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素梅 《教育家》2004,(5):64-64
在教育活动中,经常听到教师这样抱怨:学生总爱作对,还不讲道理,甚至是公开顶撞;我说的话学生就是不听,有时候串通起来和老师唱对台戏……对这些情况仔细分析,可以归纳为下列两种情况:一种是教师所提出的要求,虽然是完全正确的,学生也很难领会,有时候即使是领会了,也并不接受,甚至  相似文献   

2.
黄晓燕 《广西教育》2007,(7A):84-84
体育本身就是一种游戏,玩这种游戏的人应该是很快乐的。而有些学生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教师教学中过分强调外在形式的整齐划一,限制了学生个性发展,从而忽视了学生接受知识、技能的主体功能,使学生练而无趣;其次是为了考核、考察的达标要求,拼命地把体育课上成基本身体素质课,使学生练而无味;[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刘丽英 《青海教育》2001,(10):21-22
在语文教学中常遇到这种棘手情况:教师想方设法引导学生感知、理解、接受知识,学生却总表现出茫然无知,甚至提一些古怪、可笑、幼稚的疑问。尽管教师武断地下了结论,问题虽然得到勉强解决,但学生并未达到真正感知、理解、接受知识的境地。如何解决这个棘手问题呢?仔细探究起来,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教学中涉及的问题往往带有相当程度的模糊性,不是一下子就能分割清楚的,这就是语文学科的特点──模糊性。在语文教学中,从对词语、概念的解释,作品主题思想的理解,到作者写作意旨的探究,人物形象的把握,诗情画意的品…  相似文献   

4.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师生间的“固化”状态常常会自然或不自然地表现出来:一方面教师苦口婆心地教育学生,学生不但不接受,反而产生逆反心理;另一方面学生却时刻在呼唤老师的理解。这种“固化”是德育工作中的一种负现象,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会造成一种压力。论其原因主要有二个:一是教师的方法欠妥,选择的教育时机不够适当,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接受能力不够了解;二是学生误解教师的良苦用心,不理解教师的教育思路。如何改变这种“固化”状态,以期德育的正效应,笔者在学校德育中引入心理相对论,取得了很好教育效果。  …  相似文献   

5.
窦瑾 《教学月刊》2010,(6):36-38
走进课堂,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两种现象:一种是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相关的知识,都懂了,但教师还是按照事先准备好的教案,按部就班地在向学生“布道”,结果是学生因兴趣疲劳而“万马齐喑”;另一种是教师的教学内容明显超出学生的实际,学生接受不了,但教师还是自鸣得意地表演着“独角戏”,结果是学生因基础缺乏而“混混沌沌”.出现上述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设喻明理,就是在论证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或典故作比喻,来说明人们比较生疏的抽象的道理,以达到喻理结合、虚实相生、深入浅出的效果。这种议论方法,可以提高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一扫议论文中常见的枯燥、严肃之风,读后给人以新鲜活泼之感,是使议论文出“新”的一种常用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说穿了,就是在议论文中运用比喻,但目的是为了说理,为了使道理深入浅出,易于读者领会和接受。就设喻在说理中的运用篇幅来看,大致有两种情况: 一、局部性的设喻明理。这是相对于全篇而言的,也就是在文中的某…  相似文献   

7.
教师一片好心,却不能为学生所理解,教师的话对于学生具有了不可接受的意义,尽管教师一方用心殷殷、言辞谆谆,但学生一方却置若罔闻,无动于衷,热诚的教诲收到的回报是不被理解的冷漠,甚至是由于误解而引起的某种程度的抵触和对抗情绪。近年来,这种被心理学称为“意义障碍”的现象常使自己在教育过程中陷于非常尴尬、无奈的境地。面对这种困境,我曾满腹牢骚,人前背后,埋怨学生“不可理喻”,甚至大动肝火,  相似文献   

8.
教师是根据国家教育方针、按一定的教学目标培养人才的工作者。教师直接与受教育者接触,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这种影响,从质量上讲,有积极的,有消极的;从力量上讲,有强烈的,有微弱的。教育要求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具有能转变学生思想的积极的、强烈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权力影响力,另一方面是非权力影响力。所谓权力影响力,首先是指学生对教师有一种服从感,这是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以来的传统观念造成的;其次,学生对教师有一种敬畏感,这体现了职位所形成的社会效应;最后,学生对教师还…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为我们中小学音乐教师指明了通彻的教育方向,同时作为一种精神理念,它又始终贯穿于我们的教学实践。但在这个实施过程中,我们还是不断地产生着困惑,困惑于教师的激情昂扬与学生索然无味的对比;困惑于教师始终觉得简单的知识却得到学生云里雾里的一脸茫然;困惑于教师认为是神圣美好的音乐却不及那些连歌词都不清不楚的所谓流行……这些困惑的存在,有时候就直接产生了“剃头担子一头冷(学生)一头热(教师)”的课堂教学现象。于是很多教师在反思中感叹最多的就是音乐课怎么了?……  相似文献   

