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园环境教育不能仅限于环保教育,其价值应该在于引导幼儿感受和初步理解生命的多样性、相似性以及相互依存性.幼儿期的环境意识表现为幼儿对周围环境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探索,对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敏感性,热爱并愿意创设美的生活环境.幼儿园环境教育是教育者按照幼儿环境意识发展的年龄特点,以萌发幼儿亲近自然、亲近社会的情感,促进幼儿初步理解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为目的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2.
社区是幼儿认识社会的桥梁和窗口。社区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因素与精神环境因素,具体体现为社区机构、社区居住环境、社区化等诸方面。社区环境对幼儿既有积极教育意义也有消极影响。凸现社区环境的教育性,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需要合理配置社区教育资源,优化社区环境。  相似文献   

3.
幼儿环境教育是环境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幼儿时期所形成的对环境的态度和情感对其成长过程中环境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极为重要的。开展幼儿环境教育,要注重激发幼儿热爱环境的情感,使幼儿在自然、社会、心理三个方面达到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4.
现在的幼儿园环境已成为我们教育课程的一部分。在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创设中.我们将幼儿的主体地位放在首位.从幼儿的认知发展和年龄特征出发.让课程的价值在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中得到体现.把环境设计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课程模式的建构性要素.让幼儿园教育环境真正成为幼儿发展和成长的舞台.给幼儿的人生道路增亮添彩。  相似文献   

5.
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决定幼儿科学教育的特性有:“教育内容要生活化和具有生成性,贴近幼儿生活,是幼儿所感兴趣的一切事物,教育过程能引导幼儿主动探索,教育活动的结果要使幼儿获得广泛的科学经验,教育价值具有可持续性和多项性,教育组织形式要体现灵活性和多样性。”为了体现幼儿科学教育的特性,实现《幼儿教育纲要》所提出的科学教育目标,应多途径地开展幼儿科学教育。  相似文献   

6.
邓泰初 《教育导刊》2004,(10):41-42
环境教育并不是环境对幼儿单向的感化。它是教育根据幼儿园教育的要求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幼儿生活环境中的教育因素,创设可以积极与幼儿相互对话的活动情境,并在对话的过程中把环境因素转化为教育因素,培养幼儿对周围环境积极参与、适应的主动性。我园把环境课程看作与学科课程相互并存、相互补充的课程形态来操作,通过环境课程的介入,把那些平时幼儿园教育较为忽视的、  相似文献   

7.
在幼儿园中,班级可以说是幼儿在家庭之外最先接触的生活环境,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班级中良好的环境创设与利用会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各方面的发展;它对置身其中的人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但调查表明,幼儿园的环境创设特别是墙面装饰和区角布置,存在着教师动手动脑多、幼儿动手动脑少,教师设想计划多、幼儿设想计划少,固定的多、变化的少等问题。由于这种环境创设是从教师的设想和愿望出发的,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因而环境失去了影响和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有感于此,笔者认为:准备和运用一定的材料,按照科学的原则来创设幼儿园的环境,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等的全面发展,是创设幼儿园环境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石发 《教育革新》2007,(6):20-21
幼儿最早的教育是从家庭开始的.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在教胄教学实践中,发现当前家庭在科学教育幼儿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多数家长对如何科学地教育幼儿的认识不足,由于受教育程度、工作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家长教育观念、教养态度及教育的方式、方法都有明显的差异。家庭教育的实际现状不容乐观.对此,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和实施指导,为从总体上提高家长科学教育幼儿的质量,使广大家长重视家庭科学教育幼儿的问题,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我们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与活动,进行多种渠道的宣传沟通,以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能力。  相似文献   

9.
幼儿可持续发展教育作为一个新兴研究领域,近年来备受西方国家关注。通过梳理国外相关文献,对幼儿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基本意蕴及核心研究议题进行解析发现,西方国家主要从环境取向和“三大支柱”两种视角理解幼儿可持续发展教育,幼儿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教师对幼儿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认识、幼儿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施理路、幼儿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评价是当前国际幼儿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的核心议题。未来应强化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研究、幼儿可持续发展教育评价研究、可持续发展教育与学前教育机构课程的融合研究。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科学环境创设是培养幼儿科学探索精神的隐性教育,具有趣味性和科学性的日常环境,不仅可以培养幼儿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还能充分激发幼儿创新思维能力的综合发展。所以幼儿园应当坚持探究性、互动性、过程性的发展原则,重视科学教育环境的创设,努力为幼儿营造具有科学意义的成长环境。本文将通过对幼儿园科学教育环境创设现状的分析,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创设原则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加剧,环境教育作为全民教育的必要内容也在幼儿教育中得到重视。学前教育阶段开展环境教育具有历程开端性、道德性、跨学科性、渗透性的特点。幼儿的环境教育主要依靠幼儿园、家庭、社区及大众传媒等社会环境的创设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峡谷式教育环境的价值约束表现为指导性观点而非控制性行为。峡谷式教育环境能让幼儿既有确定感和可控制感,又有安全感和自由感。营造峡谷式教育环境,能够有效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保持幼儿活动的生成性,增强幼儿活动的合作性。营造峡谷式教育环境,需要革新教育思想,优化课程资源,改进师生关系,完善评价方式,增强幼儿观念和行动的自主性与协调性,帮助幼儿做最好的自己。  相似文献   

