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我国具有灿烂辉煌的文明和历史,文化保护一直是我国的重点工作内容,其中非物质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形式,其保护工作难度更大。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过程中,乡镇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需要得到重点保护,才能保全乡镇文化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促进我国历史文化繁荣发展。文章对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乡镇保护与开发工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合理的意见,旨在进一步提高乡镇文化保护工作质量,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弘扬。  相似文献   

2.
魏伟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17):158-159,161
文章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新兴、重要的旅游资源,应加强对它的保护;同时分析了张家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提出了张家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并对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正皮影戏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璀璨的明珠。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中国第29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国著名电影评论家乔治·萨杜尔在《电影通史》中,把中国皮影戏称作"电影的先驱"。皮影戏表演时,艺人在幕后用木  相似文献   

4.
留青竹刻艺术是中国传统工艺的瑰宝,随着不同时代美学观念的变迁历经沉浮,于2008年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册。本文以留青竹刻艺术的鼎盛、衰落及复兴三个时期为轴线,研究不同时期中竹刻案例中的留青的艺术载体和题材形式并找寻其中的差异性,分析作为衡量美学向导的"功能与形式的关系"在不同时期的倾向对留青竹刻艺术的影响,为留青竹刻艺术未来的发展提供参照性。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分析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及其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数字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包括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资源库、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博物馆、采用数字叙事记录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计算机动画和虚拟现实技术模拟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相似文献   

6.
张瑛 《西藏科技》2022,(9):33-35+57
实现乡村振兴是国家重要战略目标,这一现实目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带来了很多的影响,而新疆地区拥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文章阐述了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保护开发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策略以及乡村振兴背景下保护开发与利用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开展,各级政府充分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和保护的重要性,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大石足刻作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重要档案,如何加强对大足石刻的管理和保护工作,是摆在文物管理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旨在探讨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库,提高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方法/过程]以青海省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73项为研究对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理、分类和整合。分析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信息资源存在的形式和内容的特点,提出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库的优化策略。[结果/结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库服务平台的功能设置包括知识资源、知识服务、知识检索、知识浏览、知识编辑与更新、数据统计与分析,以及自媒体和二维码技术的应用。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库要加强完整的理论体系研究、探索知识库构建的主要技术与系统的开发方法,并开展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9.
昆曲作为中国戏曲的典范而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其颇具古代文人写意性风格和气息的艺术特性值得我们深入细致地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有三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式传统插花艺术也开始走向复兴。在国家倡导文化自信、发展非遗传承的文化背景下,2008年,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由北京林业大学提名,成功跻身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草木花道作为中式传统插花的一个分支和流派,也将做好插花技艺的传播和传承。2022年,李草木因其草木花道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系统化研学体系入选上海市嘉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相似文献   

11.
昆曲作为中国古典艺术的代表,至今,它的艺术魅力和影响力仍然不容小觑,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可多得的艺术佳品。本文就通过对当前昆曲发展的现状分析,探究出保护与开发昆曲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2.
桃坪羌寨是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应以应以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桃坪羌寨作为民族特色旅游村寨,虽受到商业化等冲击,仍应坚持以旅游业的发展来保护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3.
河北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河北的文化底蕴更是十分丰富。在河北每个辖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民间歌舞音乐形式,在各自的地域上绽放属于自己的独特风采。近年来国家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这使得越来越多的民间歌舞艺术被发掘出来,本文从地平跷的历史渊源、表演形式、歌舞特点、传承发展几个方面做详细的分析,也为河北民间歌舞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文献基础。  相似文献   

14.
基于区域视角探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其文  刘俊杰  吴玉鸣  徐伟 《资源科学》2013,35(5):1104-1112
在分析广西国家级和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基础上,总结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基于区域的视角,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各民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类别,并考虑行政区划因素,建立6个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包括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多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三江龙胜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东兴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和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实现民族文化遗产的原地活态整体性保护和传承.最后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规划和建设需要注意的6个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完成《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朱仙镇卷》附录的大型电视记录片的基础上,对影像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摄像师的素质以及其对影像的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典型性在影像记录中如何体现,怎样运用影像对过去时空的创造性表述都是把握好影像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因素,作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尊重,影像记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精神价值得以完美体现和传承。  相似文献   

16.
陕南民歌是陕南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作者是古老的融合的民族。陕南独特的地域条件、区域间的人口迁徒、方言等因素形成了独特艺术魅力的陕南民歌。从陕西民间文化乃至中国民间文化来看,陕南民歌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较高的研究与保护价值。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现代文明的冲击,陕南民歌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它逐渐丧失了其民族特色。因此,在当今社会保护并传承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构建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媒体资源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信息技术可以将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利用互联网、多媒体和数据库等技术可以帮助我们较好地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和传播,为此,尝试构建了一个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媒体资源库,力求通过该资源库的构建探索一种新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及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8.
第三方平台指的是在政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者之间所建立的通道,这个平台着力于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变成不仅仅是供国民欣赏的传统技艺,而是成为一项项专利产品,第三方平台有其存在的前提,也有其发展壮大的内外在因素,是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一次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9.
花鼓灯是以舞蹈为主要构成部分并融合了歌舞、音乐和故事情节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它作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农村文化艺术的代表,也是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的典范.保护好这样一个代表中国农耕文明主体形象的文化艺术,不仅是花鼓灯本身的需要,更是对于整个汉族民间歌舞保护具有示范和借鉴作用,而处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正是由于它的底层性,因此对其保护和传承工作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价值主要体现在历史价值、文学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等四个方面,文章详细分析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四大价值,为人们进一步认识、了解湘绣提供学术上的解读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