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7-9年级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能用"表明:朗读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学生先天具有的,而是需要后天培养的。而在当前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无论是中考,还是平时的考试,都没有对学生的朗读能力进行考查。受考试这根指挥棒的影响,不少教师不重视对学生朗  相似文献   

2.
正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多次出现"朗读"一词,在"课程目标与内容"的"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提出各个学段的朗读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3~4年级):"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学段(5~6年级):"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的"教学建议"中再次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  相似文献   

3.
朗读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2年级)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个阶段(3~4年级)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个阶段(5~6年级)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三个阶段的主旨都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层次相当分明。在朗读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这三点的确是很不容易的。  相似文献   

4.
郭成 《中国教师》2013,(20):48-49
朗读既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训练方式,又是理解课文的基本手段之一,还是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潜在情味全面感知的重要方法之一。朗读是学生对作品的再创造,可使学生积累好词、佳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验艺术魅力,陶冶思想情操,获得思想启迪,提高审美能力,具有高雅趣味。本文旨在从四方面探讨小学朗读课文的方法一、朗读的目标应明确、具体《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低、中、高三个年级的朗读提出具体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低年级);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年级);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高年级)。低年级要求"学习用",中年级要求"用",高年级要求"能用",这既  相似文献   

5.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1~9年级各阶段朗读训练都有明确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3~4年级)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第三学段(5~6年级)到第四学段即初中各年级提出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学习"到"用"再到"能用"虽用词略有差别,但真要落到实处、训练到位,不下真工夫是不行的.  相似文献   

6.
一、朗读、默读“不分先后主次”是错误的现将《语文课程标准》有关表述列表如下:学段朗读教育目标默读教育目标(1-2年级)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3-4年级)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5-6年级)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笔者认为默读是枝叶,朗读是根本;浇树要浇根,根深才能叶茂;学好朗读,默读能力自然而然就上来了。不应该把朗读要求降低,反而把默读要求提高…  相似文献   

7.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1~9年级各阶段朗读训练都有明确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3~4年级)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相似文献   

8.
版1994年开始实施的普通话水平测试(PSC)是检测普通话能力和评定普通话水平的国家级考试.作为对学生的普通话能力和普通话水平进行终极评价的测试,它的测试内容和测试模式对普通话教学具有不可忽视的导向作用.本文从教学的角度,谈谈如何以普通话水平测试为轴心,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机制三个方面,构建普通话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自1994年开始实施的普通话水平测试(PSC)是检测普通话能力和评定普通话水平的国家级考试。作为对学生的普通话能力和普通话水平进行终极评价的测试,它的测试内容和测试模式对普通话教学具有不可忽视的导向作用。本文从教学的角度,谈谈如何以普通话水平测试为轴心,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机制三个方面,构建普通话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有效的朗读,有利于学生积累好词佳句,培养审美情趣,提高鉴赏文本的能力。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相似文献   

11.
超市课堂     
最近,秀水南路开了一家水果超市,名叫"鲜果园水果大卖场".在水果超市中,不但有琳琅满目的水果,还有不少有趣的"课程"呢!这不,我又迫不及待地前去"上课"啦. 第一堂课:英语 进了超市,我一边"检阅"各种各样的水果,一边用标准的普通话读着水果的名称:苹果、柠檬、橘子、香蕉、蜜柚、梨……读完中文名称,我开始试着说出它们的英文名称:apple、lemon、orange、banana、pomelo、pear……货架上红艳艳的火龙果映入了我的眼帘,可是我在脑海中搜索不到它的英文名.火龙果的英文名到底是什么呢?总不会照字面来,是fire dragon吧?回家后,我赶紧翻出汉英字典.一查才知道,原来火龙果的英文名是dragon fruit,这个名字可真帅气呀!  相似文献   

12.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普通话水平达到的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试行)>相应等级的要求.……能根据学习、生活和职业工作的目的和情景进行恰当的表达和交流."本文提出了针对中职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途径:消除压力,激发欲望,让学生想法;创设环境,鼓励参与,让学生敢说;构建平台,提出要求,让学生会说;加强培养,创设情景,让学生高标准地说.  相似文献   

13.
一、创立普通话“一准二美”教学理论体系的内涵2002年5月,笔者在香港大学“普通话教育的发展和推广”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首次向学术界提出:要创立普通话“一准二美”的教学理论体系。笔者认为,经过近十年的普通话理论教学和测试工作实践,在未来普通话语言教学中,一要注重研究普通话教学趵科学性和准确性,二要注重研究普通话教学的艺术性和审美性。应尽快创立普通话“一准二美”的教学理论体系,“一准”:即普通话语音发音与语言表达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二美”,即语音发音与语言表达的艺术性和审美性(文学的韵味和表意的美感)。(一)一准,主要…  相似文献   

14.
香港的语文教学缺乏拼音元素:粤语语文教学从不教拼音,英语教学也不教国际音标.普通话教学虽然有拼音教学,但理念不清,目标不明.在中小学的普通话课程大纲中规定小学一年级开始教普通话,四年级才开始教声调,五、六年级教声母、韵母;中学再来循环教拼音,但都只作为"语音知识"来教学.虽然有几所用普通话教授语文的小学尝试把拼音提前在小一或小二集中一段时间进行教学,但却未能将拼音教学与语文的识字教学、读写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雷州籍学生普通话口语水平不高,将直接影响中考语文考试成绩。笔者采取四种教学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此问题,并由此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教学启示。普通话口语考试是湛江市中考语文科目的必考项目,考查学生的普通话朗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前者要求用普通话朗读一个文段(4分),后者要求用普通话提供的话题说话(6分)。普通话口语考试的目的是促进我市语文口  相似文献   

16.
洪珠 《云南教育》2004,(20):40-41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同时分年段规定了口语交际的阶段目标,概括为:会讲普通话;会倾听别人说话;会与别  相似文献   

17.
普通话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高职院校致力于培养高技能人才,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普通话水平也是高技能人才的基本要求。为了进行普通话课程改革创新,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语委办对学校普通话课程教学满意度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作为下阶段普通话课程改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特殊的作业     
今天,李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作业:向亲人说三句话,而且要响亮,要用普通话。三句话分别是:"××,您辛苦了!"、"××,我爱您!"××,谢谢您!"你说,这三句话叫我怎么说出口呢?  相似文献   

19.
香港回归22年以来,为促进与内地的沟通合作,地区政府重视"两文三语"的平衡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普通话进行推广,提高市民普通话能力,并在普通话教学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文重点分析了香港地区普通话推广情况、教学特点、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利于普通话教学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正学生们的一语(民族语言)和二语(普通话)能力很强,这是由于普通话在中国的广泛使用和绝对重要性。三语是指外语(一般为英语)。三语能力是指和大多数汉族人相比,一个人在外语方面的口语熟练度和读写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情况下,一语能力既包括口语能力又包括读写能力,但是有时也只表示口语能力。中国三语教育模式包括:增积性模式(Accretive Model)、平衡型模式(Balanced Mod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