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活动既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情感过程。教学论研究者不仅要关注与研究“教学认识”,同样也应关注与研究“教学情感”。教学无时无刻不渗透着教师与学生特定情境中的特殊情感,师生在情感上的共同介入、相互作用,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品性。“教学情感”对于教学而言,具有“本体性”意义。“教学情感”不同于“教师情感”、“学生情感”、“教育情感”以及“在教学中的情感”。视“教学情感”为教学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而进行专门研究,将为教学论研究提供新的理论生长点,从而丰富和拓展教学论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2.
"说课"在高师学科教学论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当前基础教育开展的“说课”教研活动的特点,以及“说课”应用的新形势,针对高师学科教学论教学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离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说课”可以建立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的桥梁;是对备课进一步认知的反恩教学;是展示个人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舞台;是一项操作性强、实效明显、耗时短、针对性强的教学活动;是培养训练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最佳场所;为学生提供相互学习的良好平台。所以是学科教学论不可多得的理想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王萌 《天津教育》2013,(15):51-51
语文学科具有“文化性”“思想性”“感情性”等特点,人文性较强,程红兵在《语文人格论纲》中也提到:“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语文的人格教育。”作文教学中蕴含得天独厚的人格教育因素,是生命思想的表现形式,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有效地针对学生的人格现状,在传授给学生写作知识和写作技能的同时,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促使其健康发展。这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4.
高师学科教学论中的实训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科教学的要求,指导学生在校内创设的仿真教学情境中,进行教学理论知识的意义建构和教学技能的系统训练,提高学生从教能力的教学活动.实训教学具有学科性、完整性和常态性等特点,按照“三阶段、五步骤”模式进行,在彰显学科教学论的课程价值、增强学生学科教学技能、促进学生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语教学由于长期沿用前苏联“五环节教学模式”和巴赫尔巴特以教师注入式为主的“五段教学法”的影响,教学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教师的灌输来进行。其实,学生对课的理解,对知识的掌握,不是靠教师“灌”得了的。语课本身的特点,就在于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亲自去观察、体验、分析和操作等等,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的过程中获得真  相似文献   

6.
多媒体环境下的法语教学,改变了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成了教学活动的中心,是自主、自觉的学习者、信息资源的共享者;教师则成为教学活动的促进者、学生学习法语的帮助者,从而构建起“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单是传授与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教学与发展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数学课程准标》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是:更加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双边活动;强调了数学教学不仅仅是知识性教学,还应体现数学的教育功能;特别关注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角色转换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房林玉 《教育探索》2008,(12):23-24
“教学论研究的最大问题在于迷失于教学的观念世界中,而失去了教学的生活世界”。教学论研究中的这种现象不仅不利于教学论的发展,更不利于研究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活动,使教学论研究陷入了困境。要走出困境,教学论研究必须面对教学事实本身,要把教学活动看做是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和存在方式,要清楚地意识到教学理论研究的原初点在于活生生的教学事实,教学论要由纯粹的观念世界向教学事实世界回归。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是一种必然性还是一种可能性,不同学者对此持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教学具有教育性”是一种必然性。关霞主编的《教学论教程》中就明确指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不仅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且是教学的内在涵义。教学,从最本质的意义来说,就是教学生如何做人。……而且,教学工作的特点也决定了教师的教学,不论是主观是否自觉或意愿如何,都必然以一定的思想政治观点和言行影响学生。不是以正确的思想教育学生,就是以错误的思想毒害学生。所谓教书不育人的现象是从来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0.
黎雁 《中学理科》2007,(6):16-17
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觉学习.”我国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了“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这充分说明新的教学模式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等一切教学手段都要为学生的“学”服务.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