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记者卧底,选择的是一条在黑夜行走的路,也是挑战自己的生存极限。夜总是那么黑,黑暗的角落里暗藏着龄龊之人的苟且之事,黑暗中又遍布陷阱,杀机四伏。有些记者干嘛不安份呢?除了好奇生,还有责任心。有的记者真的舍身取义的味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有的记者可能经过卧底,引爆了“地雷”。这也好,让行走着不再度被炸得血肉模糊,能多在阳光下昂首阔步。但有的记者却拿捏不准分寸,卧底卧进了粪坑里,实在让人笑掉大牙,可悲但不可耳,种豆长在棵断肠草,事与愿违,谁之过呢?我们相信,读者并不傻……  相似文献   

2.
<正>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近年来,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在一些舆论监督报道,都采用了卧底的方式去挖掘和呈现,不仅报道形式更加吸引眼球,这些卧底记者也深受广大受众及同行所尊敬,因为"卧底"需要的绝对是不可或缺的可敬可畏的职业精神。一、"卧底"报道频频抢眼在人们的印象中,似乎从前只有在电影里才对"卧底"有过一些了解,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卧底"已经跨越到新闻界"试水",尤其是近两年在一些行业内流传着  相似文献   

3.
新闻采访中有种常见的采访形式,叫做"隐秘采访"也是俗称的暗访。这种形式已经被广大观众所熟知,比如在一件"医疗纠纷"以病人家属身份,与医院方面对话,或者比如以购房者的身份到售楼处假装买方以套出对方本应对购房者所说的话,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有效规避了媒体公众性质的缺陷,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而近来"暗访"这种形式的采访,又演变成了"无间道"——卧底采访。记者干着警察的活儿,"新闻爆料人"成了"线人","记者"化身为"卧底",然后将所获取的画面展示到电视画面中,或者报纸网站等媒体中进行传播,确实博的了不少眼球,使得卧底采访愈发流行,然而卧底采访使用失当,会给媒介及整个社会带来许多的不利影响,并产生新闻越权,侵权等诸多法律问题。本文将通过一系列卧底采访的案例,分析卧底采访的是与非。  相似文献   

4.
石野 《中国记者》2012,(5):55-56
海军陆战队员出身的我,因为将特种兵的侦探技能与新闻记者探求真相的强烈意愿融贯于调查生涯中,也因为本人以暗访的独特采访方式,揭开了一个又一个黑幕,采写了大量有社会影响的揭黑报道,十多年前任《南方都市报》记者时,就被人称作“卧底记者”“打虎记者”.我也曾多次被同行和新闻学子追问:是什么促使你不顾生死多次深入暗访?你是如何从事卧底的?暗访时如何把握是与非、合法与非法的底线?如何进行自我保护而叉能揭开事实真相?  相似文献   

5.
前段时间,南方都市报记者打入替考团伙,曝光江西高考替考事件,引爆社会关注。然而,对于记者卧底替考的调查手段,舆论表现出不同的态度,焦点集中在"卧底替考是否涉嫌违法或者违背新闻伦理"。事实上,对于"卧底"或者其他隐性采访手段,这样的争议已不是第一次出现,记者的隐性采访一直面临着法律风险和道德悖论。本文从隐性采访的概念和特征入手,通过对这种采访方式带来的法律和道德风险的分析,找出记者在暗访时所要遵循的原则,并对于相关立法提出呼吁。  相似文献   

6.
郭全中 《传媒》2015,(17):24-25
近日,一则2015年普利策奖的本地报道奖得主之一KuzNIa因为付不起房租而转行做公关的新闻引爆了媒体圈,不少记者在感慨"无冕之王"光环不再的同时,又发出虽不愿当公关但又不得不当公关的无奈,但实际上,记者只能转型做公关吗?记者如何才能实现更好地转型呢? 做公关是门槛最低的转型路.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陈先红表示,根据国外的一份调查报告,国际上三分之二的新闻从业者选择跳槽时都会到公共关系行业.这是为什么呢?是什么原因让长期以来从事舆论监督的、当惯了"甲方"的记者转型去做"乙方"呢?  相似文献   

