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笔者在整理新中国邮票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有些邮票是采用伟人的题词或诗词作为名称的。 一、1952年6月10日,毛泽东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邮电部于1972年6月10日发行编号39—43《发展体育运动》邮票1套5枚。 二、1963年3月5日,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1978年3月5日,邮电部发行J.26《向雷锋同志学习》邮票1套3枚。  相似文献   

2.
2005年1月25日发行《中国邮政开办集邮业务50周年》邮资片,邮资图为“50”字样,其中“0”以放大镜形式表现,放大镜下展现“1955 2005”及“中国邮政开办集邮业务50周年”字样,背景为邮票;装饰图为朱学范素描像及其为集邮业务的题词“方寸邮票知识百科集邮化丰富生活”。  相似文献   

3.
在“文革”撤销发行邮票中,与集邮界“见面”较早,而又议论较少的,可能就是这套编为文15的《毛主席给日本工人朋友们的重要题词》纪念邮票了。据朱祖威先生在《关于毛泽东给日本朋友题词邮票》(在《集邮》1989年第2期)一文中说,他是1976年春发现这枚于1968年11月从河北保定寄出的实寄封上洗下的这种邮票,其票幅尺寸和毛主席诗词邮票中的“沁园春·雪”一般大,图案上的  相似文献   

4.
何国辉 《收藏》2010,(5):142-145
2009年底,“大一片红”邮票拍出了368万元,《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带边纸及厂铭)拍出了78.4万元。2010年1月,在香港举行的拍卖会中,《全面胜利》四方连(带下厂铭)成交价高达667万港元,“黑题词”以92万港元落槌,以半枚邮票的形象出现的“大蓝天”竟以219万港元成交!这些未发行邮品为何如此风靡,屡创天价?  相似文献   

5.
读编往来     
《集邮博览》2012,(10):3-M0002
两幅配图有误 第9期第31页《自是花中第一流人去词存传不休》一文的倒数第二段,“2004年正值李清照诞辰920周年,为纪念这位杰出的女词人,山东省邮政局特印制李清照个性化邮票”,附图却是“1983年山东省首届邮票展览”纪念张。下面“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欧阳中石先生创作了《一剪梅》纪念一代词人李清照”,但附图是郭沫若的一幅题词。  相似文献   

6.
一个普通的集邮爱好者,能够收集到邮票设计家签名邮品,真是一件快事。本人自制一种明信片,贴上一套套精美的邮票,然后给邮票设计家寄去,征求签名。截至目前共收集到曾孝濂、俞宏理、陈全胜等十多位设计家题词和签名。精美的邮票加上设计者的题词和签名,使一枚枚邮票更加精美,大放异彩。现精选几枚,供大家欣赏。  相似文献   

7.
吉林雾凇和长江三峡、桂林山水、云南石林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景”。我国发行的第一套地方选题邮票就是《吉林雾凇》(1995-2),全套2种,票名分别采用江泽民主席赞美吉林雾凇的题词“寒江雪柳”和“玉树琼花”。  相似文献   

8.
2012年3月3日,辽宁省辽阳市集邮协会在辽阳弓长岭区雷锋纪念馆召开纪念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49周年、《向雷锋同志学习》邮票发行34周年座谈会,为此印制纪念封一枚,封图案是辽阳纪念雷锋标志性建筑——雷锋纪念碑。  相似文献   

9.
信息荟萃     
北京 第七届汽车展封2种(6.6)。 上海“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八次代表大会纪念”邮戳、封、册(5.24),“中华人民共和国奉贤海关开关十周年纪念”邮戳(5.28),“纪念毛泽东同志‘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50周年”邮戳(6.10)。 江苏 南京:旅游交易会封4种(4.4—7),“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个性化邮票、邮戳3种(5.20),世界杯竞猜片12种(5.31),“东南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个性化邮票、邮戳2种、封2种、加印片1套(5.31);江宁:“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  相似文献   

10.
立健 《上海集邮》2001,(7):38-39
附捐邮票(Surtax stamp),也叫“附加值邮票”,即在邮票发售时,除收取邮资外,还附加收取其他款项,这些款项大多用于救济或资助社会福利活动,也有用作补贴邮政收入的,因此又有“慈善邮票”(Charity stamp)或“福利邮票”之称,国外(尤其美国)还有称之为“准邮政邮票”(Semi-postal stamp)的,这是取其出售值中仅有一部分用于邮政之意。另外,还有一些收集往往又称附捐邮票为“B Set”(B套票),这是因为斯科特目录把各国和各地区发行的附捐邮票,单独抽出。  相似文献   

