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怎样帮助孩子克服嫉妒心理肖峰在一次家教咨询活动中,有位母亲向我说起了她刚上小学的女儿。她说其女儿聪明伶俐.因而深受老师的喜爱。于是老师做什么事都爱叫她,动不动就表扬称赞她一番,弄得她成了老师的“小红人”。按说自己的孩子得老师的宠家长应该高兴才是,可这...  相似文献   

2.
爱的红纸船     
正母亲的记忆是一条河,此刻,却几近干涸。人老了都是这样的吧,记忆被时光一点点掳走。而且,一向温良的母亲性格也变得极易烦躁,动不动就叫喊,甚至骂人,以至于街坊邻居见了她就躲。随之,那个曾经热闹的小院也变得格外冷清。母亲一定是太想念她的女儿了吧。后来听邻居说,母亲经常会在大街小巷奔跑,呼唤,四处找寻她的女儿。而我,此时正在另一座城市里忙着铺就自己的锦绣前程。母亲的一摞摞脚印和声音,便在一次次失望中碎成一地苍茫。邻居说,母亲把最后一丝力气消耗尽的时  相似文献   

3.
每当逢年过节,加上孩子过生日,亲朋好友都会递红包给孩子,时间一长,孩子的私房钱就会有不少数目。这种情况下,做家长的真是要也不是,怕女儿和邻居笑话;不要又实在不放心,仅仅几岁的女儿能将自己的小金库管理好?女儿上五年级时,我们终于决定将原先早就为她积攒的成长基金交给她自己保管,那晚,妻子拿着存折和一包散钱,有滋有味地开导她:“以后你可就是有钱人了,可不能再在学校里胡乱花钱!等长大了买好书包好玩具,那样才荣耀呢!”女儿拿着存折,天真地答应着,接着就按我们的要求将那个古董式的瓷罐吃力地搬来,小心翼翼地放在小床旁边,将所有零钱…  相似文献   

4.
我按照自己的理解教育女儿。女儿很小的时候,我就让她玩公园的大滑梯。那个滑梯是为大孩子准备的,又高又陡,女儿站在顶端,像个布娃娃。当她勇敢地滑下来时,我稳稳地接住她,并用肯定的语气赞许她。后来,许多大孩子的家长都以她为榜样,激励自己的孩子。女儿5岁时,我家先生去日本进修了。一天,我带女儿去饭店吃饭,我们的饭菜都快吃完了,点的一个汤还没有上桌。我让女儿去交涉。女儿竟然面无怯色,摇  相似文献   

5.
家长: "敢拿自己孩子的命运当儿戏?" 这是一所重点初中学生母亲的心声.她说,女儿的成绩在班里属于中上游,可自己并不感到轻松,别的孩子都补,如果不给女儿也增加点"营养",就很难和别人竞争.  相似文献   

6.
常听到有的家长说:“如果让我再有一个孩子,我就知道怎么做家长了。”这说明家长在通过比较的方式学习家庭教育方法,常与自己以往的教育经验相比较,也常与别人的教育经验相比较,其实这都是从家庭生命周期的角度学习做家长。但不适宜的比较妨碍家长获得家庭教育的真谛。有个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他妈妈就给他安排了从周一到周日的翔实的课外学习计划。问她为什么要把自己和孩子都搞得这么累,她说同事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女儿,现在北京一所著名的高中读书,是被保送进去的。这个孩子每天都学到深夜,没见过她出来疯跑,家里静得跟没有孩子似的。她得…  相似文献   

7.
首先,表扬要注重小事。有一天,女儿放学很早,就去写作业。这时,来了一位邻居,我就和他聊起来了。到了做晚饭时间,邻居还没有走,女儿就放下笔出去了,我也不知道她出去干什么。那位邻居走了之后,只见女儿端出四五张烙饼,我才知道她刚才是做饭去了。此前她从来没有做过饭。我表扬了她,她从此更爱自己动手做事了。她看到我病了,就主动帮我做家务事。我看着她洗衣服,虽然洗出来的衣服不太干净,但我表扬了她,从此她成了大人的好帮手。我认为,孩子不可能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点滴小事做得好,获得家长的表扬也可使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品格。其…  相似文献   

