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传承与超越的三重意涵体现在:第一,习近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论是对传统生态文明自然观的全面继承和吸收,强调人对自然的温情和敬意,同时又从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高度出发,彰显对传统生态文明、西方式现代化等生态文明形态的全面超越;第二,习近平“生命共同体”论是具有人民性、世界性和开放性的生态伦理主张,继承了传统生态文明中人对自然的道德伦理责任,拓展了传统生态文明对自然道德伦理责任的主体,强调中国共产党人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导和引领作用,强调人对自然的道德伦理兼及政治建设的双重责任;第三,习近平“红线”论、“福祉”论是对传统生态思想“取物以时”生态保护原则及其民本关怀的吸收和继承,扬弃了传统生态伦理中的灾异谴责说。  相似文献   

2.
“施韦策诘难”与道教生态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生态自然观、道德观从“道生万物”的本体论角度,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论证了自然万物存在的价值和权力,具体化为“崇尚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物无贵贱,万物平等”、“善待万物,尊重生命”、“保护自然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等一系列生态伦理规则,其探讨的范围几乎涉及到生态伦理学的所有基本理论问题,故道都的生态伦理有着内在的独特理论体系,并且具有较强的道德实践意义。这对于回答施韦策对道教生态伦理缺乏系统性、实践性、发展性的诘难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在现阶段“互联网+”背景下,构建大学英语教学生态模式已成为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分析“互联网+”大学英语教学结构优化功能失衡、生态主体之间协调功能失衡、生态主体与互联网信息技术失衡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教学主体信息技术素养,创新“教与学”理念;营造网络化生态教学环境,发挥教师引导作用;构建多维互动生态课堂,融洽师生关系等构建大学英语教学生态模式的具体策略,以期发挥生态主体作用,提升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生态翻译学的相关理论,对《道德经》中“虚”“静”观的不同英译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具备生态伦理意识的《道德经》英译本在目的语文化中有更强生命力;翻译的生态伦理意识是将翻译的主体即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中的各个要素看成一个互为联系的有机整体;培养典籍译者的生态伦理意识对全球化语境下汉语文化的传介与目的语文化的建构均有重要意义,其途径主要有翻译教育与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5.
对人类生存状况的现实关照及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使“三生教育”具有鲜明的生态伦理价值取向,突出表现为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情怀、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原则与和谐生活的生态伦理诉求。“三生教育”是教育本质的回归,生态伦理是对生存危机的积极回应,两者的殊途同归,反映了当今时代对超越现代性、重构“精神家园”的渴望与人类文化前进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6.
生态翻译学中的“译者中心”论极大地凸显了译者的主体性。译者由于在翻译过程中做到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所以不易陷入逻各斯中心主义。通过再思主体间性,作者提出以“生态对话”来概括翻译中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问题。“生态对话”兼具“生态性”和“对话性”,是以译者为主导的各主体之间的对话交流。  相似文献   

7.
从价值论看生态伦理价值主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代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迫使人类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从价值主体论、价值客体论和价值关系论三个维度审视生态伦理价值主体,为其合法性进行必要的价值观论证:并非认识论主体才是价值主体;生物体是一个价值体系;生态系统就是一个价值系统。  相似文献   

8.
人物主体间性实现了主体间性理论的突破与整全,建构了人类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人物主客间性是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根源,而人物主体间性则是解决人类生存危机的根本之道。人物主体间性之所以可能,就在于“道法自然”的宇宙根本法则、“关系本体”的先验之根、“众生平等”的万物主体性“、人物共生”的生存之道以及“人物感通”的人类情怀。确立人物主体间性,就为教育确立了一种新的自然伦理向度,为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态人”的人学理念,并有利于建构一种新的生态教育观和培养人“天地境界”的美学情怀。  相似文献   

