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应补量和单位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寿星 《编辑学报》2002,14(1):39-41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在有关量和单位的释义中,把许多非法定单位说成是可以用的单位,或将法定单位的废弃名称当做可以用的名称,量和单位的名称、定义及基本概念错误十分普遍.此外,法定单位一些重要的内容没有被收入词典中.  相似文献   

2.
大凡火车站、汽车站的候车厅里,一般都设有“问讯处”。但是,你注意了没有,“问讯处”大都成了“问询处”。《现代汉语词典》1522页“问”字下列有词条“问讯”而无词条“问询”。问讯的义项有三个:(1)询问。如问讯处。(2)问候。(3)僧尼跟人应酬时合十招呼。也说打问语。  相似文献   

3.
郝欣 《编辑学报》2008,20(2):146
问在标注论文作者中的联系人时,用“通信作者”还是“通讯作者”?答用“通信作者”。《通信科学技术名词》中,词条“通信”的释义是:“按照达成的协议,信息在人、地点、进程和机器之间进行的传送。曾称‘通讯’。”《现代汉语词典(第声版)》中“通信”的释义是:“①用书信互通消息,反映情况等……②利用电波、光波等信号传送文字、图像等……旧称通讯。”可见,原来使用的“通讯处”“通讯作者”等,现在都应统一为“通信处”“通信作者”等。  相似文献   

4.
5.
西安出版社的《今传媒》杂志,2006年1月号(下半月刊),第一页以“本刊评论员”名义发表的评论《共铸民族创新之魂》,主题选得好,所论也不错。但是,遗憾的是结尾3个排比句出了差错:“妆点2006(此处的“年”字不宜省略),妆点21世纪,妆点祖国世世代代的春天!”这里的3个“妆点”全都错了。查《现代汉语词典》,没有“妆点”一词,只有“装点”,意思是“装扮、点缀”。毛主席诗词《菩萨蛮.大柏地》有“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句,用的就是这个“装点”。□不是“妆点”,是“装点”@秦殿杰  相似文献   

6.
2012年8月1日出版的北京市某都市报,于A特06版以整版篇幅刊出反映中国体操男团在伦敦奥运会7月30日的比赛中绝地反击,一举夺冠的报道.报道的正题为《稳操胜券》,而三个部分中的第一部分的小插题竟是《预赛磕磕绊绊 外界哀鸿遍野》.这里的"哀鸿遍野"用得实在蹊跷,让人难以理喻!  相似文献   

7.
<编辑之友>2008年第l期发表了汤志鸿先生的一篇短文<"笈"不同"籍">文中说"秘笈"的"笈"应写作"籍",并表示不理解<现代汉语词典>(第3版即1996年修订本)为什么会在第1版、第2版的基础上给"笈"增加"书籍;典籍"这一义项.  相似文献   

8.
一项覆盖面如此之广的“中国提议”,从习近平首次提出到21个意向创始成员国在北京达成备忘录,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并且再用一年的时间准备,亚投行将于2015年底前投入运作。这样的效率,被一些分析人士看作是一项新的“中国速度”.  相似文献   

9.
最近一直在读“华中乡土派”的作品,在阅读中不断深化着自己对中国农村的把握力度,尤其是文中显现的质感经验回荡在田野与文本之间。这其中的很多作品多是追求一种对日常生活的理解和把握,注意观察那些人们通常不大注意的却具有学术意味的细节,作者虽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只是把它作为了一个勾连社会现象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担心字母词汇威胁了汉语纯洁性的背后,更迫切的,是怎样在既定规范与现实使用的张力中,以一种开放的心态,使汉语保持独立而健康的发展曾被认为是第一部确定现代汉语词汇规范的《现代汉语词典》(下称"现汉"),在历时5年的最新修订之后,却被举报为"违法"。举报者言辞激烈,称其"从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这一根本搞乱汉语汉字""这是汉字拉丁化百年以来对汉字的最严重的破坏,这是一场历史空前的汉字大动乱""这是一场自毁长城的文化内乱,是中国文化空前的大灾难""中华汉字文化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等等。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笔者公开发表了数十篇有关数码照片档案管理方面的文章,不料想仅在一年时间里即遭遇两次全文抄袭和一次部分抄袭。真是既令人啼笑皆非,可又无可奈何。何谓抄袭?《辞海》《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都有大致相同的解释。按照国家版权局版权  相似文献   

