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异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列斐伏尔作为一个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通过对人生存异化的各种表现形态和异化的根源的分析,得出了一种生存论、存在主义的异化理论,这也使列斐伏尔的异化理论与马克思和所有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异化理论相区别。  相似文献   

2.
“异化”一词,在德国古典哲学以前,还不是一个专门的哲学术语,它指的是权利的转让、关系的疏远和精神错乱等等.到了德国古典哲学时代,“异化”才被规定为重要的哲学范畴.马克思在扬弃了前人的异化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异化理论,而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乔治·卢卡奇在其代表作中根据马克思的论述,阐述了资本主义物化现象,试图恢复异化概念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卢卡奇所说的物化也就等同于异化.  相似文献   

3.
异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异化问题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国外学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热点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开展以来,国内学者也围绕此问题展开了深入而系统的探讨,归纳起来看,在理论层面突出地体现为三个方面:对异化概念的理解、对异化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和发展中地位与作用的分析、对马克思异化理论内涵特质的诠释。这些研究成果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回顾和反思这些研究成果,不仅能为我们继续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性提供理论养分,而且也能为我们深刻剖析现代社会、反思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异化理论由马克思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由于异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而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异化.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其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劳动异化这一章中详细阐述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异化现象的表现、实质以及如何消除这一现象的方式.创立自己的独特的异化劳动理论。本文着重从异化理论的历史演变来考察马克思异化理论中蕴涵着唯物史观的一些萌芽。  相似文献   

6.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不同人物对于异化理论的不同认识,代表性的有卢梭、黑格尔以及费尔巴哈,马克思在继承发展前人的理论基础上提出异化,青年卢卡奇的物化理论虽然是在马克思异化论上的继续,但实则歪曲了马克思所谓的异化。  相似文献   

7.
在东欧“非斯大林化”的历史过程中,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从重新阐释马克思开始展开思想解放运动。其中,南斯拉夫实践派立足于马克思的实践理论,重新阐释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彼得洛维奇就是其中较为代表性的人物,他强调马克思经济政治理论中的哲学维度或人道主义因素,把人置于哲学思考的中心,以异化为研究范式阐释了新的历史时代的人的异化问题,通过扬弃异化实现人主体性的复归,重新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维度。  相似文献   

8.
现代性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但与此同时,与进步相伴而生的种种问题也成为很多现代哲学家们反思的中心课题.现代化进程中的异化问题是马克思批判现代性,批判资本主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对于解决现代性带来的"工具主义理性",极端的个人主义以及消费异化等种种问题提供了指针作用.反思现代性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时代向纵深推进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仍然焕发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9.
分析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具体内容,其核心是人与人的异化.异化劳动是人的解放过程中的必要阶段,共产主义是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着眼于人本主义与经济学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的过渡性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可以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剥削和异化现象,同时,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下称<手稿>)中提出了著名的异化劳动理论,以此展开对资本主义商业的批判和对共产主义的憧憬.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其批判资本主义商业文明的有力武器,体现了马克思对人类疾苦的关切.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马克思早期批判资本主义商业文明的理论基础,它既具有历史的进步性,也具有其历史和逻辑的局限性,这导致马克思成熟时期对异化理论的摒弃.  相似文献   

11.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梅林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层面上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依据这一阐释定向,梅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方面做出了自己的理解。厘清梅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对于我们正确把握第二国际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与异化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真正钥匙。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既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观察和分析人与社会的方法。本文从马克思、恩格斯封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入手,概括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含义,即个人的“类特性”在个人那里的全面发展、个人的“社会特性”在个人那里的全面发展、个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并初步探索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政治文明、市场经济、物质文明、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的建设、建立中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来看,毛泽东的实践观是融合了马克思主义传统实践观和中国传统湖湘文化中的知行观的产物,从而具有了双重的文化特质,这一特质形成的可能性前提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湖湘文化中的知行观两者之间具有的相似相通之处,现实性基础是现实的革命实践的需要。这一双重文化特质是未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典型示范。  相似文献   

14.
平等观是毛泽东政治哲学中最重要的内容,近年来引起国内学术界关注和重视并取得了不少成果。系统而深入地梳理和总结毛泽东平等观的研究状况,对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建构与发展无疑富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历史”视野作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珍贵遗产,是马克思对近代知性思维和黑格尔辩证法的双重超越,彰显出“人的存在的现象学”的特有品格。马克思诉诸“历史”本身的实现来消灭现存事物的态度及其所孕育的釜底抽薪式批判方式。是我们特别应该习得的。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非历史地对待马克思哲学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贻害无穷。其学理原因在于对马克思“历史”视野的误读和遗忘。这要求我们吃透马克思“历史”视野的真精神.重新认识马克恩哲学革命的珍贵遗产,立足“历史”本身,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6.
王倩 《许昌学院学报》2012,31(1):119-123
异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话题,列斐伏尔作为一个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研究了日常生活中所存在的异化,从与马克思不同的角度对人类生存异化的含义、异化产生的根源、异化理论的内容以及异化的消除等进行了探讨,把马克思只应用于经济领域中的劳动异化扩展到日常生活领域中,丰富了异化理论的内容,但他把异化普遍化和永恒化了,最终陷于困顿而无法突破。  相似文献   

17.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阿格尔从马克思自然观、异化劳动理论和危机理论出发,提出了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危机理论"。按照他的看法,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危机已取代经济危机占主导地位成为主要的危机类型;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所导致的"异化消费";解决生态危机的出路在于"期望破灭了的辩证法"。文章意在对阿格尔"生态危机理论"进行全面阐述并作出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可是一段时期以来,“哲学无用论”已经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在国内逐渐形成了一种普通群众不懂哲学、青年学生不爱哲学、只有哲学工作者才关心哲学的奇怪现象。其实,从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哲学及国人的思维方式有机相结合的过程就能看出,只要寻找到合适的路径和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是完全可以大众化的。  相似文献   

19.
青年马克思“异化”理论既是马克思哲学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异化”理论的重要一环。从“异化”理论发展史来看,青年马克思“异化”理论承前启后,是“异化”理论这条历史长河中最深厚的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