11.
“史无前例”时期,自我“革命”掉此前收藏的清代和民国邮票,仅留存一些解放区和新中国邮票。1984年,在整理邮票时,发现一枚民国印花税票加盖改作金圆邮票复加盖改作“人民邮致暂作”的邮票,但在所有的邮票目录上都查找无着。经过研究,认定它是一枚未见经传的邮票,1985年写就论文,于当年全国集邮联在黄山举办的解放区邮票学术讨论会上宣读,并附图公开发表,后来,此票即由区票目录作为“太湖加盖”的第9种加以收载。  相似文献   

12.
邮票设计的“电脑”与“人脑”之争,是当前集邮界比较关注的一个话题。如何看待电脑设计的邮票?有人认为:从目前已发行的电脑设计邮票来看,画面呆板,缺乏神采;采用电脑设计邮票是“愚人”和“懒人”的办法,绝对不宜提倡。笔不以为然。  相似文献   

13.
在购买邮票的时候,一些集四方连邮票的集邮常会提出这样的请求:“请给我带厂铭的方连”。即使购买单套邮票,有时也可听到“要带边的”要求。这是因为邮票厂印好的邮票,都是整版发到各邮局或集邮公司的,人们称之为版票。整版邮票四周的白纸称为“边纸”。  相似文献   

14.
2006年的JT邮票,给人总的印象是印刷靓丽,色彩丰富,迎合时尚,符合欣赏习惯。但,如何进一步在“质”字上多下工夫,提高这一小型艺术品的艺术档次,还任重道远。掌握“邮票画”的固有特点,并非一蹴而就。即使画稿完美,“浓缩”到小小方寸,也会出现不尽人意的低谷。《集邮》杂志獬曾登载了邮票设计工作者王虎鸣的访谈文章。他不无感慨地说,“中国邮票中的精品仍然不多,尤其在人物题材邮票方面,还超越不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发行过的人物邮票”,“中国邮票要走的路还很长”。王虎鸣的这番话是真话实话,是作为设计了87套邮票的专业工作者在大量实践之后的理性认识。因为集邮者对邮票设计的要求也不仅仅满足于贴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1980年J59《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会》小版张的发行,开创了我国“小版张印刷”邮票的先河。在《集邮》杂志1997年第9期的新邮预报中,《黄山》、《天坛》两套邮票均注明“为小版张印刷”。同是小版张印刷,《黄山》是小版张,《天坛》却是一般小型邮局全张。这说明,“小版张”一定是“小版张印刷”邮票,但“小版张印刷”邮票却不一定是“小版张”。本就是对这种“小版张印刷”邮票进行探讨分类。  相似文献   

16.
购买邮票证明单是邮政营业窗口应用户需要,作为报销证明而开具的一种邮政凭据,属于邮政单式。在“文革“时期的“红海洋”中,各地方邮政部门为了适应当时的政治气候,自行设计,印刷了“购买邮票证明单”。以本人收集的品种来看,大致可分为语录型(图1),广东广州,销戳1969年3月6日);指示型(图2,江苏南通,销戳1969年7月14日);题词型(图3,北京,销戳1969年1月23日);祝寿型(图4,浙江杭州、销戳  相似文献   

17.
邮票的齿孔     
所谓邮票的齿孔,即各枚邮票撕开后,邮票边缘凸出的部分称为“齿”,凹进去的部分称为“孔”,合起来称为“齿孔”。1840年5月,“黑便士”邮票面世时,邮票是没有齿孔的。出售邮票时只能用剪刀或用刀将邮票剪开或裁开。1854年1月,英国首先正式发行了打有齿孔的邮票,使邮票可以方便地撕开。可见,齿孔是为了方便邮票使用而诞生的。但是,由于齿孔的形状、齿与齿(或孔与孔)之间的距离等不相同,齿孔很快就成为集邮研究邮票的重要内容之一了。齿孔的形状一般是圆形的(见图1),但不是惟一的。齿孔的形状种类很多,如点线齿、直线齿、斜形齿、方孔齿等。齿孔也有疏有密,为了表达各种邮票的齿孔情况,统一用“齿孔度数”来表示,即在20毫米的长度内有多少个齿和孔的数量来表示。  相似文献   

18.
继本年度2月14日发行“星座”系列邮票的首套“风象星座”3枚外矩内椭圆形邮票后,又于第二季度的4月20日发行“星座——土象星座”邮票一套3枚,沿袭首套风格,编号为特423。  相似文献   

19.
徐洪 《收藏》2006,(8):75-77
由于是过来人,我对“文革”邮票(图1)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当噩梦醒来,百废徐兴之时,就主攻“文革”邮票的收信和研究。现将收集“文革”邮票的几点体会写与同好们交流。  相似文献   

20.
1967年4月至1970年1月,中国邮政发行的19套,80种“”字邮票,倍受集邮界瞩目。1998年,时任亚洲集邮联主席的郑炳贤在福州讲学时说过:中国的“革”邮票同中国的解放区邮票一样,也是独树一帜,征集参展大有前途。事实上,在近年世界或国际邮展上,“”字邮票展品常获高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