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教学理论:走向交往与对话的时代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交往 ,对话是教学交往的主要形式与途径 ,我们要摒弃知识授受的师生关系 ,确立平等的“你—我”师生关系 ,走向交往与对话的时代。  相似文献   

2.
认识与交往:师生关系的两个层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识与交往是透析师生关系的两个层次,是分别从认识论和交往理论角度对这一关系所做的规定。从认识论角度,师生关系体现为不断游移变换的主客体关系;从交往角度,师生关系是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群体)之间的角色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师生关系具有交往互动、平等对话、个性多元和关心理解等基本特征。后现代主义对构建现代师生关系的启示:在教育交往中构建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构建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在课程学习中构建共同参与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4.
民主参与管理模式,是现代班级管理民主化的集中体现,也是班级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必然发展趋势。构筑班级民主管理模式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用对话来构筑职校班级的民主管理模式,是可行的方法和有效的途径。一、提倡交往和对话,促进师生沟通,夯实职校班级民主管理基础爱和尊重是相互的。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真诚交往与对话的师生关系,才是真正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这也是新课改中着力建构的新型师生关系。只有确立这种关系,只有平等的交往和对话,才能促进职校班级中班主任和学生的相互理解和沟通。职校班主任面对职校生不能居“高”临下。职…  相似文献   

5.
师生关系是教育大厦的基石。无论是理论定位,还是现实状态,传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都更多地体现为一种不平等性,其实质是一种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以人为本”的教育必然引起师生关系的一场革命,即由人与物的关系,变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交往的师生关系,在师生交往中,教师与学生都是教育主体,教师和学生都以平等的,开放的,真正的人出现在教育活动中,师生交往是师生之间的对话行动,对话既是教育形式,又是教育情境,师生交往是一种共同实践活动及交互作用,师生互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影响,共同成长,师生交往是一种双向理解,理解是人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6.
王昆 《辅导员》2009,(11):26-26
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你一我”式的平等交往,而构建如此的师生关系,师生“对话”就是一条必要且有效的途径。下面就师生间如何“对话”谈一些个人的观点与做法。  相似文献   

7.
试论走向对话的高校师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秋鸽  刘建林 《文教资料》2009,(10):198-199
人与人之间需要对话.而高校师生之间更需要心灵时话.改变以往"独白"的师生交往方式,以真诚的对话来构建高校新型师生关系,从而从根本上改变目前高校师生关系的功利化、淡漠化、过激化等问题,使教育价值得以更好地实现.本文试图把哲学上的"对话"理论引入高校师生关系,建立以人为本的高校师生关系、互为主体性的师生关系、共生性师生关系、开放性师生关系,以解决当前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主要有两种思维模式,从哲学认识论角度看:师生关系是一种“主体——客体”的“对象化”模式:从交往行动哲学理论和语言化哲学角度看: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对话、理解的交往关系。  相似文献   

9.
巴赫金认为,生活的本质是对话,语言的本质是对话,所以英语的本质也是对话,英语教学的本质也应该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对话理论契合当前我们所倡导的对话式师生关系,在对话式的相互作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再是传统的对象性的主客体关系,而是一种两个主体间精神性的交往关系.对于建构英语教学中新型的师生关系,巴赫金对话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反思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真的师生交往能为改善师生关系和提升学校教学质量起到重要作用。哲学诠释学已成为当前指导师生交往的重要理论依据,为构建理解与对话的师生观提供了新的视角。理解是诠释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师生间的相互理解与对话是师生交往中意义创生的过程。成见是师生相互理解的前提,理解是师生视域融合的过程,对话是师生双方实现视域融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随着后现代主义“对话”的引入,传统师生关系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建构一种民主、平等、沟通的现代师生关系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互为主体的交往沟通,用对话建构现代师生关系,体验他者,认可差异,建构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的理想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正逐步建立,数学课堂正在走向和谐的心灵对话。这是师生间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师生之间的心灵之约。一、师生对话:开启心灵之门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这种交往互动是通过对话交流实现的,是建立在  相似文献   

13.
论理解与对话的教学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通过对话与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对话便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对话以人及环境为内容,在对话中,可以发现所思之物的逻辑及其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衍生于交往理论的对话德育逐渐成为独立的德育范式,因其蕴含强烈的人文色彩,对生活世界的本原再现等本质特点,对话德育在高校蓬勃兴起,但其实效并不理想,主要根源在于不和谐的师生关系,突出表现为"俯视"与"仰视"两种错位关系。师生关系与对话德育之间存在"一体两面"的共生关系,师生关系决定对话德育的质量和效果。重构与对话德育范式匹配的师生关系,可以考虑以平等和信任为基础,从价值导向、核心理念、场域氛围、话语体系四个路向重构"我—你"型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5.
师生关系作为教育过程中产生的重要社会关系,是影响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师、学生的自我成长,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师生关系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师生间缺乏有效交往最为突出。文章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交往型师生关系。该关系以有效对话为核心、以主体间性为前提、以“交往资质”为保障。中等职业学校要从思想、行动两个层面积极、有效地构建交往型师生关系,以有效解决传统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物对话教学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多元智力理论、教育交往理论为理论基础。对话教学分为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生与文本对话、师生与自我对话。为了确保生物对话教学的实施,需要重建对话型师生关系、创设对话情境、营造对话氛围、改变评价学生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哲学上的“对话”理论在教育上的运用由来已久。人与人之间需要对话,而师生之间更需要心灵对话,改变过往“独白”的教学方式,以真诚的对话来促进师生交往关系质量的提高决定成,因为师生关系是所有教学成败的关键。师生之间的对话有其独特的特征和比较优势,本文拟就此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在教师专业化背景下如何展开师生对话以促进师生关系质量的改进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师生关系是一种包含伦理与情感于一体的人际关系,也是一种担负文化传播与传递的特定社会文化场域。研究生师生关系作为师生关系中的一种具体样式,在呈现出师生关系普遍性表象的同时,更由于教育主体间性以及交往情景的特殊性,从而使其显得尤为特殊。在教育人类学的分析视野中,这种特殊性表现为理解、对话与共生这样三个基本维度,即相互理解各自文化背景和文化期待视野,在多元文化与多元价值间进行有效对话,在相互欣赏、良性共生的师生关系格局中彰显出研究生师生关系的现代性品格。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师生观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主义将师生观理解为“对话者及其关系”,强调在师生间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对话成为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后现代主义将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理解为一种相互作用的交往关系,而交往追求的应是相互理解,应把师生关系塑造为一种共生关系;后现代主义推动了当代教育理论的师生观转向。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教育的响亮主题。传统教学方式将会因此发生巨大的改变,师生关系也会随之发生相应变化。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师生关系的合理定位应是课内教学与课外交往并重,主导作用与主体地位并存,平等、对话、共享和双赢的新型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