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伟林 《江苏教育》2023,(41):21-23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坚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办学理念,努力做“求真”教育,营造“求真”育人环境、构建“求真”育人课程、探索“求真”育人评价体系、赋能“求真”育人队伍,助力每一位师生成长。  相似文献   

2.
生成课堂     
没有课堂,就没有现代教学。 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科学离不开求真.要的是有效和高效:艺术少不了创新,求的是活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史学史的宏观考察,认为中国传统的史学观基本上是二元式的,即“求真”的史学观和“致用”的史学观。但这两种史学观皆有其内在的局限性,并且这种局限无法依靠自身的力量得到克服。这就需要第三种史学观即“批判”的史学观来纠偏。故而,“批判”史学观便具有了超越“求真”与“致用”二者的思想性功能,从而成为历史学的内在基础  相似文献   

4.
丁永真 《江苏教育》2007,(13):74-75
搞教育为什么?办学校教什么?当校长干什么?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有自己的思考与回答。我当校长就是让师生做“真人”。于是,“求真”便成了我的管理哲学。求真,就是要还原教育的本色,追求教育的本真,遵循和探求适合师生发展的一切规律。  相似文献   

5.
赵薇 《辅导员》2014,(18):60-60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瓤教育是未来,未来的前景在于奋进。”的确,教育要讲究艺术性,课堂教学尤其如此,而语言艺术更是课堂教学艺术性的根本。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文化的逐步发展与多元化,艺术领域也不断地翻起了新花样,艺术家们便把这种局面称为艺术的繁荣和进步.确实,“求真、求新、求异”是艺术发展的真谛,然而又有多少艺术家们能真正的做到这三点呢?现在,艺术“真”最本来的反映就是原始艺术和幼儿艺术的反映,回归原始已无可能,但回归幼儿艺术的“真”却还有余地.因此在艺术家们苦苦冥思艺术向哪里去的时候,在艺术求新、求异不知所措的时候,我们又为何不去保护和发展幼儿这种无功利、无物欲,艺术最高境界之“真”呢?  相似文献   

7.
“本真”,就是“直本求真”。“立本”语出《中庸》“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和《论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立本就是崇尚美德,追求至善。“求真”,语出陶行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求真,就是要认识世界,探索规律,崇尚科学,坚持真理,追求真、善、美。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没有语言文字便没有人类思想与感情的交流,更谈不上文化的传承。语言和文字便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不可须臾离开的宝贝,语言文字的学问便是语文。当然这里的“文”也包括文学,文学则是语言文字基础上的艺术,其根基依然是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9.
从社会发展需要,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求真”与“求善”的关系等角度提出“求真教育”应成为教育的教育理念,并论述了可供借鉴的陶行知先生的“求真观”,认为我国当前应大力倡导”求真教育”。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闻策划作为新闻产品生产链中的一个重要前置环节,越来越为新闻业界所重视。新闻策划需要在遵循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追求新闻报道的出新出彩,是一项既要讲究“求真”艺术,又要讲究“求新”艺术的新闻业务活动。然而,在具体的新闻实践活动中,新闻策划的“求真”与“求新”之间并不总是能保持和谐统一,有时也会出现二律悖反的情形,导致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与出新出彩产生冲突。尤其是在当前新技术、新媒体带来的全新传播环境下,新闻策划中如何做到兼顾“求真”与“求新”双重诉求,显得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11.
求真 什么是作文的“真”?在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人、事、景、物是真,基于生活的艺术加工和合乎情理的虚构也是真。说假话大话不是真,无病呻吟不是真,胡编乱造不是真,抄袭作文更不是真。作文求真,就是要求我们怀着一腔真情去写作,写出“我”的生活和想象、“我”的情感和体验、“我”的思考和感悟……作文求真,首先是要求我们具有十分认真的写作态度。这是写好作文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几年来,我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努力把“教人求真”融于教学中,使学生“学做真人”。一、在熏陶中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音乐教育家贺渌汀说:教学——“一个人有了一定的音乐修养,不但不会妨碍他的专业,而且由于经常接触优美纯洁的音乐,会使他的思想潜移默化,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歌曲是音乐与歌词有机结合的综合艺术。该艺术之显著特点在于它是以音乐与歌词的完美结合,并通过其特定的形象去反映其内容,抒发作者内心感情,表现作者思想世界。因而音乐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3.
在绘画艺术中,当我们没有按事物的本来面目画的那个原型逐步消失之际,它将被同一类型的另外一种型态替代,即变更自然原型,这就是绘画艺术中的变形.对绘画艺术中的变形,古今中外的艺术家所持态度不外乎两种:自然主义者是以自然原型为根据进行强化--典型化;另一些画家则试图创造“上帝”没有创造的新“型”,用以表达主观赋于的意义,强调全新。这可以从东西方绘画艺术中的变形看出.  相似文献   

14.
任世江主编在2007年第8期《历史教学(中学版)》发表《求真、求实是历史教学的底线》一文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中学历史教学界展开了一场关于“求真、求实”的大讨论。我同广大历史教学同行一样非常赞同任主编的观点,没有老师愿意将不真实的历史教给学生。同行们的立论大多是从历史教学中求真求实的操作层面人手,  相似文献   

15.
孩子的思想就像蔓生的野草一样杂乱而没有 规律,与父母的期望相去甚远。当儿子长到两三岁的时候,他便有了许许多多令人惊诧的主意。他的固执与叛逆令我深感头痛。我真正体会到教育孩子是一门特殊的行为“艺术”便始于这一阶段。 行为“艺术”是从我内心深处涌起的一个怪名词,我不知道它的定义是否科学,我只想用它来表达教育孩子确确实实有着相当的难度。行为艺术可谓一门科学,但又需要采用很艺术而不是很严格的手段。对一个活主主的思维敏捷而又怪异的小东西,你只能用“艺术的”、“科学的”方式来引导他,以实现你期望的目的,否则,…  相似文献   

16.
时空被纳入审美意识结构,它同生活审美或社会审美融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审美境界——意境。时空与中国古代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没有时空的承载,古诗也就无从论“境”与“界”,也就没有意境可言。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讲史小说《三国演义》与史书《三国志》的联系与区隔说明:“文”与“史”固然不宜截然分家,但决不能混淆,文史各有职能侧重,文学求美,史学求真,二者的主要功能不能相互取代,以文代史,便会导致“观者惑乱”。作为“观者”的我们,要想在历史真实的认识上不受“惑乱”,应当学会把握信史与史传文学的联系性与差异性,把握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8.
周惠 《政治课教学》2009,(11):24-25
“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需要求真”,因此英语教学需要我们教师去掉浮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去设计好常态下的英语教学;“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需要创新”,这就需要英语教师们用独特的课堂教育智慧去创新常态下的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的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贵在创新、求真。当今的语文教学应在创新、求真中求得发展。语文课的创新求真主要表现在对课文教学的处理上。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三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一个没有艺术的社会和民族是不可想像的。正如没有空气便没有呼吸,没有艺术的社会和民族就无法生存。”艺术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积极作用,而当前艺术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传统的艺术学习方式过分突出接受与掌握、强调知识与技能,冷落了发现与探究、忽视了情感与体验,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侵蚀。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我在艺术教育中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