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市场经济蕴含着内在的价值冲突,需要进行道德引领和价值选择。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德性经济,要把经济建设和道德建设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让经济发展为道德进步提供物质基础,以道德进步为经济发展提供价值观支持。  相似文献   

2.
去道德成本,即自觉地让道德以及道德成本远离自己的生存利害行为,它虽然是个体行为,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泛滥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社会行为现象。推动并激励去道德成本行为社会化的重要力量主要是社会行动教育的鼓动;经济中心论的惟经济增长模式及其由此所生成的实利主义价值导向的引导;以实利主义为价值导向的社会规则系统的激励。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应受到法律和道德的约束,道德与市场经济并不相互排斥,而是相辅相成的,市场经济需要道德的支持,但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其特有的道德,应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  相似文献   

4.
经济与道德有密切联系。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现代道德体系的支持,道德建设应与时俱进,更新内容。“道德”又是经济的,它能减少摩擦、降低交易成本,节约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观念规范。  相似文献   

5.
以自我牺牲为前提的驾驭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品性 ,虽是市场经济秩序的必要道德基础 ,但其伦理性本质决定了它只构成对人遵守市场经济秩序的期待和要求 ,却不能化解以反秩序方式牟利的经济驱迫力。驾驭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进取创新品性 ,不但由于统一于人的价值这一最高的善而呈现为效理型新道德形态 ,并终结了道德被伦理化的历史 ,且由于是效率和利润的源泉 ,而能有效化解以反秩序方式牟利的经济驱迫力 ,并显著提高人遵守市场经济秩序的自觉性 ,从而构成该秩序的新型道德基础。驭物需要、社会认同与优势社会地位的需要对生理需要主导地位的形成 ,则是进取创新品性普遍生成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6.
“道德成本”原理为当前伦理学界所热议,它在当下的伦理学领域出现有着各方面的背景和原因。“道德成本”原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的客观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关于道德本质的当代体现,是对传统的道德理论和道德建设的实践反思,是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因此,“道德成本”原理对于丰富和发展伦理学理论,对于当前的社会道德建设等都有着积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诚实守信是人们行为的一种规范,是道德约束的核心;在经济领域,它要求各自独立的市场主体之间在经济往来交易中讲信用,杜绝欺诈行为;法治经济在本质上是信用经济,是在规范的经济秩序中进行的,它鄙视一切不守信用的行为;诚实守信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强化意识、道德约束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8.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与搞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同步发展。经济的趋利原则,有可能带来道德的失范;道德建设则可以规范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的道德状况出现了紊乱和“滑坡”的现象。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道德规范的软约束机制造成的。因此 ,道德法律化是当前强化道德软约束的有效手段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道德缺失现象。究其原因,在于经济主体责任意识的淡漠,而责任意识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阐述责任意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若干作用,并提出增强经济主体的责任意识,以此减少经济活动中道德缺失的现象,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教育与劳动者素质、教育对人口和劳动力资源的影响、教育与消费、教育与产业结构等方面说明教育对经济增长具有突出作用,还分析了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特殊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 ,中国保障经济主权与经济安全应把着眼点放在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建立起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理念、重视制度建设、注重人力支持、发挥外交特色与优势、注重和发展中国特色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当前 ,人们对集体经济性质的界定比较乱 ,只有科学界定集体经济的性质 ,才能合理地找到集体企业的改革出路。集体企业不是一卖了之 ,也不是简单的合作制 ,更不是弱势群体的自助组织。集体经济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而又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俄向市场经济转轨是一系列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多重二元特征和经济结构多重不均衡,计划相对松弛,以及特殊的文化传统因素都是渐进改革的初始条件。相反,俄改革初,政治制度剧变、经济陷入负增长危机,宏观经济高度失控,工业化已经完成,但市场发育不足,计划经济影响根深蒂固,另一方面,俄文化双重来源,思维方式极端化都是激进改革的前提条件。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推动使两国都面临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中俄形成了两条不同的道路。中国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俄经济遭受重大挫伤,综合国力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5.
碳汇生产与碳汇贸易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尤其给我国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思路。研究表明:大力发展以林草业为主体的碳汇生产,可以为西部工业、城市和绿色经济发展夯实生态本底和积蓄发展势能;碳汇生产与碳汇贸易为西部地区生态屏障建设与经济跨越发展的有机结合提供了有效切入点和工作抓手。目前,西部地区积极参与碳汇生产与碳汇贸易,但效率不高,且内部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应更加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发展林草业,大力推进生态移民,促进部分地区粮食生产有序、逐渐退出,拓展碳汇新领域,以夯实区域碳汇本底,提高碳汇效率;设立更多的"生态特区",实行特别的生态建设和保护政策、生态补偿与转移支付和财税政策以及政绩考核制度;利用碳汇与环境容量优势,承接东部重化工业转移,发展绿色经济,争取中央纵向生态转移支付和地方横向生态补偿,并加强碳汇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基于应用伦理学的研究视角,根据不同的划分依据,论述体育经济伦理的伦理结构。体育经济伦理作为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同其他应用伦理一样,也有相对稳定的关系结构、现象结构和层次结构。体育经济伦理的关系结构主要包括企业与国家、个人与国家、个人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现象结构包括体育经济伦理意识、体育经济伦理活动和体育经济伦理规范。层次结构包括宏观体育经济伦理、中观体育经济伦理和微观体育经济伦理。  相似文献   

17.
经济法的独特功能,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将会更好地体现出来,在WTO规则下的更加完善的市场体系中,经济法之功能就在于对社会经济关系进行综合系统调整,对社会经济发展施加直接导向性影响,最有效实现经济效益,最充分体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8.
地方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对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它是高职院校图书馆中的特殊馆藏。收集地方文献要密切联系当地实际,克服收集工作中的困难,作好地方文献开发利用,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对当地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地方文献服务,对于培养为当地经济服务的职业技术人才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能提高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当地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自然经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社会经济关系由等级关系、人身依附关系、命令和服从关系向着平等、自由、独立、开放的社会关系转变;权和法,由权本位、官本位、法律虚无向着民本位、法律本位、法律至上转化。这个经济现代化进程,是用法律和制度控制权力的民主化法治化过程。然而,权力的退出是渐进式的变革,伴随着控制和反控制的较量。必须依靠法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建立法治经济,根除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20.
从齐鲁文化看中国早期体育娱乐活动的文化渊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体育娱乐活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衍生物,在人类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还没有充分剩余的情况下,不可能出现专门的体育娱乐活动.齐文化是中国早期体育娱乐活动得以诞育的基本文化基础,齐国应当是中国早期体育娱乐活动的基本诞育地.儒文化的发展,不但丰富了中国体育娱乐活动中的人文因子,而且对于建立和完善体育娱乐活动中的人文精神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国早期的体育娱乐活动,基本的主流发源于东夷文化,成长在齐文化当中,吸收了儒学的营养,齐鲁传统文化是中国早期体育娱乐活动的基本文化渊源.齐国形成的民俗文化是中国早期体育娱乐活动的发展的基本躯干,鲁国形成的民俗文化是中国早期体育娱乐发展的肌肉和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