8.
一位母亲忧心忡忡地对我说,她5岁的女儿特别懂事,人见人夸。幼儿园老师说她很听话,亲朋好友也都夸她是个好孩子。但她发现孩子特别“心重”,不知是什么原因。我们交谈了许久,共同找出了孩子心重的原因。在此,我想将这位母亲在教育上的失误告诉家长朋友们,以共同借鉴这一教训,使我们的孩子健康、愉快地成长。这是一位很重视家庭教育的母亲。从女儿两岁起便开始从严管教,要求女儿做个好孩子。特别是在众人面前,每当孩子表现好时母亲便对她说:“瞧,别人夸你是好孩子哩!”每当孩子表现“不好”时,就对女儿说:“看,别人笑话你了!”久而久之,让别…  相似文献   

9.
一条花裙子     
有一位老师送了一条花围裙给她班上的一名穷学生。这名穷学生的母亲看到女儿拿回来一件漂亮而干净的花圈裙时,立刻觉得孩子也该拥有一件漂亮的上装。于是从箱底翻出一件过去自己穿过的衣服,并为孩子修改裁剪。而当孩子梳洗装扮起来之后,家长简直不敢相信,原来自己的女儿竟是如此美丽。  相似文献   

10.
作为家长,每个人都心疼自己的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快乐成长。也许,我算不上一个十分称职的母亲,不过两岁的女儿佳佳不仅活泼可爱、能说爱笑、喜欢阅读、聪明乖巧、乐于交往,健康状况也比想象中要好得多。我想这要归功  相似文献   

11.
失败的财富     
美国著名教育家斯娜夫人在教育女儿维尼夫雷特时,给女儿讲了一个小故事: 一位母亲准备带他5岁的女儿做一个为期两天的野外旅游。临行之前,母亲告诉女儿应该带些什么东西。为了培养女儿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母亲让她自己收拾行李。到了野外之后,女儿发现不仅衣服带得太少,而且忘记  相似文献   

12.
近日,我的一位邻居心情非常沉重地谈起这样一件事:她感冒发高烧,3天卧床未能上班,已经上初中的女儿却不闻不问。自己平时对孩子的方方面面都照顾得无微不至,没想到现在自己生了病,女儿却无动于衷,她怎能不伤心呢?病床上的母亲疑惑:“为什么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地关怀,却得不到子女相应的回报?”  相似文献   

13.
刘海燕 《中国德育》2007,(12):74-74
女儿就读的学校临近一个十字路口。学校规定:家长可以把孩子送到路边,在值班老师的看护下由孩子自己走过斑马线。从路口到学校,这段距离大约为100米。但是,自从女儿一年级一次意外事件发生后(那次,女儿被同学误伤了眼睛,伤处距离瞳孔仅几毫米),无论多忙,我都会挤出时间偷偷地"跟踪"她,直到那个小小  相似文献   

14.
我的同事曾给我讲过一个她女儿的故事。她女儿曾在少年宫舞蹈班里学跳舞。但不知为什么,也许是由于跟老师生疏而紧张的缘故吧,孩子总把动作搞错,学得不好,孩子也很沮丧。孩子的母亲,也就是我的这位同事,是一位曾在亚运会上得过七项全能亚军的优秀运动员,她深信女儿身上一定有着自己的良好基因,但看到女儿频繁出错的动作,  相似文献   

15.
女人的话题很纯粹,除了丈夫外,更多的是孩子。同为母亲,许多日子以来,有太多的母亲与记者谈论自己的孩子,谈论对孩子的教育。有一位这样的母亲,女儿今年13岁,上初二,聪明漂亮。由于她与丈夫都是学文的,又都是教育工作者,所以对孩子的教育特别重视。女儿5岁时,她就花9000多元为她买了一架钢琴,之后又让她上舞蹈班、外语班什么的。而女儿也比较乖,爱读书,文章写得也不错,小学一年级就有文章见诸报刊,至今已发表10来篇,小学四年级写过万把字的武打小说,初一时,一个晚上写完了7000字的言情小说。行家们反映,在某些话题上,女儿写得比母亲还好。女儿小学三年级就开始读《红楼梦》,四年级就开始自己上图书馆借些诸如《茶花女》之类的世界名著读,之后是武打言情什么的,至今读的书少说也有200本。  相似文献   

