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体系中,探索具有连续性的能力目标及前瞻性的发展之路是各国普遍关注的议题。英国《高等教育教师专业标准框架2023》于2023年1月31日正式发布,该标准框架在2011年修订版的基础上,体现为三个维度、四个指标,从横向能力范畴与纵向发展阶段两个方面搭建了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标准框架。分析发现,与2011年版本相比较,该版本融合了技术发展下的高等教育新样态,更加注重教师开展有效的实践、在多元中体现教育包容性、在可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中培养影响力与领导力。通过对该框架的解读,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框架与阶段路径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
为提升科学教育质量,许多国家研制和落实了科学教师专业标准,建立了科学教师培养体系。菲律宾于2011年颁布《菲律宾科学教师教育框架》,该框架借鉴了澳大利亚科学教师专业标准,从专业知识、专业实践和专业属性三个维度明确了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突出了对科学教师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关注科学教师的持续专业发展,并强调科学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推动了科学教师团队的专业化建设。我国目前还未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科学教师专业标准,《菲律宾科学教师教育框架》可为我国科学教师专业标准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2011年11月,英国政府正式颁布了《英国高等教育教学与支持学习专业标准框架》。该标准框架是全球第一个面向高等教育领域教学的专业标准,该文件就"活动领域、核心知识、专业价值"三大领域提出了四个层级的标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指导性和开放性,为高等学校选拔教师、培训教师、评价教师提供了科学的标准和依据,是引领教师自身发展的导向,对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高等教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亦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迅速发展的高职教育对教师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为了实现高职院校的战略发展目标,规范化教师队伍的能力标准十分关键,它能为高职院校教师资源管理的规划、培训、绩效、招募等模块奠定基础。教师的通用能力、专业能力和核心价值形成了高职院校教师能力标准框架,在此基础上细化具体的能力指标形成能力级别,与不同层级的教师素质要求进行匹配。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研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随着教师教育改革的推进,通过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素质,进而促进学生发展,成为普遍认可的学校发展路径。因此,建立教师专业标准就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培训研究中的首要问题。本文主要探讨研制北京市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目的、指导思想、主要依据和框架内容构想。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标准建设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事与愿违的是,相关的专业标准建设滞后,导致专职教师来源普教化、兼职教师聘任弱势化、"双师型"标准无共识、教师专业发展被动化、教师实践能力较薄弱。为此,要在高等性与职业性、专业性和教学性、实践性和发展性、操作性和导向性相统一的原则下,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从专业理念和师德、专业知识、技术实践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等5个维度,构建涵盖25个领域的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标准框架,从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
高职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的内涵与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侧重于反映高职教师的工作能力和素质要求,既具有一般教师专业能力的共性,又有高职教师的独特个性,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高职教师专业能力标准制定的目标取向是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化和为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引.高职教师专业能力标准框架的设计包括指标选择和层次区分.  相似文献   

8.
由美国三大著名教师教育质量认证机构分别针对科学教师的职前、入职和职后三个阶段制定的《科学教师教育标准》《初任科学教师认证与发展标准》《优秀科学教师专业标准》构成了三位一体的美国中小学科学教师专业标准体系。通过对这三项标准的产生背景、制定机构、功能及其关系、框架指标和内容特点等的分析比较,提出了我国中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9.
英国"一体化"教师专业标准框架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同时也是为了便于教师履职管理和考核,英国将先前颁布的教师专业发展各个阶段的标准整合起来,形成一个"一体化"的教师专业标准框架.本文对英国教师专业标准框架的制定过程、内容特征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促进教师的高质量发展,英国教育部于2021年更新了于2019年出台的英国教师《早期职业框架》。与英国《教师标准》规定的最低行为标准一致,《早期职业框架》主要包括高期望值、学生的学习方式、科目和课程、课堂实践、适应性教学、评估、管理行为和专业行为八大领域。框架内容的设置以学术研究和专业实践者验证的陈述性与程序性知识为基础。为保障《早期职业框架》的实施,英国政府在培训资金、时间、课程和培训材料、培训方案及导师培训方面做出相应的安排。该框架对我国新入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四方面的借鉴:一是明确教师早期职业发展的多重维度与方向,二是夯实教师早期职业发展的重要学理与实践基础,三是科学厘定教师早期职业发展的标准与内容,四是多重措施保障教师早期职业发展标准与框架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1.
教师专业化问题已经成为目前我国师范教育改革的核心,而教师专业发展方向取决于教师专业标准。然而现实中人们大多将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资格条例等同,采用统一标准对待所有教师。文章对教师专业标准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指出现行教师专业标准存在的问题,且根据国外先进做法对我国教师专业标准的构建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教师教育的师德培养也由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转变。专业道德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与标志,它推动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我国教师教育的专业道德培养现状令人堪忧,积极探索新时期培养学生专业道德的途径已成为教师教育紧急而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核心是专业实践,我国教师职前教育单维度、重知识传授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了职前教师的实践贫困。从传统的"技术熟练"范式走向"实践反思"范式,回归教育实践本质,密切联系教育实际,在实践中培养师资已成为当今教师教育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以促进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职前师范生的专业成长为目标,借鉴PDS理念建立与地方基础教育合作的教育实践创新基地是推动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4.
Teacher researchers in a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 context identify two important shifts in traditional school cultures in order for teacher inquiry to thrive as a means for teacher development: a shift to community and a shift to uncertainty. PDS teachers in this study spoke about their need for supportive learning communities where they may collaborate and engage in dialogue with colleagues and other professional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created opportunities for dialogue which also made it safe to ask questions and work in a community where uncertainty was not only valued, but supported.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for teacher development also need to be analyzed for insights they bring to teacher educati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al change. Recognizing and understanding tensions in collaboration and dialogue and their connected shifts to community and uncertainty could enhance learning opportunities for teachers as well as the life of a teacher with an inquiry stance.  相似文献   

15.
16.
教师职业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是一个内涵不断丰富的过程;专业素质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核心,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三部分。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是一种特定职业培训,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在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通过抓好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来促进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教师质量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严格教师的资质对于教师队伍的培养至关重要,并在当今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已经受到世界教师教育改革的共同关注。以2012年中国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及澳大利亚颁布的《全国教师专业标准(2011年版)》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分析,借此探求不同教师专业标准异同,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教师专业标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19.
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program accountability is a goal for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across the USA. In this context, achieving effective assessment practices that provide concrete evidence of program participants’ knowledge and skills has become both an increasingly significant issue and a challenge to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seeking to document the attainment of their program learning outcomes. This qualitative study examined the portfolio reflections of 51 teachers enrolled in an advanced master’s degree program whose learning outcomes are aligned with the core propositions of the National Board for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 Using the four levels of reflection and a fifth level that emerged from data analysis, we examined the levels of development and change in teachers’ reflections across the program. This analysis helped the researchers to determine to what degree teachers developed a reflection‐based inquiry stance in their classrooms during the program. The study contributes new findings to the body of literature on the role and function of portfolios in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seeking to document teachers’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of specific program goals and professional standards as a result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oursework. As an authentic assessment tool, portfolio data (i.e., evidence such as the reflections contained therein) can provide an important lens for capturing teachers’ approach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complexity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practicing teachers.  相似文献   

20.
专业化是《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核心导向。《标准》强调专业化导向的意义在于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承认学前教育及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运用标准规范并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最终目的是提高学前教育的保教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