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易书如 《新读写》2013,(12):29-29
调皮“博学”的孩子、谦虚好学的奶奶,小作者只通过数百字的描写,便让两个生动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作者抓住了日常生活细节,进行了真实而精准的刻画,又以散句居多,读来妙趣横生,而文末的“搬”字。更是憨态可掬,令人忍俊不禁。  相似文献   

2.
坐车     
朱怡 《新读写》2008,(6):36-36
作者的坐车记,生动真实且寓意深刻。作者心理活动的转变与对车夫的细致描写紧紧相扣,由如此具体的叙述中也可窥见作者对于社会现状的思索,自然而然地,那“六元钱”便似作者精心布构的某种隐喻。  相似文献   

3.
1973年读高一时,忘了是从什么地方得到本薄薄的诗集,封面和前几页没有了,不知道作者是谁。翻到后边,看了后记,见到“克家志”三个字,便以为这是作者的姓名。“克家志”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总想刨刨根,知道一个究竟。  相似文献   

4.
“不求甚解”,出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好读书,不求甚解”是多么令人神往的读书境界。不求甚解,但求会意,读者与作者心领神会,心有灵犀一点通,那样的境界是多么的美妙啊!  相似文献   

5.
这篇小说的作者是施蛰存。初看这文章的题目和作者的名字便引起了我强烈的兴趣。 梅雨开始下了起来,“我”并不嫌厌雨,却嫌厌雨中疾弛的摩托车轮。“我”喜欢在滴沥的雨声中撑着伞回去。“我”喜欢沿着人行道用一些暂时安  相似文献   

6.
收集阳光     
苏小蝉 《辅导员》2010,(17):5-6
早晨,阳光以一种最明亮、最透彻的语言,与万物攀谈,世界因此而变得生动起来,在我们心中,阳光是温暖、光明、幸福的象征。有了它,生活便多了一份美丽,多了一份情趣。不是吗?那一串串火苗似的“辣椒串”,牵动了作者怎样美好的情愫?“那年山野的歌声”带给作者多少童年美好的记忆?莎士比亚有句名言:“笑,就是阳光。”  相似文献   

7.
另起一行     
“另起一行”,这本是我们在写作时经常提到的。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作者却从中悟出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要学会适时放弃。很多时候。我们总是相信坚持就是胜利.作者却告诉我们要懂得放弃,学会“另起一行”。当我们所坚持的理想“并不一定适合我们”时,坚持只会让自己一味地错下去。这样的坚持已经变得毫无意义。只会让自己的人生航船越来越偏离正确的航向。此时。也许“放弃”才是明智的选择。或许“另起一行”便能柳暗花明,让我们找到正确的方向。[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读朱自清的散文,总使人有如闻馨欬的感觉,似乎作者就坐在你对面,跟你促膝谈心,坦露他的胸怀。唯其如此,作者读者之间便容易“心心相印”。这就是朱自清散文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9.
《黄河魂》是一篇观赏黄河壶口瀑布的记叙文。作者宗璞首先从参观前心中的疑虑写起“观景不如听景” ,担心看后“令人失望” ,这着实的入笔很快地引起了读者的认同 ,便急切地想跟随作者看个究竟。接着 ,作者描写了参观时看到的景象 ,听到的声响。在这一部分中作者把河水比作“千万条张牙舞爪的黄鳞巨龙” ,说它们奔向瀑布时是“昂首摔尾” ,来到壶口处是“前呼后拥” ,跌进深渊里变作“断鳞残甲” ,“化作腥风血雨”。这些形象的比喻既写出了黄河水流经过壶口时奔腾湍急的样子 ,又表达了作者对黄河伟大气魄的赞美。最后 ,作者抒发了观赏瀑布…  相似文献   

10.
笔名的回忆     
我对“笔名”一语的最初记忆,始于童年时代,也就是我在本村读初小的时候。一日,我从高年级国语课本上读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作者是鲁迅先生的侄子周晔,便禁不住心下生疑:周晔的伯父怎么不姓周而姓“鲁”呢?我带着这个问题,去请教当时正在邻村读高小的家兄。家兄回答说,鲁迅先生本名周树人,“鲁迅”是笔名。我由此忽然联想到本村一位董姓长者,其人饱学多识,能诗能文,雅号“肃堂”,想必也是笔名了。从此我便喜欢上了笔名,不过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模模糊糊地觉得,能配得上用笔名的必是文人雅士无疑。   …  相似文献   

11.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这样描述他的阅读心得:“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可见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要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李镇西老师则强调:“读书要读出作者,读出自己,读出问题:”其中“读出自己”强调的是,在走进作者作品的同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得到独特体验。生活中读书的常理是:“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燕子》(语文八册第一课)作者从燕子外形、飞回的时间、动态、静态四个方面勾勒出燕子的“活泼可爱”。开头一段,作者挥洒其情凝意注之笔大笔涂抹,每一笔画出燕子的一个特点。连画三笔,便画出了“乌黑的羽毛”、“轻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  相似文献   