16.
请你阅读     
一天,5岁的小女孩珍妮在商店的橱窗里发现了一串漂亮的白色珍珠项链。于是,她就着妈妈给买。售货员小姐对珍妮的母亲说:“您就给她买一条吧,这条项链不贵,才1.95元,正适合买给孩子戴。”妈妈看着女儿的眼神,说:“孩子,你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得到它!”于是,珍妮开始了她的挣钱计划。她连续一周干完了母亲额外加给她的家务活儿,从母亲那里得到了一元钱。接着,她在自己家的院子里采摘了一大把蒲公英,问邻居詹姆斯夫人是不是可以用一元钱买她的蒲公英。詹姆斯夫人地接受了她的要求。就这样,小珍妮用自己的钱买回了那条珍珠项链。她特别喜欢它,戴…  相似文献   

17.
华丽的冒险     
《学前教育》2006,(9):11-13
1974年4月的某个清晨,一位母亲醒来看着未满月的女儿酣睡身边,她会想些什么呢?我敢肯定,她不会想到这个看起来需要她呵护一生的娃娃若干年后也会和她选择同样的职业,像她一样在幼儿园对别家的孩子呵护备至。因为在母亲心里,这个女儿怎么呵护也不够。以后的日子,女儿的日常起居全由这位母亲料理得妥妥当当。母亲不让女儿插手一丁点儿家务。女儿读书后,母亲为了让她早上多睡会儿,恨不得连被子也帮她叠。要知道,大多数中国孩子都曾经把起床不需要叠被子当作梦想之一,像我就一度强烈希望发明一种可以自己打卷的被子,甚至女儿刚上一、二年级的时候。母亲总是在一大清早就扛着墩布、拎着抹布,赶到女儿班上替她做完值日,再回到一墙之隔的幼儿园上班。旁人想到,母亲36岁才有她,那份宠爱也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18.
暑假家访,跟一位原本成绩比较糟糕的学生的家长谈她的女儿。这是一位豪爽的母亲,此刻她笑逐颜开,让我想起她不久前的忧心忡忡。她的女儿是我带的学生,是个喜欢成天在田里抓泥鳅捉黄鳝却对学习不“感冒”的野丫头。她母亲第一次来找我时,承认她以前对孩子太不负责任了,认为爱孩子无非就是孩子需要什么就给买什么。等  相似文献   

19.
宁波一位母亲来信说:我女儿是个四年级小学生,但她对自己中等的成绩满不在乎,其实她可以学得更好。我怎样才能激励她的学习进取心?答:家长激发孩子学习进取心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1.根据“快乐原则”,对孩子的学习行为经常给予鼓励,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如孩子做作业前,可以先让她吃一些喜欢的小零食,甚至可以亲亲她,青春期的孩子可能喜欢在背景音乐的环境下做作业也未尝不可。孩子做作业时,家长不要在边上批评训斥或唠叨。孩子每次认真做作业后,家里要充满特别快乐的气氛,久而久之,“快乐”和“努力”建立了连接,孩子就会…  相似文献   

20.
左邻右舍,差不多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到了吃饭的时候,可热闹了:有的孩子闹着不吃;有的孩子尽吃菜不吃饭;有的孩子说“我不吃这个,我要吃那个”;有的父母给孩子准备了“好菜”让孩子一个人独享;还有的父母干脆端着饭碗追着孩子喂,孩子则吃一口,玩一会。“吃饭”成了家长最伤脑筋的事。其实,这是家长自找的苦恼,是家长自己把孩子给惯成这样的。我的女儿已5岁了,长得活泼健康。一日三餐,无论荤素粗细,她都吃得津津有昧,从不要我操心。我的经验有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