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李倩 《职业圈》2014,(3):125-125
特色农业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独特的农业资源的充分利用,区域特色产品的开发,并将其进一步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可以充分利用区域内的特色资源,提高地区农业的竞争力。本文以河北省赞皇大枣产业为例,对赞皇大枣产业现状以及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发展文化产业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文化产业所生产的文化产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追求和价值判断。近年来,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态势。柳州是一个老牌工业城市,具有汽车、冶金、制造等众多资源优势,文化产业发展基础相对薄弱,面临发展动力不足、融合度不高、区域优势不明显、市场主体不够活跃等问题。该文根据这些困境提出了发展路径:优化制度供给,完善文化产业市场体系;资源深度共享,开拓融合产业边界;科技引导,以工业化思维育新板;通过文化产业打造网络长红城市等。因此,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对于柳州的经济转型和升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柳州市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路径,可以为柳州及其他工业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汪永臻 《中国名城》2023,(12):19-23
建设智慧城市,其最终目的是要解决城市发展问题和民生问题,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满意感和幸福感,对推进城市治理能力的提升和服务水平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按照有关智慧城市的基本要求,并借鉴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价方法,构建了甘肃省智慧城市评价体系。根据《甘肃发展年鉴(2022)》以及2021年甘肃省各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收集了7个一级指标和25个二级指标的原始数据,采取因子分析法计算出了14个地区的各个一级指标的综合得分和排名,利用系统聚类法将14个地区分成4个级别加以评价,为甘肃省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一带一路"建设为背景,以武威市举办文化活动为案例,结合本地社会经济发展及城市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具有历史文化资源的城市文化发展策略进行研究与分析,从三个角度提出了优化建议及策略,以期能够对中小城市的文化发展与城市形象的树立提供参考,促进城市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克里斯·比尔顿的创新战略模型为理论框架,借由观察文化品牌"一刻talks"的运营案例,分别从价值创新、成本创新、容量创新、市场创新、边界创新等维度来分析其商业模式创新,并指出文化品牌应当以内容带动产业发展,以创意思维实现差异化定位和多元化运营,为其他文化产业品牌的商业模式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吴晶琦 《文化学刊》2011,(2):102-106
东北大振兴,为东北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文化产业先行。振兴东北绝不只是单纯的工业振兴和经济振兴,而是一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等在内的系统工程,是整个社会事业的全面振兴。在大振兴的宏图伟业中,文化的振兴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优化社会软环境,提升社会发展力,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振兴的主要出路是发展文化产业。辽宁省文化产业的大繁荣与大发展,对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本文在深入研究了辽宁省的文化产业现状基础上,客观地分析了文化产业中的优势及不足,并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以更好地促进辽宁省的文化振兴与繁荣。  相似文献   

8.
建设公园城市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指示,而推动公园城市生态价值转化则是公园城市建设的关键发力点.其生态价值转化的根本逻辑是通过科学合理配置生态资源、社会资本等发展要素,促进生态价值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价值体系的耦合发展,形成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位一体的复合效益,从而满足人民的多层次需求、构建高质量发...  相似文献   

