革命时期让人最注意的革命报刊之一,是在汉口出版的大江报。半个世纪以来,不少有关辛亥革命和报刊的专著,都提到这个报纸,盛道它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贡献。大江报之负此重名,并不是由于它的刊期长,(它创刊于一九一一年一月三日,半年后就被迫停刊了。)也并不是由于它是文学社的机关报。文学社当时还是秘密的革命团体,其影响也仅及于湖北一带。其所以受到重视,乃是由于发表了《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这篇著名的评论文章的缘故。虽然相隔只有半个世纪,由于文献失征,对于这篇脍炙人口的文章,倒有些传闻异辞了。首先,关于文章的题目就众说  相似文献   

4.
黄昆仑 《湖北档案》2005,(11):40-41
“大江流日夜,鼓吹功不朽。” 武昌起义前夕,有一张革命党人创办的报纸不遗余力地为推翻封建统治的民主革命“鼓与呼”。它虽然仅仅发行了三个月即被查封,但它所起到的作用却是无可估量的。这张报纸就是名的《大江报》。首的两句诗,是名报人胡石庵对它的赞誉。[编按]  相似文献   

5.
以刊载《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的革命号角,而享誉报坛的大江报,经历了极为艰辛的三起三落的革命途径。革命派之商务报被鄂督瑞澄封禁后,革命党人“卷土重来之志,迄未稍衰”。时有黄梅富家子胡为霖有一笔资金,准备投入煤矿,经同乡梅宝玑等多方劝导,同意转投报业,自是,大江白话报于一九一○年十二月十四日诞生于汉口歆生路。胡为霖自任经理。由詹大悲、何海鸣分任正副主笔,实际上成为革命派掌握的一份报纸。该报初为小报性质,日出一小张。未几,英国水兵无理殴毙汉口人力车夫吴一狗案发生,震惊全国。反动地方当局屈服于帝国主义压力,为了钳制舆论,特通电各省报刊不得评载。独大江白话报“据实  相似文献   

6.
破天荒的学潮同《苏报》连结清末在上海出版发行的《苏报》,是以“《苏报》案”而彪炳于史册的。它是“鼓吹革命之健者”。《苏报》怎样鼓吹革命呢?一般论述都着重于清廷控《苏报》的一系列排满批康的政论。其实《苏报》的革命起因,与当时的学界风潮有极大的关系。从我国近代学潮风起于青苹之末起,《苏报》立即参与并给于积极热情的支持。可以这样说,革命的《苏报》是革命的新闻事业与革命的学生运动在中国的第一次联结。  相似文献   

7.
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潮,在此期间,国人也掀起了第二次办报高潮(第一次是在戊戌变法时期),即资产阶级革命派办报高潮。它是从孙中山先生1900年在香港创办《中国日报》开始的,此后,革命党人在海内外创办了大量的革命报刊。近代武汉是国内的一个经济文化中心,受革命思潮影响较早,从而成为了辛亥时期与上海、岭南并立的国内三个宣传中心。而当时武汉最有声望的报纸首推《大江报》。(一)《大江报》的前奏1905年武汉地区最早具有革命倾向的报纸《楚报》在汉口英租界创刊。1905年冬,《楚报》因揭露清政府出卖主权…  相似文献   

8.
陈建国 《新闻世界》2004,(11):70-71
地方新闻是地方媒体坐拥的一个富矿,充分挖掘这座富矿.这对地方媒体强身健体、抵御外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断地强化本地新闻在版面上的地位,不断地增加本地新闻的版面.始终充当本地新闻发布的“第一媒体”.这是《大江晚报》创刊九年来坚持的一贯做法。从2003年6月1日至今,《大江晚报》将第三版辟成了一个专门报道昨夜、今晨芜湖发生的新闻的专版,名叫“昨夜今晨”。版面开设一年来,以及时、客观、贴近生活、敢于说真话、为百姓办实事而受到读的喜爱,成了《大江晚报》又一个深受读欢迎的“拳头”版面。读说:“昨夜今晨”版是《大江晚报》向读奉献的一道“鲜活、麻辣、家乡味十足”的“新闻大餐”。  相似文献   

9.
《新闻与写作》2004,(5):34-34
1915年底,袁世凯花巨资买下英国曼彻斯特卫报一个版面,授意自己的法律顾问古德诺和有贺长雄发表《君主与共和论》等文章,为自己称帝作鼓吹。并令人译成中文,交上海亚细亚报发表。同时,袁世凯党同伐异,封杀反对舆论,强奸民意,一时间,万马齐喑,九州喑盲,“举国沉沉,悉含鬼气”。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1848年席卷全欧的革命风暴中,创办了“革命无产阶级最好的机关报”①——《新莱茵报》。《新莱茵报》的全称是《新莱茵报·民主派机关报》,虽然举的是民主派的旗帜,但“它到处,在各个具体场合,都强调了自己的特殊的无产阶级性质”。②随着革命与反革命决战的临近,报纸的语调变得叵猛烈和热情。最初不能一下子写在自己旗帜上的无产阶级性质,在决战时鲜明地写下了。在革命年代,《新莱茵报》是德国最有威力、最有影响、最善于鼓舞无产阶级群众的报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前的报纸副刊自从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中文报纸《申报》于1872年开创第一年,即“以词章补白”,引发了以后的报纸副刊。1897年,上海《字林沪报》设副刊《消闲报》;1900《中国日报》辟副刊《鼓吹录》,此后,一般的报纸都腾出固定版面设置文艺副刊,文艺副刊成为报纸不可或缺的一翼。以“五四”时期的四大副刊为例,稍作展开。1916年《晨钟报》创刊于北京.1918年底改组为《晨报》。创刊伊始,既固定在第七版刊载文艺作品,但无副刊称号,1919年2月,宣布改革第七版,倾向于新文化运动,李大钊曾参与工作…  相似文献   

