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摩登天空”唱片公司的老板沈黎晖送给我几张碟.都是他们自己的厂牌.我扔在家里,偶尔听一听,其中就有一张碟叫《沉默如谜的呼吸》.是歌手周云蓬的第一张专辑。  相似文献   

2.
有感于妻子爱看《焦点访谈》阎玉才我妻子是一名普通工人,她看电视的口味,我最清楚不过:音乐会、电视剧等。可自打去年,她看电视却多了一个内容,喜欢上了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节目。我很纳闷。有一次,我问妻子其中原因,她脱口而出:“那里说的都是老百姓想知道...  相似文献   

3.
一只盛放才气的篮子──读潘真的《岁月·风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真的这本书叫《岁月·风景》,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出版,是她的第二本书。第一本叫《永远的雨季》,我也看过。第一本封底有她的照片,黑白的,不太清晰,却分明是个纯真的少女。第二本封面也有她的照片,彩色的,很清晰,却分明是个少妇了。变的是年岁,不变的是她的才情。看《永远的雨季》,你不知她的忧愁,忧愁也是一种快乐。看《岁月·风景》,你不知她的性别,人世的沧桑,抹去了胸前的凹凸,也抹去了脸上的红颜,剩下了一个苍老的嗓音在叙述过往。只有在或开头或结尾那朗朗的一粲,你会惊异于自己的颟顸,这聪慧的江南女…  相似文献   

4.
十多年来,在我从事新闻工作的日子里,一个问题始终在我的脑海萦绕:我离法拉奇究竟有多远?欧丽亚娜·法拉奇(OrianaFallaci)是20世纪最著名的新闻工作者、战地记者和小说家之一,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尤其在第三世界和发展中国家,她被人们视为一种反暴政、反集权、反专制的象征,广为热爱自由、追求民主的人士所喜爱。她的《风云人物采访记》,可以说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政治关系风云录。就凭这本书,法拉奇确立了她的“国际政治采访之母”的地位。它不仅体现了法拉奇的新闻采访技巧和专业训练素质,而且放射出一种罕见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这段日子,《大长今》无比流行,我是一听到那韩语主题歌,就觉得隐忍的不爽——我承认我有一定的文字癖,对完全无法知晓内容的表达有偏见。陪着家人也看了几集,我却悠悠想起《阿信》,还有谁记得阿信呢?身世飘零的小阿信,6岁就出去打工,十几岁有过短暂的感情,但很快烟熄火灭,后半生就是在与命运博斗。她与大长今,都是同样多舛,依靠勤劳、勇敢以及智慧,与那有时眷顾她有时虐待她的上苍搏斗。《大长今》是一部女性的成长史。  相似文献   

6.
我和金凤没有共过事,前年才熟悉起来。最初从报纸上得到的印象是:这位新冒出来的同行写得很多,什么都写。那是在刚刚建国的时候。曾经有许多年看不到她的东西了,这是当时大家共同的命运。然后,大概是一九八一年底,在《刘伯承回忆录》里,意外地读到了她的《难忘的一课》,那是关于建国前夕她访问刘帅的回忆。我在刘邓大军当过随军记者。我也有我的难忘的一课,并且不止是一课而是许多课。刘帅确实是如金凤所写的那样地吸引人,那样地叫人爱戴,叫人尊敬,叫人永远也不会忘记。读着,读着,我感动极了。  相似文献   

7.
当我站在领奖台上戴上军功章时,内心非常激动,我想,这军功章也有《军事记者》的一半。考军校落榜后,我立志要在新闻报道方面干出点成绩。凭着旺盛的热情,采写了上百篇稿件,竟连个“豆腐块”也未发表。在我进退两难时,商丘军分区政治部的领导向我推荐了《军事记者》(当时叫《新闻与成才》)。我一边学习杂志上介绍的经验,一边自己努力实践。几年来,我已在军内外报刊发表文章400余篇,被三家新闻单位聘为通讯员。在领受了反复捶打的痛苦和欢乐之后,我将永远深深地恋着她———《军事记者》,一本能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充满希望…  相似文献   

8.
编辑的情谊     
一个人离开童年总是越来越远,可是童年的回忆永远是亲切的,多少事,历历似在眼前。一个作者对于创作道路上的起步阶段,也是这样,也有不少难以忘却的事。这一阶段,也许可以称为“创作的童年”吧。一九四六年夏天,《中国儿童时报》领着我走进儿童文学这个天地。当时尽管风雨如磐,在这个天地里还是有花香,有鸟语。《小朋友》、《童话连丛》、《现代儿童》、《儿童故事》、《儿童知识》、《儿童世界》、《新少年报》,集中在上海,它们都曾给我这个青年作者以帮助和鼓励。《小朋友》就是十分值得我纪念的一个刊物。  相似文献   

9.
绝望的主妇     
女人们最近流行看《绝望主妇》这部美国肥皂片。她总是紧跟潮流的,早早去音像店里买来全套,一口气不歇地把碟看完。和往常一样,看完之后她便化身为剧中人了。  相似文献   

10.
让概念的旗子飞扬起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胜龙先生说:“概念是一面旗,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资产,代表着一种市场凝聚力和号召力。”旗是一种标志,旗是目标、方向的形象化表现。概念是一种名词,是思想、理念的存在形式,它是目标、方向的抽象化表现,因而说概念是一面旗。放眼古今中外,我看到许多概念的旗子在迎风飞舞。“科学、民主”是五四运动的旗子,“永远增长、永远领先、永远在场、永远开放、永远梦想、永远新鲜、永远专注、永远运转、永远创造”是麦格劳-希尔集团的旗子,“选择《读者》就是选择了精粹文化”是《读者》的旗子,“做金钱的主人”是《富爸爸穷爸…  相似文献   

