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从美学名学派提出的“美在形式”,“美在理念”,“美在关系”,“美在生活”和“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等说出发,试图对数学美的本质作一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3.美在关系 十八世纪,法国美学家狱德罗在对美的本质的研究中,看到了用“伟大”、“用途”、“对称”、“秩序”等表面现象罗列方式来界定美的不足,他从无限纷繁的美的现象中,从一切美的事物中发掘出共同的性质——关系,提出了“美在关系说”。他说:“我相信,就哲学观点来说,一切能在我们心里引起对关系的知觉的,就是美的。”根据狄氏的观点,关系是使得一切美的事物之所以美的本质属性,美随关系的产生而产生,随关系的消失而消失,随关系的增加而增加.随关系的减少而减少。  相似文献   

3.
数学美的本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数学家庞加勒曾把数学美的内容和基本特征概括为统一性、简洁性、对称性、协调性和奇异性.徐利治教授认为这一概括十分精辟,也为大多数数学家所承认.数学美的概念与其它的事物一样,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数学美是现实美的反映,它是现实肯定实践的一种自由形式.  相似文献   

4.
数学美感的产生是数学美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数学美的本质出发,在教学教学活动中进行审美教育,要从学Ё生熟悉的情景入手,感知教学的形式美.突出学科的基本结构,挖掘数学的内在美、创造美.重视学生美学情感的引导和体验;重视美感教学的回顾、总结.感悟数学美感活动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功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5.
有的学者根据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中的某些论述,把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联系起来加以研究,从而对美的本质的阐述有了突破性进展。笔者认为: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自我确证。  相似文献   

6.
本依据马克思关于“自然的人化”、“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学说,从科学研究活动中对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对美的规律的遵循内容与形式的辨证统一关系等诸方面,探讨了科学美的本质属性及其实现品格。  相似文献   

7.
论美的本质     
本文根据构成组合原理,分析了美的本质的组合性质。并分别从阶段性、整体性、参照性、迁移性等方面,阐述了美的本质。最后导出美是用经积淀后形成准则在审美对象上的运用这样一个概念。同时考察了美的对象及美的四个演变阶段,从而阐明了美的本质也在不断演变这一事实。  相似文献   

8.
3.美在关系十八世纪,法国美学家狄德罗在对美的本质的研究中,看到了用“伟大”、“用途”、“对称”、“秩序”等表面现象罗列方式来界定美的不足,他从无限纷繁的美的现象中,从一切美的事物中发掘出共同的性质——关系,提出了“美在关系说”.他说:“我相信,就哲学观点来说,一切能在我们心里引起对关系的知觉的,就是美的.”根据狄氏的观点,关系是使得一切美的事物之所以美的本质属性,美随关系的产生而产生,随关系的消失而消失,随关系的增加而增加,随关系的减少而减少.  相似文献   

9.
数学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赵珂 《高等理科教育》2002,(2):32-35,65
数学美是数学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之一,也是评价数学理论的重要标准之一,本文通过对数学美的表现,数学美的类型等方面的论述和分析,充分展示了数学美,以期达到让学生认识数学美,从而进一步培养审美的鉴赏力及创造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东西,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数学本质其内涵一般包括: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数学规律的形成过程,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数学的理性精神等.  相似文献   

11.
罗素说:"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有至高的美."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数学美的因素,引导学生对美的追求,使他们逐步体验到数学美,从直觉到知觉,从知觉到感悟,使他们摆脱"苦学"的束缚,走入"乐学"的天地.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的本质。这里的数学本质。主要指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数学规律的形成过程、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数学理性精神的体验。  相似文献   

13.
深入数学本质 感悟数学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学数学教学应该呈现数学的本质,感悟数学的精神,应该跳出题海,回归本源,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方法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分析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能力,在课堂上呈现数学本质,构建集数学知识、数学核心概念、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系文化于一体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促进数学教学更好的发展。本文主要探究了基于数学本质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以供参考交流。  相似文献   

15.
数学美长期以来吸引着很多数学家的注意力,给普通数学学习者以很高深的感觉,其实数学美无处不在,只有知美、审美才能更好的发展数学、应用数学。本文就从数学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两个角度以一些简单易懂的数学实例对数学美予以阐述,以期对数学的理解和数学美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在解数学题时,应以审美的态度有意识去进行观察、思考、探索能否运用美学的方法(简洁性方法、和谐性方法、对称性方法、相似性方法、奇异性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本文对此略加阐述。  相似文献   

17.
数学的教学不仅要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关注数学的本质。所谓数学的本质,就是指数学本身所固有的、决定数学学科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从微观上说,数学本质就是具体数学内容的本质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就得抓住"对基本数学概念的理解;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把握;对数学特有思维方式的感悟;对数学美的鉴赏;对数  相似文献   

18.
数学美的哲学断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中处处蕴涵着美———形式的美与内容的美 ,内隐的美与外显的美 ,婉约的美与奇异的美 ,独立的美与统一的美 ,这些美自然而不矫作 ,高贵而不俗庸 ,沉稳而不浮躁 ,冷峻中不失灵动 ,奇异中又不乏和谐 ,这些美反映了一种自然的秩序与规律 ,同时也更加彰显了人的最深层次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外部结果 .如果将彪炳史册的数学大家们比作美的缔造者与传播者 ,我想 ,这一点也不为过 .这是因为 ,在他们深沉的笔触之下所流淌出来的和谐而隽永的数学乐章 ,历久弥新 ,时刻能让后学者感受到大师们对美的敏锐眼光和极深刻的洞察力 .一组精要的数学符号 ,…  相似文献   

19.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缺乏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对于数学知识往往难以理解,所以学习数学较为困难。但是小学数学知识是和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小学数学教学可以通过回归数学本质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应用数学。  相似文献   

20.
数学是一种再创造活动,而不只是印刻在书上和死记在脑子里的结论。数学教学应该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领悟数学抽象、严密和简洁等的本质特点,感受数学理性的精神力量。在实践中如何把握数学本质呢?下面结合第二届“智慧·互动·成长”全国青年教师教学风采展示活动的课例,谈谈个人的理解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