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中国近代史上,梁启超的名字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不仅在政界叱咤风云,是维新派的一员猛将,而且在学术上也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一般人难以望其项背。他一生著述丰富,以其56年的有限生涯,创作出数以千万言计的作品,仅收入《饮冰室合集》的就有1400余万字。涉及范围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包括政治、哲学、历史、文学等各个领域。人们在广泛关注他辉煌成就的同时,往往对他的成长过程也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2.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近代名人手札真迹》中。有一封梁启超致盛宣怀的信,内容关于在上海创办女学堂事,从中可以看出梁、盛交谊,也可以看出张之洞等人对兴办女学的态度,对于了解戊戌以前社会思想动态,极有价值。此信为《饮冰室合集》、《梁启超年谱长编》等书所未载,亦未为《梁启超著述系年》所提及。此信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诗界革命论"传入韩国后,在韩国近代诗坛引起了广泛关注。各大报刊杂志纷纷介绍梁氏诗作及其相关诗论,这对近代韩国诗坛产生了影响。其中,对申采浩提出的"东国诗界革命论"的影响最为深远。申采浩受到梁启超的"诗界革命"观影响之后,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东国诗界革命论",构建了自己的诗歌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
5.
张华清 《师道》2011,(9):49-50
时下,大家常言:教育有四难——体制难动,教改难行.学生难教,教师难做。在此不谈其他,单说“教师之难”。有教师说:教师之难,不在教书在育人.教书易,育人难。此话欠妥。教书育人本为一体,人为割开.是不懂教学,更不懂教育。  相似文献   

6.
献身甘作万矢的 ,著论求为百世师。誓起民权移旧俗 ,更研哲理牖新知。十年以后当思我 ,举国犹狂欲语谁 ?世界无穷愿无尽 ,海天寥廓立多时。———梁启超梁启超自号“饮冰” ,取的是庄子内热饮冰之意。他一生“多变” :由改良而倾向革命 ,复又回归改良 ,由拥袁 (世凯 )而后反袁 ,由投段(祺瑞 )而离段。用他自己的话说 ,是“不惜今日之我与昨天之我斗争”。他的多变 ,常被人指斥“心无定见” ,甚至有人骂他是反复无常的小人。终其一生来看 ,梁氏实际是始终紧随时代与时俱进的。他一生“多变” ,他的爱国之情 ,新民之志 ,变革之心没变。他以其…  相似文献   

7.
佚名 《家长》2010,(2):37-38
号“饮冰室主人”的梁启超,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是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其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编成《饮冰室文集》。而作为父亲的粱启超,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全方位精心教子,  相似文献   

8.
于漪 《上海教育》2007,(10A):26-26
人们说中国先贤最喜欢“照镜子”,勇于自我反省。相传春秋时期卫国大夫蘧伯玉,孔子在卫国时曾住在他家。他“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对一生的思想行为作了深刻的反省。也有人日日反省的,《论语》第一章中就讲到:“曾子曰:‘吾目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反省了自己的待人接物和学习。[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王毅 《上海教育》2009,(15):88-89
【主要贡献和实践】 于漪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坚持既教书,又育人,善于正确处理教书和育人的辩证关系。她认为,如果离开了对人的培养,语文教学也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她主张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0.
单玉燕  纪燕 《考试周刊》2011,(46):22-23
如何做好高职科任教师工作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从三个角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张艳玲 《课外阅读》2011,(7):184-184
《中小学德育大纲》指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的内容和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教书”“育人”两者同等重。忽视其中的任何一部分都是教师的失职。  相似文献   

12.
《新民丛报》于1902年12月14日刊登了梁启超的《释革》一文,在当时正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无疑投下了一颗炸弹。  相似文献   

13.
徐开星 《福建教育》2005,(9A):16-17
智慧来自热爱。罗素说,教师缺爱,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夏与尊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确,如果不热爱教育事业,仅仅把教书当作养家糊口的一种职业,情感上冷漠麻木,工作上敷衍应付,得过且过,就不会追求教育中的智慧,最终会与智慧擦肩而过;如果不爱学生,不尊重学生,对学生抱有偏见,没有善意,遇到调皮的学生不能与之平等地对话。遇到突发事件受埋怨情绪干扰,教师就不能灵活机智地应对。  相似文献   

14.
杨阳 《文教资料》2006,(30):188-189
梁启超因《时务报》而名重一时,《时务报》也因梁启超而具有了独特的特色和影响。从这个联系出发,本文简要评述了梁启超及《时务报》。  相似文献   

15.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学者对梁启超思想的研究多集中在政治和学术方面,并对其宣传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文化道德思想作出了高度评价。我们在阅读《饮冰室文集》时发现,梁启超对中国经济问题也颇有研究,且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自己的经济思想。这与当时国内局势以及梁启超曾担任袁世凯政府的币制局总裁和段祺瑞政府的财政总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前些日子看电视连续剧《宝莲灯》,开始时每天都为二郎神想方设法迫害其外甥沉香而气愤。一直看到最后,我终于明白了二郎神的良苦用心。原来,二郎神迫害沉香,是为了磨练沉香的意志,是在煞费苦心地培养沉香成才。用现在时髦的话说,二郎神对外甥实施的是“挫折教育”。  相似文献   

17.
基于梁启超所著《李鸿章》一书,归纳分析梁启超对李鸿章的看法。梁认为李鸿章是“真将将之才”的兵家,是“为时势所造”的洋务“英雄”,是“应龙入井”的外交家;认为把晚清近四十年来之失政“皆归于李之一人”,将“怨毒集于李之一身”是不公道的。梁与李“政治上为公敌”,然能以公平之心为史,所述凿凿,所论淳淳,为今天评价李鸿章提供了一个值得认真审视的视野。  相似文献   

18.
梁启超是近现代传播西学的重要人物,在中国近现代的西学传播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西学思想大致分为三个时期:一、维新时期的"中西会通"说,二、流亡日本时期的"中西结婚"说,三、欧游后的"中西化合"说,内容虽有所变化,但体现了他一贯的文化主张和文化追求,即通过中西文化的交流、会通、融合,从而创造一种"不中不西,亦中亦西"的新文化。  相似文献   

19.
范丽梅 《河北教育》2005,(23):38-38
一位教师讲《詹天佑》一文时,有这样一段师生问答:  相似文献   

20.
我虽然已任教30多年,积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还是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使我认识到,以前的一些教育教学经验已经不适用了,所以,我特别认同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的要求,放下“经验”的包袱,更新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争取早日成为科研型教师,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