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学术刊物具有两重性,即有精神产品的属性,也有一般商品的属性,所以具有精神产品的属性,是因为学术刊物是人们创造思维成果的记录,交流和推广的载体;所以具有商品属性,是因为学术刊物是人们精神产品的一种物化形式,只有进入市场,通过流通领域才能实现其自身价值,因此,学术刊物必须以商品形式存在,必然以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流通,必然受到市场价值规律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根据产品功能和价值的实质,论证了传统产品价值系数计算的片面性,提出了基于产品属性的价值系数计算方法。该方法包括七类属性的功能系数计算方法、根据产品属性与功能零部件相关度计算属性成本的方法和以目标成本为基础的成本系数计算方法,为企业进行产品价值提升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从快消品产品属性出发,研究快消品产品属性与消费者购后行为的关系。先通过对快速消费品产品属性的确定入手,找出具体的快消品产品属性,然后由已有文献对顾客价值和购后行为的描述和研究展开产品属性、顾客价值和购后行为三者间的关系研究。将顾客价值这一变量设为中间变量,通过实证研究发掘其在两者间的作用,明确快消品产品属性对于顾客购后行为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4.
科技情报商品及影响其使用价值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江治平 《情报杂志》1992,11(1):43-46
科技情报商品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既属于精神产品范畴,又不等同于一般的精神产品,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双重性质。指出针对性、内含信息量、可靠度、时效性等是影响科技情报商品使用价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浅谈建筑体型及立面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不仅要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等物质功能的要求,而且要满足人们精神文化方面的要求。为此,不仅要赋予它实用属性,同时也要赋予它美观的属性,强调建筑美是客观存在的,建筑的审美价值在于其包含的社会伦理和生活内容的价值。通过对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的认识和分析,从统一与变化、主从与重点、均衡与稳定、对比与微差、韵律与节奏、比例与尺度六个方面阐述了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6.
军人价值问题是军人人生观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本文探讨的旨意所在,军人核心价值观应该是军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统一和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进程中,企业的产品同质化特征变得愈加明显,竞争中体现出不同品牌的产品竞争。从产品的不同属性中能够了解到,通过探寻品牌来源国对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能够解释不同产品的着力点,以此为基础提出树立国家品牌意识的理念,通过凝聚企业的文化和精神,宣导产品理解和知识,提升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8.
罗欣 《情报杂志》2006,25(5):92-93,96
图书馆是精神产品的集散地,也是图书馆精神产品生产与消费的主要场所.要实现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需要从理论上科学理解并正确把握精神产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性,进而去指导图书馆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以促进图书馆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论学术期刊的准商品属性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学术期刊作为一种特殊的高品位、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产品,同样具有商品的二重性,是商品。但学术期刊又不是一般的商品,它的使用价值通常是间接的、潜在的、持久的、滞后的,它的价值也往往是抽象的、潜在的、难以量化的,它难以在市场中得到等价交换,存在着“价值错位和双重补贴”现象,因而它的商品属性是不完整的,恰切地说,学术期刊只具有准商品属性。  相似文献   

10.
朱新华  贾心蕊 《资源科学》2023,45(1):118-129
【目的】地方经验上升为国家政策是中国公共政策研究的重要议题,现有研究主要关注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的上升与扩散,缺乏对多重属性政策创新扩散完整过程的考察。【方法】基于政策创新扩散视角,聚焦兼具经济社会双重政策属性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政策,尝试构建此类政策创新扩散的分析框架,深入考察中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浙江丽水地方经验创新扩散的完整过程,以厘清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地方经验上升为国家政策的动态机制。【结果】研究发现:①经济社会双重属性的存在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政策的创新扩散营造合规空间,从而在中央与地方的双向推动下呈现特殊创新扩散机理。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地方创新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政策企业家、自然资源禀赋的内部推动及政策网络中纵向环境与横向经验的外部形塑。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地方经验的上升表现为螺旋上升机制,正式科层制度与半结构化制度捷径是内嵌于这一机制的两大核心架构。【结论】基于此,在未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地方经验的创新扩散中应充分发挥政策企业家作用,因地制宜把握并创造政策网络中横向、纵向交流机会,并争取正式科层制的支撑,从而实现降低改革成本,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1949年以来中国的主流科学技术观是以"科学是生产力"观点为核心的科学技术观,本质上属于功利主义科学观的范畴。其主要缺陷是:以技术代科学或重技术轻科学的倾向普遍;科学技术的文化、政治等社会功能未受重视;科学自主性的意识淡薄;科学主义思想影响广泛等。塑造中国主流科学技术观的基本方向是:坚持功利主义科学观的合理性、适当吸收理想主义科学观的优长之处以及其他各种相关的思想资源,在思想观念上真正实现科学与技术的统一、科学的社会性和自主性的统一,以及科学的生产力属性和科学的文化、政治等社会属性的统一等,努力超越"生产力科学技术观",走向一种新的、更高级的主流科学技术观。当前,重塑中国主流科学技术观至少应强化以下基本观念:(1)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2)技术源于并支撑科学;(3)科学技术是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4)科学的自主性不容漠视;(5)科学并非完美无缺。  相似文献   