7.
纪录片是把光投到黑暗的地方.黑暗的地方是什么?不是别的,是历史.把历史中黑暗的地方照亮,让隐藏的历史和生活的秘密成为‘敞开'和‘豁亮',使其有价值的东西不被时间所沉沦."2009年,澳门回归祖国已经整整十年,十年沧桑岁月,澳门经历了风云变幻.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仅仅是弹指一挥间,但澳门十年却蕴含着太多的"变与不变".  相似文献   

8.
从"红心鸭蛋"到"茶水发炎",一面是记者的社会责任、公众的知情需要,一面是随时会陷入的责难、非议,甚至道德困境、法律纠纷。隐性采访,这种不公开记者身份,或者公开记者身份但不道出真实采访意图的采访手段,让记者们爱恨交织。在法律允许范围内,隐性采访对危害社会和公众利益等行为的舆论监督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把握不好又会伤及自身,甚至影响到记者职业的公信力。在实践中,对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可以进行隐性采访,对哪些人、哪些事又不便采用这种方式?在采访中,哪些事情不能做,或者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做?为此,需要在采访前做好哪些准备?隐性采访的底线和尺度在哪里?实践中应如何把握?本期就此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9.
童兵 《今传媒》2007,(4):10-11
我是在全国第五届舆论监督研讨会上认识"卧底记者"石野的.他中等的个子,两道剑眉,小平头,挺直的腰板,不俗的谈吐.分手时他送我一本自己的长篇传记《卧底记者--我的正义之旅》(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读罢全书,我对这位已过而立之年的年轻记者油然生出一片敬仰之情.  相似文献   

10.
新闻敲诈不断发生,损害了媒体、记者的形象,也让舆论监督面临相当的困境。“你们自己都这样,有什么资格监督别人”,是媒体人不得不面对的诘问。
  新闻敲诈,让所有媒体人蒙羞。但这么干的媒体、记者,毕竟是极少数。因为极少数媒体和记者而对新闻行业做全面否定,不是理性的态度。目前社会环境仍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推进社会进步,媒体的监督功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东莞涉黄、上海福喜事件等事关公共利益的重大事件,都是媒体记者不畏艰难,甚至卧底发现和曝光的。一次次“假如没有媒体监督”的假设,凸显了媒体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1.
做个好记者是从事新闻工作的人们的理想。但有的人吃了一辈子新闻饭,却碌碌无为,有的人则把自己的作品和名字留在了新闻史上。那么怎样才能具备一个好记者的基本素质?笔者认为,最根本的是要坚守职业道德.秉持职业精神,以高洁的人品去锤炼高尚的文品.以坚实的职业精神去塑造让人敬服的职业形象。  相似文献   

12.
稍一留心,手头就剪辑了几则假记者的报道:假记者雷嗣建在郴州市落网,冒牌记者史明高在盐城市被抓获,假记者卫晓午在伊川落入法网……这些假记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在被揭露前曾瞒过不少人的眼睛,都捞到过不少好处:或饱餐酒肉大宴,或获取大量财物,或骗得巨额现金,有的甚至高达几十万元。这不得不使我们深思:假记者事件为何屡屡发生?他们的骗局为何经常得逞? 现在,记者是个热门职业,虽说不上是什么“无冕之王”,但也处处受人尊敬。有的人崇拜记者并非都因为记者能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能报道新人新事,  相似文献   

13.
卧底     
读新近出版的《徐铸成自述:运动档案汇编》,触目惊心得有些恍惚。这位在新闻界卓有声望的人物,也当过"告密者""卧底"。记得2009年3月,章诒和先后发表两篇文章,揭露"告密"和"卧底"人的行径。《谁把聂绀弩送进了监狱?》认为,是聂绀弩  相似文献   

