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黄兰兰  黄伟 《现代语文》2009,(12):130-132
“X门”族词进入汉语之后,逐渐脱离其本意,泛化为“具有新闻效应的事件”。从它的生成机制、构词特点和应用来看,“X门”族词及类似词汇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但“X门”族词在广泛使用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2.
周梅 《巢湖学院学报》2002,4(4):38-39,77
“社区词”是近年来汉语词汇学研究领域出现的一个新概念、新名称。本文试图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就社区词的确定,社区词的共享,不同社区社区词的特点以及社区词和方言词、外来词、文言词的划界等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离合词的特点是:被分离的前后两个语素之间大多数是一种支配关系(“离合词”的分离运用)。造成词离舍运用的原因是汉语自身特点,语言的类推作用以及语言表达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翻译语言被视为一种既不同于源语言、又有别于目的语的语言变体。研究者发现,翻译文本具有显化、简化、集中化等共性特征。本文旨在通过提取并分析汉语翻译文本(浙江大学汉语译文语料库,简称ZCTC)和原创文本(兰卡斯特汉语语料库,简称LCMC)3词词束的使用特点来揭示翻译汉语这一语言变体相较于原创汉语在词束使用方面存在的若干特征,从另一个角度来探究翻译语的特点,从而为翻译汉语的"翻译共性"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形容词+双音节名词”构成的“1+2偏正形式”在汉语中很常见。文章运用“词汇的完整性”原则。通过区分“句法词”和“词汇词”得出结论:汉语的词具有“多维性”,“1+2偏正形式’’的是以短语的生成方式所造的词,既有词汇特征。又有短语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从现代汉语构词法的理论观点出发,较为详细地研究了外来词的六种常见形式-音译词,音译词,音译加意译词,意意兼译词,仿译词,借形词,并探讨了汉语中外来词的意义,特点与成因。  相似文献   

7.
汉语和越南语的颜色词结构丰富多样,二者之间有共同之处,也有差别。就两种语言的颜色词结构特点进行比较,找出两者的异同,对学习汉语的越南人及学习越南语的中国人将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汉语拼音形式字母词语进行分析和研究。我们认为用“汉语拼音字母词”来称说这一类词最为合适。丈章分析和探讨了汉语拼音字母词在汉语词汇中的定性问题,认为它们是汉语词汇中字母词的一部分,分析和探讨了关于这类字母词的定义界说问题.提出了对汉语拼音字母词的规范使用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离合词是现代汉语中一种特殊组合,它既能“离”也能“合”,对其性质的界定,一直以来争论不休,一般有四种观点:词说、短语说、短语词说、“离”为短语“合”为词说。笔者通过学习前人理论,认为“离合词”当属于词。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汉语中词、短语和短语词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中信息处理中的汉语人名的标注问题以及相关的“专名 通名”式短语词的标注问题,提出了汉语人名的标注方法。这一问题的研究,对于汉语自动切词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汉语中的“这本书的出版”之类“NP的VP”短语的性质问题,是学术界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这种由主语和谓语构成的结构,其实只是一个名词性偏正短语的修饰语——定语,它的中心语并未出现,而是被隐含起来了。其中“的”字是一个名词性标记,它是在中心语被隐藏之后添加上去的。我们将这种隐含掉了中心语的名词性偏正短语称为“隐核心”短语。“隐核心”结构的出现是语言经济性作用的结果,同时与它的中心语本身的语义特点、语言信息的传递特点和汉语的语法特点的影响也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中日现代语言通用汉字词各义项在两种语言中的使用情况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难题。基于高频中日同形词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BERT词向量技术对日语目标词义项统计的平均准确率达到了90%,最高达到97%;对汉语目标词义项统计的平均准确率达到了88.3%,最高也达到97%,利用词向量技术对中日汉字词汇语义开展计量研究具备可行性。同时研究还发现,传统词典义项设立的科学性、例句规范性和句长等因素都会对基于词向量的语义分析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字谜歌谣是谜面呈歌谣形式的字谜,字谜歌谣中的拆字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将谜底汉字拆成笔画的拆字,将谜底汉字拆成成字部件的拆字,将谜底汉字拆成笔画和成字部件的拆字。同时,这三类字谜又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14.
从汉英“字”、“词”的区别着手,分析汉英“字组”及“词组”的区别,及汉英词类的划分,对英语教学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分词规范》与《正词法》1在中文信息处理中有着同样重要作用,两者既有各自的侧重点又存在一些共性的,两者所规定的词均与"语法词"、"词汇词"存在着联系,但《正词法》规定的分词连写方式并不能够解决中文信息处理的分词问题,只有充分利用《正词法》的研究成果,再结合中文信息处理的特点,才能使《分词规范》更加完善,促进中文信息处理分词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6.
基于组合度的汉语分词决策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汉字组合的组合度概念,讨论了组合度与组合的成词能力之间的关系,利用决策树的方法挖掘了组合度与分词模板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一种新的分词算法.实验表明组合度对组合成词能力的影响远远大于组合频率的影响.这种分词方法对汉语分词的歧义问题、人名、地名识别问题;新词识别问题等都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由于中文语言的复杂性,给中文分词系统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不论哪种分词系统都不能百分百的解决分词问题。针对目前中文分词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主要探讨了几种常见的中文分词算法及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8.
联绵词造词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词本位出发,重新对联绵词进行探源,就会发现联绵词也有其造词理据,特别是原生造词阶段的联绵词.汉字未造之先,当有大量的复音词,包括联绵词.造字之后,可能有些联绵词会隐藏在一个字形里,和单音节词一起成为汉语的基本词汇.到了派生造词阶段,原生造词阶段的联绵词也会派生造出若干个联绵词;或者由原生造词阶段的单音节词通过重复的形式派生出叠音词,再由叠音词派生出联绵词.合成造词阶段虽说主要是合成词造词的方法,但也有不少联绵词的源词是由合成词在历史的演进中蜕变而成的.  相似文献   

19.
分析现有的词表切分法、自动切分算法的不足,通过改进Lucene系统的分词功能,设计了一个基于Lucene的中文数码产品搜索引擎,重点探讨了该搜索引擎的中文分词功能,实验证明本方法对中文词语可以设定正向匹配的字数,从而灵活的有效地进行中文分词。  相似文献   

20.
西安话隶属于北方方言中原官话的关中片。它在构词法上除了和普通话相同的之外.还有一些独特的地方。本文主要从单音节构词法、附加式构词法和重叠式构词法三个方面揭示西安话构词的特点和规律,从而丰富现代汉语的词汇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