12.
程宏生 《科教文汇》2011,(20):12-13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属历史范畴.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内涵。邓小平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现实国情和时代特征出发,不仅继承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而且发展和创新了爱国主义思想,即爱国主义就是要热爱社会主义中国、拥护祖国统一及维护国格等.邓fi'平的爱国主义思想体现了传统性与时代性、继承性与创新性、民族性与世界性之统一的基本特征,为维护祖国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提供了精神纽带,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精神动力,同时还为实现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提供了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3.
“红岩精神”形成于山城重庆,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蕴含的爱国、奉献、团结、奋斗的精神实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仍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重庆高校应充分挖掘“红岩精神”的实质内涵,将“红岩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用“红岩精神”的实质和精髓教育、培养和塑造人才,这不仅是对“红岩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更是适应时代呼唤,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现代性首先是人类经济实践活动的产物,与现实经济生活融为一体、密不可分。价值通约性、物性化、世俗性是现代性自身的三个维度,也是我们透视经济利益实现的三把钥匙。在"禁欲主义的节俭"的理念指导下的经济行为可以获得既定的经济利益,而经济利益的实现又会催生出对精神利益的追求,精神利益的获得性强化进一步推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利益主体利益价值的实现。对这一路径进行现代性解读,我们会清晰地看到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重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建设、倡导责任伦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粗集决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盾  胡培  何鹏 《软科学》2009,23(10):38-41,45
考虑到实际经济管理信息系统中属性的冗余性和决策属性难以获得的困难,将粗集理论引入到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中,首先利用因子分析对指标进行降维,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计算综合评价值来构造信息系统的决策属性,进而提出一种基于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粗集决策方法,并通过粗集理论来获取系统中的有用信息。最终,实证分析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将传统民间工艺科学合理地融入现代产品设计,既对提高现代产品的历史文化价值、满足消费者的物质消费与精神文化需求尤为重要,又对塑造中国特色民族品牌、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加快“走出去”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传统民间工艺与现代产品设计在功能上侧重实用性、服务对象大众化、艺术表现形式上的多样化等方面存在密切共同点和关联性,为传统民间工艺融入现代产品设计提供可行性。设计师将传统民间工艺融入现代产品设计时应注意把握生态设计、化繁入简、语境相符原则。  相似文献   

17.
戏剧文化是一种巨大而又无形的精神力量,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道德追求、审美情趣。甘肃建设戏剧大省,其核心是戏剧文化建设,戏剧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发挥戏剧文化的精神力量,通过戏剧文化树立的价值观,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8.
用抗大精神丰富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包括:用抗大精神促使大学生坚定信念、激发斗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等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9.
范畴人人熟知但不一定真知.范畴就是人们存在的理论表现,真正的知识要用范畴来表达.所谓真正的知识,就是要回到事物本身,描述生活事件的存在,即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恩格斯对真正的知识作了实事求是的陈述,也就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特别是二者的有机统一,充分地体现在《资本论》中.经济范畴是生产的社会关系的理论表现,即其抽象,也就是经济存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借助于辩证法,借助于经济学范畴的存在论性质来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科学的诠释.经济学范畴的存在论演进表现为:劳动(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商品(价值、使用价值)——货币——资本——财富——信用——危机.这样,经济学范畴的存在论意义就是有利于增强人们的领会能力与行动能力,有利于领悟人们的存在意义,有益于形成一门新的区域存在状况的科学——经济哲学,有益于推动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越境信息流现象透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黎莉 《情报科学》1998,16(5):413-415,435
以逆向思维的方式分析越境信息流的特征,它的流动存在不平衡性与非控制性以及经济掠夺性和思想文化入侵性现象。提高国民信息意识,加强对越境信息流价值和作用的正确认识,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