13.
运用第一人称写的文章,其中的“我”,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若是属于写真人真事一类体裁的文章,这时“我”便可以而且也应该看作是作者,这可叫作“真实性的我”;若为文学作品,这时“我”便不能看作是作者,即使有生活原型作为依据,也不能与作者划等号,这可叫作“虚构性的我”。在文字的表达上,根据一般的习惯,凡属“真实性的我”,就把  相似文献   

14.
小小的永恒     
王雨婷 《红领巾》2014,(6):46-47
2014年3月9日,我在贴吧里看见了一篇文章。 《愿我们再次相见时》,这就是文章的名字。作者亦沫的好朋友即将去美国,作者便写下这篇文章,以此来纪念她们之间的友情。作者在文中一直以“A同学”代替好朋友的名字,原因是不想在网上打扰了她。  相似文献   

15.
一 .一字贯穿,前后勾连   细读文章,便会发现,作者用一“思”字贯穿全文。第一段,作者先通过两个人们耳熟能详的比喻引出“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主旨,再用原来的比喻从反面强调这一主旨,最后又从人君特殊的地位和职责出发推出这一主旨的具体内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那么,人君为什么当“思”呢 ?文章的第 2段就阐述了这个问题。   本段虽没有用到一个“思”字,但却始终是扣住“思”字着笔的,它实际上紧承第 1段解释了人君当“思”的原因,那就是:“凡百元首”的难以善始善终;“取之易,守之难”的严峻事实;“殷…  相似文献   

16.
余华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小说作家,1987年发表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后崛起于文坛成为了中国新文学别辟异境的新锐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他前期的小说因写“暴力”“凶杀”而其主题称为“死亡”。他用超然冷静的叙事手法揭露血腥人生和残酷的现实社会,随着作者创作的深入及思想认识的变化,作者的创作主题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是他创作的转折点。而《现实一种》和《活着》便恰如其分的体现余华“死亡”和“活着”的两个主题端点,作者的创作主题由“死亡”转向“活着”。本文就是从“死亡”和“活着”两个不同的主题来进行分析的。  相似文献   

17.
著名教育家于漪老师说:“吃饭吃菜咀嚼以后才能消化吸收、滋养身体;阅读文章也一样,不是用牙齿,而是用脑子认真咀嚼,才能从中获得养料、增进知识、培养能力。”我们不妨从鲁迅的小说《社戏》说起。例如,大家可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者说平桥村是“乐土”,为什么这么说?你能找出几个原因?通过细细咀嚼课文,我们便能归结出以下几点:一、人情乐。在整个看社戏的过程中,作者塑造了一群农村少年形象,其中以双喜最为突出。看戏前,当双喜得知“我”因为看不成戏“急得要哭”时,他想出了弄到船的好主意,当外祖母和母亲有些担心时,…  相似文献   

18.
秋之美     
程昕妍 《新读写》2013,(11):28-29
心思细密,文采斐然,作者很善于抓住秋日独特的意象,与内心的情愫发生碰撞。此外,敏锐的洞察力、诗意的语言、悠然的文风,更让这篇咏秋随笔锦上添花。如果能抓住“美”字,做出更深的剖析和见解。那“秋之韵”便呼之欲出了。  相似文献   

19.
对于鲁迅的散文诗《雪》的理解和分析,历来有着分歧。“历来”姑且不谈,只说今年。今年《破与立》第三期上,发表了曲辰同志撰写的《谈鲁迅的散文诗〈雪〉》。作者说:《野草》是鲁迅著作中“最难懂的一部”,《雪》当然也很不易解。为了不让大家“死于句下”,作者便对《雪》的“象下之义”,做了一番寻求和揣摸。他认为鲁迅当时已经“把希望寄托在广  相似文献   

20.
提问:“青春痘长在哪里最不担心?”回答:“别人脸上!” ——作者题记双休日,正准备漂漂亮亮地打扮打扮自己,不料发现光溜溜的脸上莫名其妙地多了几个难看的“小碉堡”,急得我半晌说不出话来。抗“痘”八年的老姐,透过瓶底厚的眼镜射出极富同情的目光,说:“同志,道路虽曲折,但前途是光明的!”姐姐一番鼓励的话语,激起了我视死如归的战斗豪情,我发誓要打赢这场“抗痘战役”。第二天,我正洋洋洒洒地向死党们传达完“抗痘宣言”,老姐便以“实际行动支持”为由,塞给我大把的瓶瓶罐罐,媚笑着:“全是治痘的!五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