12.
邓春琴 《编辑之友》2011,(12):105-107
一引言"请你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一个传说。"这是近年火爆流行歌词。"哥"一词,据黄树先先生(1999)的研究,"哥"是一个外来词,借自阿尔泰语。先秦时期,常用"兄"来表示。《说文解字·兄部》"兄,长也。从儿,从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兄部》:"口之言无尽也,故以儿口为滋长之意。"在汉语辞书中,"兄"义项的设立体现出很强的一致性,其是否有值得  相似文献   

13.
我特意找了国内权威的工具书——《辞海》、《新华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这些词典都说生物是进化的。这已经成为约定俗成,但它的定义就是错的,说“生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进化,从简单到复杂”。  相似文献   

14.
车录彬 《编辑之友》2011,(2):94-95,100
"果然""果不然"是现代汉语中两个比较常见的表达料定语气的词语,它们在形式与意义上是不对称的——"果不然"含有一个"不"字,但它与"果然"的意义却基本相同。例如:(1)我即刻就知道了,一定是消息不好:果然,她说"糟了!"(马宁《处女地》)(2)有人说他捡了个"肥差"。果不然,椅子还没坐热,请柬雪片似飞来。(《人民日报》1995.9.21)这两例中的"果然""果不然"完全可以互换。但二者是否真的完全一样呢?如果是的话,为什么要造出这两个词语?如果不是的话,它们的区别又在哪里?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详细考察了  相似文献   

15.
晓方 《新闻前哨》2011,(7):108-109
"人人有责",是我们生活中一个十分普遍的要求。从爱护公物、城市卫生、计划生育,到环境保护、文明创建、安全防盗等等,都是"人人有责",几乎到了"一个筐"的程度。"责"有"职责"、"责任"二义。《现代汉语词典》对"责任"的解释:"1.分内应做的事:尽责。2.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因而应当承担的过失:追究责任。""职责"的解释是:"1.担任一定职务所应尽的责任;2.分内的责任。"这  相似文献   

16.
都说新闻是跑出来的。这个跑,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种解释是为某种事物而奔走。这里所说的跑则取其基本含义:两只脚或四条腿迅速前进。作为一名党报记者和国家级马拉松运动员,我时常在长跑过程中睁大双眼,掠过奔跑的人群和繁杂的表象,努力发现、捕捉潜藏的新闻,成为  相似文献   

17.
"西瓜树"不是树2012年12月10日《解放日报》"朝花"副刊上有一篇杂文,题为《"西瓜树"与"登月梦"》,文中有"楼下种了一棵西瓜树"之句,虽为引文,但我感到此处有误,自问"西瓜"是一种树吗?不对吧,又查了《现代汉语词典》,其中解释道:西瓜是  相似文献   

18.
“青睐”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词,使用频率很高。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的解释是:比喻重视或喜欢。词义很明确,没有什么争议。可平时又常会“碰见”另一个词“亲睐”。例如:网络报纸越来越受瑞典人亲睐(《当代传播》2001年02期):港府有关机构亲睐电子媒体(《出版经济》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19.
说“赛”     
赛,现在的常用义是指比赛,但在古代,其常用义却不是比赛。《说文新附》:“赛,报也。”其本义应指回报、酬报,是个动词。《现代汉语词典》云:“旧时祭祀酬报神恩(迷信):祭赛,赛神。”也就是说,古代人以举行祭祀的方式,报答神灵的恩德。而《新华字典》的解释却略有差异,其释义云:“旧时为酬报神灵而举行的祭典:赛神,赛会。”  相似文献   

20.
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我们统计了近5年来"拼"在新闻标题中出现的次数。结果发现:"拼"使用的频率增长很快,仅2008年1月~5月短短5个月的时间里,就用了65183次,这表明"拼"已成为一个富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