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庄电一  梁健理 《今传媒》2009,(10):54-55
记者很容易出名吗? 有人说,记者很容易出名:名字赫然登载报纸上,很容易就被人记住了.退一步说,登一次,记不住;登两次,还记不住;连着登它十次、二十次,还记不住吗?  相似文献   

2.
做记者,出名容易“成名”难。因为,既然是干记者,发稿就相对容易一些,当读者打开报纸,你的大名就会经常出现在他们的眼帘,久而久之,你就出名了。想“成名”则难上加难。这是因为,名记者不仅要有高的知名度,还要有很高的美誉度;而美誉度的获得,靠的是作品——要让读者看到的每一篇“大作”,都要超出他们的期望值。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社会中,出名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你并不必然要去出名。但是,在所谓演艺圈里,出名对每个人来说,就是一种必然,就像哈姆雷特那著名的选择一样。于是我们看到了各种出名的方式,而对于演员汤加丽来说,选择以真名拍个人裸体写真的方式出名,就变成了一种必然的选择。尽管她本人面对舆论的惊讶,对此有许多不得已的解释,出名以  相似文献   

4.
陈里宁的出名,成了那个疯狂年代的催化剂。北京各大单位的造反派把陈里宁当成一个“左”的标志和政治筹码,他走到哪里,就说明哪里的造反更坚决  相似文献   

5.
话中有画     
“199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中纪委、监察部查处我老耿,我在全国出名了。下一步告状的人可能到联合国告,我就全世界出名了。”  相似文献   

6.
秃头阿陈     
秃头阿陈当上聋哑学校的校长了。聋哑学校很僻静,在城郊靠近一个小村的地方,十几间破破烂烂的平房,20多个大小不一的盲聋哑孩子。阿陈在那儿一下干了9年,平房盖成了楼房,盲聋哑孩子增加了许多,阿陈的担子也重了许多。阿陈出名了,当劳模、当先进,与省市领导合影了。你在阿陈人气很旺的时候采  相似文献   

7.
记者难当     
五十年代当记者很辛苦,下乡采访得自己带行李而且得把它装到马搭子里。因为很多地方不通汽车,再说也没那么多汽车,所以得经常骑马、骑毛驴、骑骆驼,骑一切能骑的东西。今天年轻的记者恐怕压根儿不知道那马搭子是什么玩意儿。那时候也没有宾馆、招待所什么的,风餐露宿是常有的事。不过那时候也有一样好处,就是当记者很容易出名。发表几篇作品就可以名扬全疆。当时的《新疆日报》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记者有多少呢,我说不准了,反正所有的编采人员在一个大办公室里办公,你说能有多少呢,也就是二三十个吧!  相似文献   

8.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谁都想一生中干几件漂亮事,但是真正干成点事并不容易。要想事业上有所发展有所成就,就必须始终不渝地在转变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上动脑子;在理论联系实际、务实创新上想点子;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上放胆子。  相似文献   

9.
《全国新书目》2012,(11):16-17
生于1912年的麦卡锡六岁就成了孤儿,她的几位亲戚将她抚养长大。当她长到22岁时,这个孤儿就变成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女生,稚嫩脸庞上却凸显一双犀利、尖刻的眼睛。那目光中透露着一个能够写出一手引人瞩目的评论文章的特殊气质,正是这两方面才使得麦卡锡的微笑像蒙娜丽莎一样在文学圈非常出名。麦卡锡就读的瓦萨女子学院,有一份官方的文学杂志《瓦萨评论》,因为过于保守,遭到麦卡锡和几个先锋学生的一致抵制。她们自费创办了另一本刊物,取名《通灵者》(也译作《反精神》)。由于杂志的内容及文风过于尖锐,不久便被学校勒令停刊,但它无疑在校园内掀起了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10.
对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的崇拜我没有年轻人"追星"的狂热,因此,对周涛和朱军等主持人同时又当2004年春节文艺晚会演员的现象有点遗憾:你们已经很出名了,能否让让有实力而又未出名的新人亮亮相,当然导演首先应有这种义务.一个国家的电视台主办的且又是一年仅一次的大型文艺晚会,在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中播出,其影响可想而知,它很容易催生文化名人.  相似文献   

11.
秋霜刀 《新闻天地》2008,(12):41-41
林嘉祥出名了。他的出名可谓千万人皆知、亿万人唾骂。他的出名,不是因为他在公务上有多么好的表现,而是因为他在深圳“酒后失控”的“不当言行”。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看了一部电视剧,仅看一节,就发现字幕打错了四处:“一年之计在于春”中的“计”用成“际”;“抢修在即”中的“即”用成“急”;“即兴演讲”中的“即”用成“激”;“分赃”中的“赃”用成“脏”。这就如同佳肴里掉进了几只苍蝇,令人大倒胃口。这些不规范用字和错别字,误导性很强。电视媒体传播速度快、辐射面广,很容易误导观众,尤其是那些正在求知的中小学生接受性强、明辨是非能力弱,一旦接受,易导致以讹传讹。近年来,文化部门在纠正文字差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繁简字体不分的现象少了,杂用外文的广告少了,不合语…  相似文献   