10.
李晓燕 《山东教育》2011,(17):24-25
阅读教学一直以来就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时间花费的多,收效却不大;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教学任务十分艰巨。由于我们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的偏差,以及实践经验的缺乏,课堂阅读教学出现了低效甚至是无效的现象。所以说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初中数学老师在课堂上证明一道平面几何题时,用错了公式,结论漏洞百出。一名学生当即指出了老师的错误,这位老师“解释”说:“我只是想告诉你们用这样的方法做题是错误的。”故事也许是虚构的,然而,生活中像这位数学老师一样死要“面子”的教师却并不少见:有在没有弄清原因之前就批评了学生,当真像浮现出来,却拒绝向受委屈的学生道歉的;有对学生的要求不切实际,却因为自己在学生中宣布过,不愿加以改正的……长期以来,一些教师形成了这样一种病态观念:教师说的话、做的事,对与错并不重要,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的教育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的差异,致力于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充分发展;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发展。然而,我们看到了学生的生命意义,却似乎忽视了对教师生命意义的关注;走出了“学习即被塑造”的误区,却走不出“教书是一种职业”的思维约束;看到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个体生命价值,却往往忽视了教师在学校教学中的生命体现;希望教师承担起完善学生生活的重任,可学校管理却没有给予教师一个展现完整生命的舞台。关注教师的生命与发展,是学校人本管理的核心和必然走向。  相似文献   

13.
物理学上称,当策动力的频率跟物体的固有频率相等的时候,受迫振动的振幅会达到最大值的这种现象,叫做共振。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否也有这样的情况:教师的“策动频率”与学生的思想、基础、能力的“固有频率”相耦合,使其达到最佳接受状态呢?看来也有。我们常常发现,很多时候,教师授A,学生只学得A(比A少些);也有时候,教师授A,学生也学会了A(教、学相等);还有时候,教师授A,学生却学出A~+  相似文献   

14.
语言文字是沟通作者和读者思想的桥梁。小学生如何通过这座桥梁达到领会课文思想内涵的目的,这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潜心领悟课文的深层教育意义,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渐渐进入课文所描述的场景或情节中,即让学生进入角色,自己领会其中的含义。当然,不排除教师的讲解,但教师讲解的目的,也仅仅是为了缩短语言文字与思想内容之间的距离,最终还是要让学生自己去领悟,而不是把某种思想硬塞给学生。叶圣陶老先生在谈到理解课文时,要求学生“语语悟其神”,就是这个道理。潜心领悟有两条途径,一是引导学生进入角色,领…  相似文献   

15.
一提起“减负”,有的老师认为,“负”就是家庭作业,所以一律不给学生留家庭作业。这种“一刀切”的做法未免失之偏颇。要真正“减负”,必须先明确:什么是“负”? 从学生的学习过程看,学生一般经历一个从不会到会(领会知识)、从会到熟练(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甚至技巧)的过程。其中,从不会到会主要是在课内完成的,而由会到熟甚至生巧就要求必须积累一定的训练量。这个训练量的大小受具体知识的难易程度、不同教师的传授方式方法及学生个体的智力水平和接受方式等因素所制约,所以并非所有的课时计划都能按时完成,并非所有的学生都…  相似文献   

16.
中学地理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就是教师按照教学计划认真地讲授教学内容,而有的学生就是听不进去,有的甚至连听的耐心都没有,在下面各行其事。老师花了不少功夫,却收效甚微。原因在哪里呢?当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但重要的一条是在教学中,教师没有真正地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振兴经济的希望在于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教书。虽然是老师的工作,但育人才是根本。当教师应当既能教书,又能育人。做老师的都有这样体会,那就是:教书育人的确不容易。有的老师说:“为了教育学生,我已经尽职尽责了,甚至为此付出了不少代价。但就是教不好。”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很多,但我认为主要是教育方法问题。我觉得,要教育好学生单有责任和干劲是不够的.关键是要把握好教育方法,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才能有效地教育学生。下面结合本人多年的教育经验,谈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8.
在每个学期,一般每个教师都至少要上一堂汇报课或者教研课。这就如对每一位教师的大阅兵:可以检查一下教师的上课水平怎样,是有所提高还是有所下降;教学中存在什么问题,还是有什么值得推广的地方。也使其他的老师多了一次学习的机会。最重要的是通过自己及教研组的教师的“磨”,使自己的教学水平跨上一个新的台阶。本来这是一种很好的教研方式。但现在出现了一种“做”课的情况:教者提什么问题,学生就能答什么问题。学生个个是神枪手,百发百中,绝不要担心课堂上学生卡壳,出现冷场的情况。一堂课下来,顺顺畅畅、圆圆满满。似乎老…  相似文献   

19.
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教师初次接触班级或学生所形成的第一印象,往往会深深地刻印在大脑中。但是对学生的第一印象却存在着一定的假象和片面性,教师如果不能自觉地注意克服,就容易产生错误的判断,作出错误的反应。   马太效应 在学校教育中常有这种现象:优生处处受优待,教师给他们的笑脸多,鼓励多,表现机会多,辅导帮助多;而差生则往往被冷落,越差的学生越得不到笑脸和鼓励,得不到教师的重视与帮助,更得不到过多的表现机会,这种现象也是一种心理上的偏差。   光环效应 这种心理偏差的特点是以偏概全,就好象…  相似文献   

20.
自省与自律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教师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孔子一贯倡导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孔子说:“子师以正,孰敢不正。”教师要率先垂范,言行一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学生。如果言行不一,教育学生助人为乐,互相关心,自己却自私自利,对学生的困难无动于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