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卷提供的答案是C项,这就使题干所要表达的意思一目了然:花钱使人们健康地生活以预防疾病的发生要比得病以后再去花钱使人们恢复健康要好。但是,当你仔细观察句子结构,就会发现它的表达方式是存在问题的。我们不妨对句子稍作改动。  相似文献   

2.
低年级句子教学两注意肇州县红旗小学李兆云九义大纲和全日制大纲就阅读教学对句子的要求都是理解句子的意思,只是九义大纲要求得更明确:“要使学生懂得句子是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的。”在句子教学中如何体现“完整的意思”呢?一、注意意思的联系九义教材和全日制教材对...  相似文献   

3.
20 0 0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所要求的“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的能力 ,指的是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最恰当的句子结构形式或者根据表达的需要按照规定的句式进行交际与交流的一种言语能力。句子是能够表达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同一个意思 ,不同的思想感情固然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 ,即使意思基本上相同 ,只是语气和重点不同 ,也往往可以选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句式不同 ,作用不同 ,表达效果也不同。高考语文考纲中明确规定要能够“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就是要求能够根据语言环境选择同义句式(表达相同意思而又有细微差别的不同句子 …  相似文献   

4.
语文第二册“句子”的教学广南县第一中学黄保兵六年制小学一年级阅读教学中对于句子的要求,现行大纲和“九义”大纲都是理解意思,只是“九义”大纲更明确,要求“懂得一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什么是完整的意思,语文第二册是这样来体现的。一、注意句子之间意思的...  相似文献   

5.
句子并不一定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不完整的“句子”也是句子,句子的语调标志不一定是句号,问号或感叹号。  相似文献   

6.
如今书籍报刊上的文章,时常出现用词造句“唯恐不及”的现象,就是作者在造句时,对于某一意思唯恐表达得程度不够,唯恐读者不明白他要说的意思,因而就在句子中堆砌意思相同的词语,使句子显得哕唆、累赘、费解。例如:  相似文献   

7.
正"衔句达意"即结合章法控制句子,同时整合句子理解文意。人们运用语言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要以句子为基本单位,但仅仅一个句子是不能满足一次交际需要的,它既不能把作者在一次交际中所要表达的思想确切而完整地体现出来,也不能使读者准确无误地理解对方所要表达的意思。一句话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所表达的确切含义,只  相似文献   

8.
<正> 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汉语里的词一般都有固定的读音、特定的形体、一定的意义和用法,读错了,写错了,可能引起误会。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按照一定的规律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如果遣词造句违背了一定的规律,或者内容不合事理,句子就会产生毛病而有碍于人们表达感情、交流思想。但是,作者有时由于某种特殊需要或是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修辞目的,往往把说话人无意读错、写错的字词及有毛病的句子,有意地写进文章里来,象这样的“白字”及“病句”就不是一般的白字和病句,而是具有修辞功能的“白字”及“病句”了。  相似文献   

9.
贾相忠 《青少年日记》2009,(9):65-66,51
为了表达的需要我们时常通过添加词语,把简单的句子扩充为具体、形象、生动的句子。也可以形象地说扩句就是在句子主要成分的前后添上合适的修饰语、附加成分,即在一个句子的“主干”上,“添枝加叶”,进行修饰或补充,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加完整具体。  相似文献   

10.
古代汉语中,结构助词“之”有一种特殊的用法,这就是“之”字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组成加“之”的主谓结构,以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所谓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就是使原来的句子不能独立运用,不单独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只充当单句的一个成古代汉语中,结构助词“之”有一种特殊的用法,这就是“之”字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组成加“之”的主谓结构,以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所谓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就是使原来的句子不能独立运用,不单独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只充当单句的一个成分,或在复句中充当一个分句,以偏待全。  相似文献   

11.
在学生的练习中,由于受汉语的影响,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表达不地道、不完整的句子,这些句子或“掐头”或“去尾”,虽勉强能表达汉语意思,却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现归纳如下:一、掐头“掐头”的句子主要是指句首省了某个语,如连词、介词、不定式符号to、助动词do、does等。1.掐  相似文献   

12.
句子是语言的使用单位,人们说话或写文章,都是以句子作为基本单位的,只有一句完整的话,才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思想内容,传递一个简单的信息,完成一次简单的交际任务。句子是由一个词或者一个短语(词组)带上一定的语调(有时还要带上一定的语气词)构成的。由单个词构成的句子比较少,而且这种句子对语言环境的依赖性很大,离开了一定的语言环境,它就不能明确的表达意思。例如同学们坐在教室里,老师进来上课,值日生叫一声“起立!”在这个语言环境下,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如果几个人在路上走着,忽然有一个人叫一声“起立”,别人就会感到莫名其妙。  相似文献   