13.
我干新闻报道工作已有五、六年了。稿件发表了几百篇,获奖证书也捧回了一大摞。按说,稿子越写越顺手才是,可我越来越感觉到写稿那么难,以致困惑起来。作为镇党委聘用的专职农民通讯员,当然要为党委的工作鼓与呼。有些人片面地把报道理解成就是登报出名,于是要求我们只能说好话、唱赞歌。即便是采写以表扬为主的稿件,只要稍微提到点不足,也会遭到非议或批评。比如1990年,在夏粮征购过程中,大雨小雨接连下了几天几夜,交售公粮工作被  相似文献   

14.
做梦出名那仅仅是一枕黄梁,因此大家都在日思夜想实实在在出名的方法。俗话说,人有人路,蛇有蛇路。高素质的人有高素质的出名方法,比如写一部畅销书,开一家大公司,出一张流行唱片等等。而素质低的人也有庸俗的出名方法。比如我们现在常见的靠骂出名,靠下半身写作出名,靠裸奔出名,靠傍大款出名等。低素质的人即使出名,在社会上也会引起很大的争议。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外国还是中国,文体明星做生意都是一道多彩的风景,不仅是因为人数众多,还因为涉及各行各业。外国明星和港台明星做生意的事情我们只能耳闻或从报刊上了解,而我们自己捧起来的明星们就在我们眼前做着各种生意,他们在生意场上的得意失意、兴衰成败,自然也就成了人们关注的话题。 五花八门的明星生意 虽然明星们的出名与本人挣饭吃的职业有关,但一经起商来,他们就毫无顾虑地打破了行业的限制,干什么的都有。开餐厅好像成为许多明星做生意的首选项目。仅在北京,人们一张嘴就能说出一长串开过或正在开餐厅的明星的名字。  相似文献   

16.
2001年,中国足球界和新闻界从来没有这样热闹和嘈杂过,一个叫李响的足球女记者成了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感慨和谈资。当然,这个话题是与中国足球有关,与十强赛有关,与中国足球队主教练米卢有关,也与中国新闻媒体的惨烈竞争有关。李响俨然成了当今最走红的足记明星。 李响的出名,先是缘于在新  相似文献   

17.
《出版参考》2004,(32):48
1968年,"文革"乱世,我满十五岁,趁乱学起油画来.在大墙面大铁皮上才画了几幅毛主席"红宝像",我就认定自己已经是个油画家.冬季头一场雪,我约了两位大我几岁的工人画友,郑学明,李云晖,直奔淮海路西端襄阳公园,瞄准园外那座有五个圆顶的东正教教堂画写生.那年,教堂早已成了卢湾区抄家物资管理办公室,但圆顶不容易"抄"走,我们早就选定一下雪就画它:它多像苏联画册中的景象--什么是苏联、旧俄、东正教,我们全不懂,但那又怎样!  相似文献   

18.
名人在不断地制造着种种“丑闻”,众人则跟随着名人奔走呼喊,吵闹的世界中,不知道在人们心中,什么是“美”。记者走访了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美学教授樊美筠。 出名就是一种美? “在现在这个世界上,连一块石头也想出人头地。”樊教授说。无情无义的无机物都想出人头地,那有情感的生物出名的欲望该是多么强烈!出名,就有一大笔现实的、物质的利益随之而来,而这是人无法拒绝的。 一些明星制造自己的绯闻、隐私,以换取观众的注意,这是出于他们内心莫名的恐惧。对他们来说,有知名度才有高的票房价值,才能在圈子里有自己的位置。这个位置岌岌可  相似文献   

19.
笔者出自“土”窝,是在小小县城里搞广播的。在我们这儿,大家天天盼望“绿衣使者”带来的好信息,除每天早晚收听中央台、省台的广播节目之外,只要报刊一到收发室,编辑记者们就争先恐后,哗啦哗啦地在文字海洋里寻找自己的“大名”。但是,我们这些“土记者”,要想在大台大报上“出名”,的确不那么容易。记得人民日报一位记者来三峡地区采访,夜宿巴东县人民政府招待所,我冒冒失失地找到了他,求教上稿的绝招。他在房间中踱着方步,忽  相似文献   

20.
从事摄影工作已经十几年了,对摄影的痴迷始终如一。不久前终于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梦想,和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合伙成立了一个摄影工作室。选址、装修,都不用我管,我的任务就是置办设备,相机和冲印设备没费什么事,就是在选购喷墨打印机时遇到了难题,现在,越来越多的客户喜欢要数码照片,处理起来容易。因此我们也准备提供数码摄影业务,这彩色喷墨打印机就成了关键的一项设备。目前市场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