9.
人和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生态伦理作为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的“应当”,其价值建构和价值目标的落实都理当以“人”为中心,即以人类持久生存和发展的生态要求为其价值系统确立的现实基础和本位,以“人类精神的自律”为其达成价值目标的主体基础和力量。这在实践上就意味着人类按照其在自然界持久生存和更好地生活的要求来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建设守法主体应该是具有法治思维和生态思维的“人”,是生态人格和法权人格的融合体,这样的“生态人”是生态意识和法治意识内化一体的生态人,守法成为其行为的一般性准则。塑造这样的“守法生态人”的过程就是政府主体、企业主体和社会公众主体协同法治的过程,是实施最严密和最严格的环境法律制度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佛教天台宗含有丰富的伦理思想,智顗的“十界互具”本质上是动物权利论伦理观;湛然的“无情有性”说本质上是生态伦理观。当我们把以辛格、雷根为代表的动物权利论伦理和以罗尔斯顿为代表的生态伦理与智顗和湛然的伦理观同放在人类思想发展史的纵轴线上加以比较考察时,不难发现,它们都属于非人类中心论(或泛主体论)伦理观。并且后者方佛是前者的回复,是高级的回复,正好体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  相似文献   

12.
生态伦理建设是摆在我国党和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充分发挥各建设主体的作用,才能真正提高我国的生态伦理水平。政府在我国生态伦理建设中处于主导地位,发挥着领导作用;企业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关键,是生态伦理建设的中心环节;其他组织和公民是生态伦理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马尔库塞的“物是主体”和张载的“物吾与也”生态伦理思想的深刻含义,指出两者具有惊人的相似性,都主张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履行人对自然的伦理责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14.
网络生态危机与网络主体的道德素质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生态危机主要是指网络安全危机、信息污染、信息侵犯、信息综合征等,危机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因为网络主体缺乏网络生态伦理理念、道德自律意识和缺乏对网络行为的道德认知造成的。所以,切实加强网络主体的道德素质培育显得非常重要而又迫切。首先,要引导网络主体树立正确的信仰。信仰能给予道德主体的行为以意义和价值,它的存在既对人行为的善恶标准给予评价和规定,也对人的善恶进行评判和范导。其次,网络主体必须确立网络生态伦理理念。保护网络生态环境实质上就是保护人类的生存空间,人类应该像保护大自然一样,保护人类的网络家园。其三,教育网络主体应遵循互惠互利、公正平等、适度自由、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等网络生态伦理原则。其四,规范网络主体的道德行为。其五,引导网络主体不断“内省”和“慎独”。最后,构建网络生态伦理教育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5.
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建设“生态型校园”具有很重要的生态伦理意义与生态经济意义.建设“生态型校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相似文献   

16.
论生态伦理与“两型”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生态伦理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要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从分析生态伦理与“两型”社会建设的关系入手,对“两型”社会建设面临的挑战进行多维视角的立体化分析,从而找到科学构建适应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的生态伦理体系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7.
企业生态伦理是近年来研究企业文化的热点问题之一,对参与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长期以来,企业文化“重经济、轻生态”的观念根深蒂固,传统的以资源高投入和环境污染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是不可取的和不可持续的,这一发展模式已为历史所否定。通过对企业生态伦理意识及企业与生态文化结合意义的剖析,可以在企业文化中构建旨在树立企业的正确生态观,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经济价值强势与生态价值弱势的长期并存,表征着传统价值论研究的固有理论缺失。工业文明以来日益严峻的“全球问题”,使生态价值凸显为价值论研究的前沿视域。从发生论的意义上说来,生态价值是入文价值的“母体”和人的生命之源;在环境伦理学视域内,人类主体和非人类生命体是同时并存的双重价值主体,二者均有其满足自身需要的价值“祈盼”;自然选择与人的实践活动是双重主体共存与双重价值共生的现实中介;坚持双重主体与双重价值的相依并存、和谐共生,是生态价值论研究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9.
巴赫金对话理论对20世纪世界整个思想文化界影响可谓极其深远。而蕴涵在巴氏对话思想中对人的自我意识和他者的重视,对差异性、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强调,超越了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藩篱,具有鲜明的“绿色”色彩。当代生态伦理通过关爱自然的有效途径谋求人与自然对话,可从中得到启发。  相似文献   

20.
生态伦理的诞生是对伦理主体、界域和思维空间的一次实质性拓展,开创了伦理学超越“人类视角”的新境界,旨在缓解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走出人类生存困境。与自然和解,必须抛弃“主客二分”的机械论自然观,坚持“天人合一”的整体主义思想。人与自然的关系,说到底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对立和冲突,本质上是人与人的对立冲突。所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本前提是建构符合人类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公正合理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