13.
一些小学生常说:“作文真难啊!”实际上作文并不难,作文就是“写话”嘛。大家知道,进入小学以前,我们儿童就已经能说许多话了,而且说的话大都能够表达完整的意思,句子也没有多大错误。为什么一到写作文时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上一期介绍了可以使作文变化多样的遣词用字窍门,本期来探讨如何从句子的角度变化多样。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按语法规则组成、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好的英语句子应该是结构意思正确完整,连贯流畅,言简意骇。但是,如果一篇文章中所有的句子都是结构单一(以主语开头,采用“主-谓-宾”或“主-谓-表”的结构)、长短均等的话,句子写得再好,文章也是呆板单调,缺乏生气。所以写作时必须要注重句子的变化,变化句式,主、被动态搭配,长、短句搭配,还要适当运用修辞方法。下面我们就为如何写出变化多样的句子支招。  相似文献   

15.
一、训练目标1.正确理解语句的意义。我们这里所说的“语句”,包括了通常所说的句子,尤其包括了由几个有完整意思的相关“句子”组成的较大的语言单位。从语法上说,它可能是单句(含比较复杂意思的单句)、复句,也可能是句群、段落。为解说的方便,我们对涉及到的一个或多个“句子”,统称为“语句”。理解语句的意义,一般应该注意两点:一是要搞清每一个句子,用了哪些词语,是怎样的语气,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二是要搞清几个意思连贯的句子,是如何拓展、又如何收束的,整体上表达了什么意思。语句的意思弄不明白,梳理、归纳就成…  相似文献   

16.
第13小题要求从句式的角度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部分加以判断。但是加点部分“大人清白”、“名誉著闻”和两个“其都督”都不是句子。众所周知,句子是能够表达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而这四处加点的部分都不能脱离原句表达完整明了的意思。既然加点部分都不是句子,又怎可判断它们是什么句式呢? 按照命题者的思路,我们姑且对加点部分进行句式的判断。2000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明确指出,文言文句式的考查仅限于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宾语前置和成分省略五种。那么,四处加点的部分各是以上五种中的哪一种句式呢?标准答案认…  相似文献   

17.
谈谈缩句     
项玲华 《辅导员》2010,(21):19-20
所谓缩句,一般地说,就是把一个复杂句子的附加成分即枝叶去掉,留下主要成分,即主干。如把“英勇的红军狠狠地打击凶恶的敌人”缩成“红军打击敌人”,使其成为一个简明的句子。缩句的原则应为:一是不改变原来句子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来句子结构;三是缩成后的句子仍然是句子,是简明地表达原句主要意思的完整的句子。  相似文献   

18.
我们通常说句子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这是不错的;但是,如果把一个句子从句群里抽出来单独看,我们就会发现有的句子表意不够明确,有的句子意思有所削减。而这样的句子在句群中意思是明确的,内容也丰富得多。就是说,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的句子要依赖另外的句子而存在。句子的这种依存关系常见代替、省略、解说、补充、点睛等几种方式。一、代替式。用代词(还有数量词等)代替前面的词、短语、句子、句群等。例如: 黑海风暴袭击英法舰队,对于天气预报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句子句子通常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构成,能够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人们说话是一句一句说的,写文章也是一句一句写的,告诉别人一件事情,向别人提个问题,要求别人做件事,或是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只要是意思完整了,就是句子。具体地说,凡是一个句子,从内容上看,都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从语音上看,都有一定的语调,在句子与句子之间,有一个较大的停顿;从书面形式上看,每句末尾要用一个特定的标点(句号、问号、叹号)表示  相似文献   

20.
省略号前后要不要标点,很多同学对此感到迷惑。有的同学认为既然使用了省略号,它的前后就不需要再用标点了。这个说法不完全正确。那么怎样确定省略号前后是否需要加标点呢?这里介绍两条规则。一、省略号前标点的确定1.省略号前面如果是一个完整的句子,那么句末应当加标点。因为一个完整的句子有一定的语气、语调,如果不标点就不能准确地表达意思。例如:①“阿!闰土哥,——你来了?……”②“红旗插上大门岛!同志们,冲啊!……”上面两个句子都是完整的句子。例①表示吃惊,既有惊叹语调,又有对眼前情形的不敢相信,所以省略前用问号。例②表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