12.
周军 《新闻世界》2011,(10):150-152
《朔望报》、《武风鼓吹》是辛亥革命前夕诞生在宁波的两份报刊,它们积极传播军国民思想,倡导尚武精神,鼓动民众强健体魄、勇于竞争;激励民气,抵御外寇,推翻专制,为宁波的光复革命构建了舆论环境,积聚了革命力量。  相似文献   

13.
陈撷芬担任鼓吹女权、提倡女学的《女报》主编时,只有十六岁。陈撷芬生于一八八三年,湖南衡山人,生长于江苏阳湖(今常州市)所以取笔名为“楚南女子”。父亲陈范赞同康梁主张,一九○○年出资承办《苏报》。陈撷芬耳濡目染,很有志向,她创办《女报》,就是走向社会、立志改革的一次尝试。陈撷芬常以主笔和记者的身份,撰写“论说”、“演论”和新闻报道。她文字优美,观点鲜明,风格泼辣,极受女界欢迎。读者称陈撷芬为“报界奇女子”。她擅长写政论,文章锋芒所指,已不仅是封建夫权,而是“朝廷大官小吏”,不仅要求妇女独立、男  相似文献   

14.
《新闻大学》2012,(4):155
芜湖日报报业集团于2006年6月6曰正式挂牌,是安徽省第一家体制改革成立的地市级报业集团,与芜湖日报社为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属市委直属事业单位。集团拥有《芜湖日报》、《大江晚报》、《金周刊.芜湖广播电视》、芜湖手机报、《皖江传媒》和江东网(原中国芜湖新闻网)等"四报一刊一网",下辖大江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芜湖大江报业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印务有限责任  相似文献   

15.
秋瑾为革命英勇牺牲,至今已有五十五周年。紀念这位女革命家,我們不能不想起《中国女报》。《中国女报》是秋瑾于1906年在上海創办的,它是我国早期的妇女刊物之一。 1906年春,秋瑾由日本归国。当时的革命形势是:孙中山領导革命的总机关——“中国同盟会”已經成立,资产阶級革命派的思想在战胜了改良派的思想后,  相似文献   

16.
《立报》是抗日战争之前在上海风行一时的一张小型报纸,从1935年9月20日创刊,到1937年11月25日因上海沦为“孤岛”而被迫停刊,前后只发行两年零两个多月的时间。历史虽不长,但它的声誉却盛极一时。直到今天,新闻界中从当时过来的人,谈起《立报》来,觉得它确实办得不错,在办报的方针、报业管理、编辑采访、推销发行等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由于《立报》积极鼓吹抗日救国,要求民主、进步,使得这张“小报中的大报”能够盛行一时。它的销数在“八·一三”淞沪抗战时曾高达20万份,超过了当时的《申报》和《新闻报》。  相似文献   

17.
7月“苏报案”发生85周年(1903年)。“苏报案”:辛亥革命前著名的政治事件。《苏报》1896年6月26日创刊于上海,创办人胡璋。1899年由陈范接办,宣传改良,倾向革新。1903年夏,《苏报》支持“中国教育会”和“爱国学社”的活动,聘请章士钊为主笔,章炳麟(太炎)、蔡元培等为撰稿人。发表推荐邹容的(《革命军》和章炳麟《驳康有为政见书》的论文,鼓吹革命。清政府勾结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于6月底逮捕了章炳麟。7月7日查封了《苏报》馆。《苏报》的主编章士钊等人事先走避,被捕的章炳麟和自行投案的邹容在一场以清  相似文献   

18.
《采.写.编》2008,(2):F0004-F0004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蓝。《井冈山报》系中共吉安市委机关报,全国统一刊号,面向全国发行,是一张具有井冈山革命老区特色的对开八版日报。 《井冈山报》1949年7月20日创刊。近年来,《井冈山报》秉承“坚持导向、对接市场、面向读者、服务社会”的办报宗旨,  相似文献   

19.
《天民报》 1912年,湖南出现一家鼓吹“社会主义”的报纸《湘汉新闻》,不久改出《天声报》,同年十月又改出《天民报》,次年为汤芗铭封闭。这家报纸属于江亢虎的所谓“社会党“。江亢虎是个冒牌社会主义者,后来堕落为大汉奸,在汪精卫的伪政权中充当要职。《湘汉新闻》的主办人先是孙冀预,他曾参加同盟会,又曾当过清廷忠实走狗黄忠浩的幕僚。据张平子说,他是个投机分子。后与国民党成本璞合作。这家报  相似文献   

20.
戴季陶是国民党著名的理论家,对国民党政府的理论建设建功卓著,深得孙中山和蒋介石器重。他撰写的《孙文主义基础》、《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等小册子,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与封建道统思想进行了巧妙融合,提出“仁爱是革命道德的基础”,革命“是从仁爱的道德律产生出来,并不是从阶级的道德律产生出来的”,鼓吹阶级调和论,取消阶级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