14.
很长时间以来, 部分媒体尤其是新媒体的"星"闻报道着实"火热",对明星的花边轶事、生活八卦,一炒再炒、热度不减.2005年,台湾"第一美女"林志玲在大连拍广告坠马,不幸折断了6根肋骨,但凡善良之人,无不同情,可是竟有记者从她伤后的一张照片,"推断"出她曾做过隆胸手术,此番被马蹄踩爆了盐水袋云云.前几年,居然还有记者瞄上了商场的女试衣间,一番"卧底", 拍到央视女主持人王小丫的试衣照片,某门户网站便隆重登出,引来一伙无聊之徒频频跟帖:"再来点露的. "试问,这样的"星"闻,趣味何在?意义何在?道德何在?导向何在?  相似文献   

15.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我们的记者理论上都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但在实际采访和写作中,有的却往往要出偏差,何故?这大抵与这些记者不注重客观实际,不勤于思考有关。 有的记者,认定“耳听是虚,眼见为实”,因而在采访中只相信自己的眼睛,而不动动自己的脑子,总认为只要是自己亲眼所见,再加点“合理想象”,就可以写报道了。结果,得出与客观实际不相符合的错误看法。 有一组《长沙市上空落下一块五斤重的大冰  相似文献   

16.
张晶 《记者摇篮》2006,(6):14-14
如何独辟蹊径,写出角度精巧、引人入胜,在社会上引起反响的好报道来呢?记者认为,要想在现今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取胜,占有更多的新闻源必须学会做一个优秀的“卧底”、一个生活的“卧底”。“社区”也能出大事做生活的“卧底”,顾名思义首先要深入生活。记者多年的采访实践表明:“社区”是发现和挖掘新闻的一个好地方。笔者这里所说的“社区”,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比街道更小的行政区划,而是有别于以往较大、较广、较高层面的,更小、更细的采访对象。这个“社区”既可以是一个单位,也可以是某一个事物或是某个个体。目前,占有社区资源已被越来越…  相似文献   

17.
2015年开年不足一月,不少官员已经前仆后继栽倒在饭桌上,先有上海踩踏夜公款吃喝的领导被处理,近来又有深圳官员吃娃娃鱼、殴打暗访记者被停职。事发后,涉事官员大多摆出一副无辜的表情,纷纷喊冤,有的解释说"只是吃夜宵",有的号称是"自掏腰包",可是不管他们有多少五花八门的理由,舆论的审判都让他们"百口莫辩"。这究竟是为什么?皆因赴饭局的"姿势"不正确!谁埋单是定性中央反四风,反的是公款吃喝,反的是贪污腐败。谁来埋单,成为了给饭局"定性"的重要考量。上海踩踏夜辩称"吃夜宵"的领导们,11人消费近  相似文献   

18.
记者"职业浮躁征"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入采访第一线,关注最真实的社会,掌握第一手的采访材料,这应是记者工作的常态.但曾几何时,网来网去、电话采访、"剪刀+浆糊"式的拼抄式写作,成了一些记者工作的基本模式.甚至还出现了少数"无专车不远行、不邀请不出门、无领导陪同不采访"的"贵族记者",吃部委、泡会议、取材料的"白领记者","吃、拿"的"贪利记者".有的记者即便下基层采访,也是隔山看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与生活若即若离,同百姓隔膜疏远.  相似文献   

19.
在没有举报人提供的确凿证据、一切只能靠记者调查获取时,暗访成为一种必要的手段。但有时候就不得不采用一些以“明访”为名的迂回策略。而隐性采访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将新闻现场进行真实还原。隐性采访的记者,工作类似于警察的“卧底”,但在合法性上又显尴尬。他们在采访中面临的最大的困难,不只是险恶的环境和内心的挣扎,而是身份的不被认同。  相似文献   

20.
记者素质,贵而不玄 新闻记者,是一个奇特的行业。其工作特点之一就是经常单兵作战,因而,其个人素质的适应性,往往给工作成败带来影响。 采访同一新闻人物,有的记者虽然礼数周全,得到的却是敷衍,甚至被利用;有的记者松弛自如,却让对方视为知己,得其肺腑之言。采访同一事件,有的记者只能就事论事,在提问时冷场,在现成的新闻上勾勾划划;有的记者却能穷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