11.
“明天,我一定能买一张机票飞向天涯海角;但是明天,我不一定能抵达对门客厅的沙发。永远有多远?就有我到对门的客厅那么远。”今年重阳节前夕我把当乡村教师的年迈父亲从乡下接到省城来住。父亲此前从来没进过城。我带父亲到城里逛了一整天。父亲望着宽阔的大马路、川流不息的车辆、数不尽的摩天大厦,大开眼界。  相似文献   

12.
这是8年前的事了。这些年,我不知瞧了多少回镶在相框里现有些发黄的那张在北京前门城楼上与《新闻与成才》编辑的合影。每瞧一回,总有一种激情激励我向着人生制高点不停地攀登。第一次见到《新闻与成才》(当时叫《解放军报通讯》)是1981年。在我刚当兵的新兵连里,见一名叫刘长江的新兵班长手中有一本《解放军报通讯》,是讲如何写稿子的。后来我便经常借阅它并试着写起稿子来。不久,我就在驻地的广播站中了稿。虽是篇广播稿,我却非常珍惜她,因为她是《解放军报通讯》引我后来走上新闻干事岗位所播下的第一粒种子。后来,我当上《人…  相似文献   

13.
《今传媒》1996,(6)
读《当代青年》文\孔明对《当代青年》,我一直情有独钟。还在上大学的时候,每去阅览室,有一个重要任务非完成不可,那就是寻读新一期《当代青年》,总觉得叫《当代青年》真好,让人不由自主地亲近。读者永远是当代青年,反映的永远是当代青年的喜怒哀乐,单凭这一点,...  相似文献   

14.
今年过春节,除带上我的那位她,还有一位好友《新闻爱好者》陪同,回到老家邓州市白落乡歪子村。我是个新闻爱好者,是《新闻爱好者》领我走上新闻创新之路的。六年多来,我笔头子越写越有功夫,曾经在《解放军报》、《战友报》、《中国石油报》等十几家报刊上发表作品300多篇。在油  相似文献   

15.
《新闻出版交流》在出版类期刊中应该算是创办较早的,但我知道这本刊物,却已是她创刊后的第3年——1994年了。当时我在山西夏县的一所武警部队院校办学报,在资料室偶然见到这本杂志,才知道山西境内竟有两种编辑刊物,熟知的《编辑之友》外,还有一本《新闻出版交流》。粗粗一翻,竟被她那大气、新颖、活泼的版式所吸引,于是就把一篇稿子《编余随笔》寄了去。这篇稿子已寄上海《编辑学刊》,但两个多月未见回音。没想到不到半个月,便收到了《新闻出版交流》一位叫康宏的女编辑写来的一封信,在对拙稿给予肯定的评价后,谈了她的刊…  相似文献   

16.
《今传媒》1997,(12)
走近《税收与社会》文\孔明在林林总总的报刊里,我对一本杂志情有独钟,那就是《税收与社会》。当她还叫《西安税务》的时候,我因为写《税收史话》而闯进了她的世界,进而认识了她的创办者曹钦白先生。他是一位让人一见就想走近的人,所以我成了他座前的常客。几乎隔一...  相似文献   

17.
季玉 《新闻天地》2004,(4):54-55
没有了安妮,连嫉恨她的人都寂寞,古城的新闻圈子里更是少了一份活色生香。不过我并没有惋惜,她是应该属于更广阔的世界的。我只是闲时想起她,想那些有很好的烟很好的酒很好的谈话的夜晚,我宁愿她永远带着狐妖气息,而不要成为平庸的女人。  相似文献   

18.
我的图书室─—摘自《书的梦─—名家品书散文精选》作者:林语堂我在《人间世》杂志曾登载过姚颖女士一篇布置书房的文章,凑巧与我的意见相同。如果我也发表过一篇同题的文章,或是曾经遇见过她,那我一定会诬她有抄袭我的意见的嫌疑。因此我在她的文章末尾,写了一篇长...  相似文献   

19.
    
费雯丽有一双慧黠的大眼睛,精致的脸庞,细小的纤腰。据说当年邱吉尔曾在一次聚会上见到费雯丽,手下的人对他说:"你可接见她的呀。"可是邱吉尔说:"不,我要远远地欣赏上帝的杰作。"尽管受到病痛的折磨,费雯丽惊人的美貌迅速逝去,可是永远留在观众们心中的是她在《乱世佳人》中不朽的形象。  相似文献   

20.
京报四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宏 《新闻记者》2001,(7):25-27
一、《北京青年报》怎么了 ?我的一个朋友过去是铁杆的《北京青年报》读者 ,但是 ,去年开始 ,她不订北京青年报了 ,主要原因是广告太多。有趣的是 ,广告多反而提高了她的阅读速度 ,过去薄报时代 ,她需要花挺多时间看报 ,而现在进入了厚报时代 ,她倒是可以跳读了 ,理由很简单 ,她不看这些广告。这个朋友同时也是《环球时报》的忠实购买者 ,但是 ,最近她也不买了 ,理由类似 ,就是《环球时报》改版后 ,广告多了 ,内容少了。我注意到 ,她是一个网络迷 ,所以也许网络是她抛弃报纸的一个原因。对比《北京青年报》和《环球时报》是很有意思的 ,《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