9.
王姗姗 《职业圈》2013,(11):160-160
2012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以进一步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本文以文化产业的建设为例,介绍中原经济区在发展文化产业上存在有优势和不足之处,并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19世纪的“产业区”,到20世纪70年代的“新产业区”,再到1990年波特正式提出“产业集群”,国外产业集聚研究跨入新的研究阶段。在中国,产业集群现今也成为一种充满活力的区域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文化产业管理学科的出现与发展,是为了适应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对文化人才的需求。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不同高校有不同特色。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作为一所西南地区的地方艺术院校,培养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具有应用型和针对艺术文化管理产业两个特色。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结合学校整体定位和专业特点、地域特点、综合教学条件的支撑,培养具有独特知识体系的应用型人才是其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必然的方向。以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为例,试图揭示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多元化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2.
以马林诺夫斯基为代表的功能派主张任何文化都有一定的功能。绘画是文化艺术形态的一种,是一种形象艺术,是在二维平面上以手工方式临摹人物或自然景物,其自身必然承载着具体的功能。本文将要分析的农民画属于绘画的特殊种类,存在历史悠久,最初的功能主要是宗教和娱乐,代表着较大众化的普遍的艺术审美。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今农民画成为书画市场中低档的热门购品,需求催生供给,五通镇紧跟时代脚步,借助其有利条件,成立众多画坊。农民画的功能进一步转化为经济增收与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3.
文创产品成为推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动力。针对桂林文创产品的创新策略进行研究探讨,设计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进而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发现,桂林文化产业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但文创产品市场仍存在瓶颈。为此,针对现存问题,提出要注重满足消费者需求和喜好、加强与相关产业的合作、利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平台等多方面措施。同时,也要注意创造独具特色的产品,将历史文化元素融入普通商品中,创新文创产品。文化内涵与设计融合、多样化的产品类型、个性化设计以及生态环保等创新元素,将有利于桂林文创产品的市场表现和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14.
无锡市区开放式公园分置于三个区域。市中心区域典型的为城中公园、体育公园和运河公园。市郊区域典型的为惠山森林公园、环蠡湖风光带。市边缘区域典型的为十八湾生态观光带。无锡市区开放式公园的建立,结合了市民生活、文化历史、自然山水,为市民提供了休闲领地,美化了环境,提高了生存空间质量,加深了历史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5.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校园文创事业迎来了蓬勃发展。但目前校园文创产品开发还处于初步的阶段,缺少特色的产品。该文分析总结了国内外高校文创产品的开发及推广现状,以华东理工大学为操作示范,提炼校园文化元素、采用多种设计方法,对其销售模式和宣传模式进行了梳理,期望为其他高校的特色化文创打造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化景观建设是宜居城市的一项重要任务。扬州作为联合国公布的中国少数几个宜居城市之一,这些年来在此方面已做了较大努力,但从扬州的历史文化底蕴来看仍嫌不够。如对盐商和徽派文化的展示,对清代帝王巡游活动的展示,以及对扬州明月文化的体现,对古九州之一的历史余脉的体现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可做。尤其应该注意对地域文化精髓的深层展示,以增强宜居城市的个性化色彩。  相似文献   

17.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产业转型的经济压力,如何突破产业瓶颈,在新一轮经济发展和地方竞争中取得优胜地位,已经成为各地政府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在突破产业瓶颈的产业转型中,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园区已经成为地方政府实现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要路径。本文着重考察当前国内方兴未艾的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模式,分析不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在对温州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实践开展实证考察的基础上,提出文化遗产再利用的植入式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模式,并阐明其建设理念、运行体系和运行绩效,为国内同类城市开展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舒丹 《文化学刊》2014,(6):140-142
文化产业的法律促进与规制是市场化、社会化、全球化在文化产业发展方式中所引发的重大结构性变革从而带来的对上层建筑的重构要求。本文主要以出版业为例分析我国文化产业立法现状及问题,反思文化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出版产业发展的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市发展已由增量时代转向存量时代,山地城市存量空间更新、激活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山地城市遗留了大量密度高、环境差的老旧小区、棚户区,以及低效闲置用地,这些空间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相背离,亟需更新改造。以贵阳市老城区(云岩区、南明区)为研究实例,探究山地城市更新改造策略。首先摸清贵阳市老城区城市更新底数,并总结老城区目前更新存在的困境,然后针对性地提出分区引导、容量控制、分类实施、政策保障的更新策略,最后提炼出几点适用于山地城市更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文化同化现象日趋明显,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生存空间缩小、传承困难、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失威胁、传承人分布区域结构不均衡、面临坚守与转行两难的窘境,并提出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阐释能力、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联盟、建立传承人多元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