13.
尽管一日生活和游戏是公认的幼儿园教育开展的两条基本路径,但是如何在一日生活中融入游戏精神却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由于日常生活的糅合性和绵延性契合了幼儿的发展特点与发展需要,对幼儿的教育必须坚持以一日生活为基础。游戏的自由与自主精神、假想与创造精神、自然与无求精神可以促进幼儿对一日生活的参与,涵养幼儿的生活情怀,拓展幼儿的经验范畴,让幼儿获得更好的发展。教师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深化对生活教育与游戏价值的认识,在环境创设、生活活动内容以及活动方式等方面渗透游戏精神,以此提升一日生活教育的质量与幼儿发展品质。  相似文献   

14.
幼儿的需要作为幼儿心理发展的动力即其心理发展内部矛盾中的一方,在幼儿心理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极其重要,我们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绝不可忽视其巨大的教育价值。幼儿的需要在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具有一定的价值,这在我们的幼儿心理学教科书中早有提及,应该说是每个幼儿教育工作者在从事幼儿教育活动之前就应解决的教育观念问题。但是在实践中幼儿的需要却往往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其中原因在于广大的幼教工作者对如何尊重幼儿、怎样充分发挥和发展幼儿的主体性、特别是对“需要”这种心理现象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与其教育价值的认识还…  相似文献   

15.
孩子呱呱坠地之后,接触的环境与所受的教育往往会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有些孩子天资聪慧,而有些孩子生来就有缺陷,但是,他们都应该拥有相同的受教育机会和环境。近年来,国际社会非常关注残疾幼儿的早期教育问题,让残疾幼儿与正常幼儿一起接受教育的理念,已被许多我所接受和推崇。我国政府也在努力促进残疾幼儿的早期关怀和教育,如北京市教委2004年颁发了《关于在幼儿园中开展残障幼儿随班就读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各区县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办园条件较好、师资力量强的市立幼儿园或示范开展残障幼儿随班就读的试点工作。让残疾幼儿随班就读立意良好、意义重大,但真正操作起来却会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16.
环境危机是当前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大障碍,它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相悖,在这种特殊背景下,环境教育受到了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及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它是一种全面的终身教育,而幼儿教育又被称为“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因此幼儿环境教育对培养幼儿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十分必要,要把握幼儿环境教育实施的要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当前,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全社会都在重视成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但往往忽视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其实在幼教实践中容易引发幼儿心理不健康的因素是很多的。比如在一些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的要求过于苛刻,使某些幼儿连自己正当的要求如喝水、上厕所等都不敢提出;幼儿之间互不相让,报复行为时有发生。如此过分的压抑以及过度的…  相似文献   

18.
幼儿成长的主要环境有幼儿园、家庭和居住区,各个环境都或多或少的担负着幼儿教育的责任。当前幼儿的教育环境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每种教育环境自身存在的问题,幼儿园的发展濒临瓶颈,家庭教育缺少科学正确的指导,幼儿在居住区和同伴的游戏缺乏组织引导;另一方面,各教育环境之间缺少衔接,没有合理的协调教育资源,没能很好的为幼儿健康发展服务。幼儿教育是全社会的责任,是社区的责任。社区能够合理的协调幼儿园、家庭和居住区之间的关系,帮助各教育环境解决问题、共享资源,可以促使幼儿更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19.
学前融合教育(inclusive preschool education)是指在普通学前机构内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幼儿开展教育。回顾美国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的“回归主流(mainstreaming)”,提倡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回到正常教育环境中,该阶段主要关注特殊幼儿的“安置”问题,而忽视教育环境应该为接纳特殊幼儿做出转变;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的“一体化(integration)”,强调要保障特殊幼儿在正常教育环境中的适应。  相似文献   

20.
赵志英 《考试周刊》2014,(22):178-178
<正>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教育手段",在开发幼儿智力、发展幼儿个性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利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因此,环境创建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园班级环境创建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促进幼儿主动发展,充分体现教育性、时代性、实用性、参与性与趣味性,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为幼儿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一、班级环境创建与幼儿的有效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